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4134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命化 策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威海市初中新课程改革第一轮已结束。在这四年里,广大教师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了一些表面化、极端化的倾向: 1教学“活动”外化: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有的教师仅仅把“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或动手实践,走入以“活动”代替常规教学的误区。以为“课改”就是在教学中多搞“活动”,每堂课都有热热闹闹的学生活动,学生走马观花式地表演各种活动,学生实际收获并不大,教学质量不高。

2、 2问题情境“实际”化:有的教师把问题情景理解为“实际情境”。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极端到力求为每一个知识点创设实际问题情境,结果很多实际情境学生并不熟悉,多余的教学环节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极端的情景引入环节,忽视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课堂教学形式化: “自主”有时异化为“放任自流”,“合作学习”被假性化、探究学习被绝对化。活动中也是少部分人参加,往往由小组中的两三个人组织,提出意见,后进学生参与比较少,课堂技能训练又被谈化,这部分学生一堂课下来收获不大。 4学生学习方式单一化:个别教师将合作学习当作了唯一学习方式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合作学习”,每个知识点都要由“合作

3、”讨论来落实,每个教学目标都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也不管有无讨论的价值,都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课堂似乎是“活”了起来,但这种教学只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热闹,忽视了学生思考的深度。学生没有适当的独立思考,其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也是低层次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5对学生的评价庸俗化: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的理念,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管对与否,不管有无新意、准确与否,一味地给予“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的评价,表扬随时可闻,随处可见,但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6教师的作用边缘化: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

4、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的教师不理解“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小组活动时,教师不知如何参与;个别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淡化教师的讲授指导作用。解题分析指导的不够;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知如何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有些教师不知如何应付课堂上“收不回来”的局面,造成课堂“失控”,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又“收”得过了头,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情绪低沉,同样也影响教学效果。由于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效果差,场面控制不好,有时一节课45分钟讲不完。 7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好多内容要从活动中获得体会,获取知识,获得经验,但活动的开展后,技能训

5、练就没有时间了,因此,感受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做起作业来却无从下手。课标要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在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个别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单位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数学成绩的差距很大学习好的学生发展得更好了,而原来差的同学更差了。 8极个别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实验,促使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有所转变,但不少理念还只是停留于概念,还不能够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因此,先进理念对教育教学效益的产出率、转化率都还不高。 究其原因,我认为:其一、由于教师固有的“成熟”经验与“理想”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深度不够,部分

6、的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的理念。 其二、教材把握不到位。新教材内容看似简单,但内涵很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花很多功夫,教师压力很大。 其三、课程配套资源不足。老师备课时,知识深度控制不好,心中感到没数,书上的题目、题型又太少,有些综合实践活动不易开展。 其四、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其五、校本教研亟待加强,集体备课走过场。有的单位把教学内容分给教师,一人编他人用。教师写的教案仅是完成任务而已,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练习题的设计缺少共同探讨这样的集体备课一是教案质量不能保证,二是导致有的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对所教内容不熟悉,重难点把握不准,课堂教学避重就轻,做表面文章。 经

7、过对第一轮四年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我们以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继续探索新课改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生命化课堂的定义:生命化课堂是以教育应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等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以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为教育目标,顺应生命的整体性、现实性、体验性、自主性、创造性、生成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性,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课堂氛围,进行教学评价。 1理论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的备课要求、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获得知识与培养数学素养之间、

8、追求考试成绩与课堂教学改革之间、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矛盾,寻找解决的途径。 2实践意义 通过课题实验的开展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提升教师职业生涯的生命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把握 (1)整体设计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2)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

9、的应用能力,培养数学观念。2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 (1)创设以探究为中心的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情景,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3)如何完成三维目标。 3驾驭课堂的策略 (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处理好“学”与“导”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 (2)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研究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讨论的引导和调控;研究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既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又能使每个人不产生依赖。提高信息交流的量,学会

10、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接纳别人的观点。 (3)课堂讨论的调控等。 4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策略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安全感,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地释放。 (2)尊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个性、人格、差异。 (3)创设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交往、讨论。 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探究、交流、学习、创新,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5教学评价的策略 (1)制定学生评价方案; (2)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3)制定学业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实施意见。 四、课堂教学的原则 1和谐性原则 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

11、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和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解除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做法和要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主动、畅所欲言,既成为权利的主体,又成为责任的主体,获得多方面的(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教学内容科学,创设的问题(串)要注意实际背景与形式模型互相统一。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互动性原则: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互动、学生与环境互动,调动学生眼、耳、手等各种感官,在头脑中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复杂的联系。与此同时,学会团结合作、坦诚交往、相互帮助和欢乐共处,学会学习和欣赏别人的

12、优点,乐于听到别人的意见或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并做到及时反馈,巩固、矫正。 3激发性原则 强化最佳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设思辨性的课堂,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学会理性地认识事物,洞察事物的本质,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4探究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观念,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学习能力。要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并重,展现思维活动的全过程。 5发展性原则 每一节课都要使所有学生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即使是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要有所提高。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顾及

13、生命活动的多面性,顾及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依据课的具体行进状态生成学习内容,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推进教学过程。 五、课堂教学模式参考 本课题拟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三大板块,要给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尝试探究,10分的时间交流讨论和反馈,2025分钟的时间巩固、应用。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问题情境,尝试探究 1活动过程: (1)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设计问题串、确定学生学习时间。 (2)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2活动要求 (1)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评价本环节效果最重要的指

14、标。(2)目标要具体明确:问题空间设计要恰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掌控好时间:要以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依据安排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同时要照顾好学习能力很强和较差的学生。 (4)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 3本环节的特点 (1)本环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 (2)在这个环节中,问题情景要恰当,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有所收获。 (3)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交流、反馈、矫正 1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各小组在全班交流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可对其进

15、行质疑或帮助。 (3)教师解答疑难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完成知识结构的形成。 2活动要求 (1)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本环节小组内讨论交流的过程可以省略,直接进入全班交流讨论阶段。 (2)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交流的内容不能重复,只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补充。(3)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评价本环节效果最重要的指标。 (4)要组织好小组合作,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工明确、同伴互助、成果共享。 (5)要控制好交流讨论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又能很好的倾听,接纳和尊重别人的意见。(6)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7)教师要解答学生疑难以及适时将知识结构化。 3本环节的特点 (1)本环节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2)本环节要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聚合型思维活动为主。 (3)本环节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提升、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