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4702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正如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6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单元共安排了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教学这单元要使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的熏陶。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抓住

2、了景物的特点,细致地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在准确优美的语言中流露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布局谋篇,在分述部分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文章结构严谨,特点突出。针对这一特点,我确定分述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教学分述部分时,学习春天的段落我力求体现教方法,学习夏、秋、冬的段落我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体现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字词的教学向中年级段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内容并

3、不很难。因此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教学时,我不仅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既关注文章的内容,还关注文本的形式,为高年级的篇章学习打下基础。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想象文章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2.体会作者遣词用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阅读写景文章的方法,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并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强化。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用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感受

4、小兴安岭树海的美丽诱人。教学难点:在语言文字的品析中,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感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伴随着背景音播放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2. 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师:通过初读课文和欣赏图片,你能用文中的话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板书:花园、宝库)【设计意图:美丽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二、品味语言,感悟美景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板书:春夏秋冬)(一)教学春天美。 1. 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了哪些景物,读读描写这些景

5、物的句子,结合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预设交流要点,教师根据学情相机点拨:描写的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1)树木:比较读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借助视频引导学生体会春天树木用力生长,快速生长的样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树木的美。(2)溪水:借助音频,使学生直观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活力之美。积累描写流水声的词语。问:你听过小溪流水的声音吗?这声音大吗?你从哪儿知道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流水声的词?(潺潺 叮叮咚咚 哗哗)想象画面,感请朗读。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像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谁能试着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6、象画面。树木抽枝展叶,溪水潺潺,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兴安岭的春天吗?(生机勃勃)(3)小鹿:引导学生想像小鹿在溪边嬉戏玩耍的情景,感受它给小兴安岭春天带来的无限活力。 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自己个性化体验,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美。3. 总结学法:一读:找出景物,画出名称。二读:品析词句,谈出感受。三读:想象美景,读出语气。【设计意图:采用精教第二自然段,以此做范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意在为下文的自学打下基础。】(二)自学夏秋冬三季美。 1.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提示:默读3-5自然段,用“”画出每个季节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7、,读读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你最喜欢那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读读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你最喜欢那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2. 小组交流感受,分享阅读收获。3. 全班交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汇报。预设交流要点:(1) 夏天: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抓住重点字“封”,体会枝叶又密又厚,感受小兴安岭夏天葱葱茏茏的特点。 抓住“浸”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雾大。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太阳

8、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2)秋天:引导学生从落叶、果实等景物的特点中感受到秋天果实累累的美。小兴安岭还有那些物产呢?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3)冬天:抓住雪后森林的美景及动物的活动,感受冬天白雪皑皑的美,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黑熊为什么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呢?(脚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4、在小兴安岭的秋天和冬天,不但写了美丽的景色,还写了丰富的物产、可爱的动物,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抓住秋冬季节的景物特点来写。可爱的动物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一些活力)5、小兴安岭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课文中你还从哪些语句感受到

9、小兴安岭资源丰富?(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1)抓住词语“数不清”“几百里”“”体会树木数量多、种类多。结合省略号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补充介绍,小兴安岭还会有那些树种?(2)感受“绿色海洋”的美丽。师: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小兴安岭林地面积280万公顷。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学完描写春天的段落后,学生悟到了学习的方法,在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潜心读书,一边读一边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

10、导他们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三、回归整体,感悟写法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 教师引读第六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的整体美。2. 回顾课文,梳理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教师总结:作者先概括地写小兴安岭是树的海洋,然后按四季的顺序分述,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表现四季的美丽,字里行间抒发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最后加以总结,抒发情感。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总分总的结构,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四、延伸拓展,深化结构1.教师向学生提供三篇拓展阅读文本资料:美丽的大兴安岭、家

11、乡秋色美、姥姥家的小院,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有选择地阅读,思考自己所读文章与美丽的小兴安岭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分述部分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 师生共同总结,发现规律。板书设计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生机勃勃 树海 夏 葱葱茏茏 花园 秋 果实累累 宝库 冬 白雪皑皑总分总五、教学特色1. 抓住文本特点,体现学法指导作者在具体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时,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展开,每个季节的写法相似,结合这样的文章特点,我力求体现学法的指导,带领学生学习春天的段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进行,从而悟出学法。在夏、秋、冬三段时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2. 关注文本形式,体现读写结合三年级正处于过渡的阶段,根据学生特点,我的教学设计不仅关注了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而且注重关注文本的表现形式,学完课文后,使总分总文章的特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为习作铺平了道路,使学生明确总分总的布局谋篇的方法,为高年级的学习铺路搭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23美丽的小兴安岭赵 会昌平区南口中心小学2016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