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2846993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让学生们体会到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到各民族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2.运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我们的民族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b)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di)族的,有景颇(p)族的,有阿昌(chn)族和德昂(n)族的,还有汉族的。用“有有有还有”这一句式突出了什么?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句

2、导读: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民族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彼此感情融洽,成了好朋友,这说明各族小朋友团结友爱,亲如一家。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句导读:“鲜艳”一词突出了民族服装的特点。“绚丽多彩”从色彩的角度写出了民族服装美。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通过描写同学们在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表现出这是一所美丽、团结的民族小学。“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

3、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句导读:“好听”一词表明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整齐、响亮、有感情。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突出了什么?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句导读:这句话既写出了猴子的顽皮可爱,又衬托出同学们读书读得非常认真,连小动物都不忍心打扰他们的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jio)、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里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段导读: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游戏的情景。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4、:通过对课上和课下的描写,表现出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的学校。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这就是”改为“这是”可以吗?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结尾两句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有什么作用?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表现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详解 这个句式突出了这些小学生来自多个民族。 鲜艳:明亮而艳丽。 重点句解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同学们的朝气蓬勃、团结友爱和来到校园后快乐幸福的心情。 当:文中表示钟声。用铃声表明上课了,自然引出下文。 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安静,表现了孩子们读书非常认真。 重点句解析:小动物的出现体现出

5、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的特点,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同时也表明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连小动物都好像被吸引住了,不忍心打扰孩子们学习。下课后孩子们幸福欢乐地跳舞、做游戏,引得小动物也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不可以,因为“就”强化了语气,肯定了民族小学与众不同的特点。干,在这里读n。重点句解析:钟声悠然不绝,凤尾竹的影子摇曳,更突出了民族小学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表现出这的确是一所美丽的民族小学。文末的省略号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关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出示资料中

6、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呢?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应民族的头饰,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民族的风情。)教师适时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儿呢?(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三趣味识字1.出示带有生

7、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摔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钟粗壮凤尾竹2.指名读,正音。3.小组“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相关的生字、词。(如傣族姑娘下面可以贴“傣族”“孔雀舞”)(2)抽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四指导书写生字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戴”是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的位置,相互结合要紧凑。“蝴”是左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边的构成。“雀”字“小”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

8、些,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的第十三画是撇折。五解释词语绚丽:灿烂美丽。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六朗读感悟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2.组织学生间的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要读出感情。1.本课是开学的第一课,学生思想涣散、注意力难以集中,可以使用精美的图片(各少数民族风情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2.教生字时,在课上让学生进行了贴生字游戏,学生根据图片找到相关的生字、生词,非常有趣、生动,并在脑中形成了图像,更利于记忆。3.教写生字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识记,如“蝴蝶”“铜”都

9、是形声字,可根据右半部分的读音记忆;“坪”、“粗”是熟字加偏旁,利用熟字记忆。1.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3.学习作者描写窗外安静景色的语句,感受用词的准确和词语的优美。4.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具有云贵地区特色的音乐磁带、投影片。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感悟,进一步体会小学生活的幸福,感受各民族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二分段认读,加深感悟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同

10、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学生读后交流描述,可以从路上景色、学生的不同服饰和学生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加以描述。(2)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呀!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把你喜欢的情感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吧。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你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为什么?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的声音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2)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

11、怎样上课学习的,然后把你想象的内容说出来。学生各自读课文后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景加以想象补充。例如:大家上课专心听讲,即使窗外有几只猴子也不去张望;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声音整齐响亮、抑扬顿挫(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把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情入境地体会窗外的安静,仿佛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了,在一旁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4)“当,当当!”下课了,民族小学的学生们会做些什么呢?操

12、场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同他们一起走出教室吧!我们将要同他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会玩什么呢?此时此刻,操场会是怎样的景象呢?(热闹、欢快)先自由叙述,再根据课文的描述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读出来。(5)自读第三自然段,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画你脑海中的民族小学。3.今天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民族小学学生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况。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啊!参观结束了,让我们对他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吧。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四抄写句子,加

13、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写在作业本上。五拓展延伸1.观看投影片,加深学生们对西南地区的了解。2.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城市里的小朋友成为书信往来的笔友。请你给他们写封信,介绍一下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他们也对城市里的小学生的生活有一些了解。1.在教课文之前,让学生自由想象民族小学是什么样的,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就会自觉以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做对比,这样利于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2.让学生通过个性朗读,展示自己对课文不同的理解,允许学生在朗读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轻重音的处理方式。学生在个性朗读中体会自己感受到的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由于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对作者

14、所想表达的感情不能深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对本学校的热爱为出发点,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民族小学的思想感情。由己及人,使学生对作者的感情有了深刻的理解。1.看拼音,写汉字。穿di戴跳w舞粗zhung壮凤wi尾竹2.比一比,再组词。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鲜艳)的民族服装(古老)的铜钟(敬爱)的老师(粗壮)的枝干(飘扬)的国旗(洁白)的墙壁4.扩写句子。(1)同学们来上学。(2)小鸟歌唱。(3)国旗升起来。5.查找课文中提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写在下边。民族名称:主要居住地:相关资料:6.课文中为什么要加入描写小动物来凑热闹的情景呢?一少数民族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由于汉族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习惯上把其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中,100万人口以上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黎、哈萨克、傣18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畲、傈僳、仡佬、拉祜、东乡、佤、水、纳西、羌、土、锡伯、仫佬、柯尔克孜、达斡尔、景颇15个民族;10万人口以下的有撒拉、布朗、毛南、塔吉克、普米、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乌孜别克、俄罗斯、裕固、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