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40628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手生活diy》课程纲要与实施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手生活DIY校本课程指导纲要一、 课程功能:我校为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切实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缤纷课堂”社团活动。我们紧密联系、整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学习领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整合学科教学、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实践体验的功能和作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它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达成目标、教育评价等的课程形式,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路径。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活动,课内外相结

2、合,每周一最后两节课为综合实践社团集中指导课,确保80分钟。此次钻研开发的校本课程巧手生活DIY是周一社团活动的指导教材之一。13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水平,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乐于动手动脑。为了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我们意图通过校本课程巧手生活DIY的使用,借助社团这一平台,让学生充分享受欣赏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记忆,甚至能影响一生。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2)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素

3、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三、课程理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特别需求,强调学校人员自主全程开发,立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充分挖掘潜在教育资源,钻研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此次开发的巧手生活DIY课程紧紧围绕“美”字展开,旨在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探索美的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四、课程内容:教材紧紧围绕“美”的主题,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

4、面,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作品的欣赏和创作:(1) 美丽起衣 用雪糕棒、手套、袜子制作的衣饰作品的制作、欣赏 (2) 甜心美食 用不织布、毛线、黏土制作的美食作品的制作、欣赏(3) 美妆小屋 用吸管、雪糕棒、废旧纸盒制作的家具、房屋的制作、欣赏(4) 玩美旅行学习制作用易拉罐、牙膏盒、树叶制作的交通工具、小动物。五、课程特点: 1、目的性:13年级的学生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喜欢形象而直观的知识呈现。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乐于动手动脑。为了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趣味性: 13年级学生对身边的许多小物品充满好奇,特别是制作过程的探究很感兴趣。

5、交换成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快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3、实践性:看一看身边的美丽元素,找一找身边的闲置物品,想一想身边的人喜欢怎样的创意,都是教学的素材,教学内容来自真实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4、综合性:教材的编写,讲练结合,综合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练习中,有作品的欣赏,过程的探究,自己成果的展示以及历史的了解,还有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及建议,综合了语文、数学、美术各门学科。学生通过耳朵听,眼睛看,动手做等多种感官方式接学习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5、针对性:课程主要是针对13年级学生,对象明确,教材编写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6、可操作性:课程的实施方便易行,制作所需材料

6、大多来自生活,制作过程配有清晰的图片。教材还与时俱进地使用了二维码来链接手工作品的制作视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7、时效性:课程采用学习与评价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利用评价来更好地促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六、教材编写:1、课时划分:一学期内完成教材学习,共四个单元,每单元6课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一三周:教学“美丽起衣”主题单元第四六周:教学“甜心美食”主题单元第七一九周:教学“美妆小屋”主题单元第十十二周:教学“玩美旅行”主题单元2、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如下: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美丽起衣1. 学习兴趣2. 生活情趣3. 能力提升1. 激发学生创作衣饰作品的兴趣。2. 学习服饰

7、的简单搭配制作。3. 培养对服饰的审美能力。甜心美食1. 激发学生创作美食手工作品的兴趣。2. 引导学生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 通过设计制作心目中的美食作品,培养创新能力。美妆小屋1. 激发学生创作家居手工作品的兴趣。2. 通过废旧物品改造,培养环保意识。3. 培养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玩美旅行1. 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激发亲近大自然的兴趣。2. 通过对易拉罐、牙膏盒、落叶的再利用,培养环保意识。3. 利用发散思维创造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创新能力。七、实施建议:(1)教学时,要注意把握13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动手能力。(2)教学时,要注意“讲练结合”,多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实践和操作

8、性。(3)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展现。(4)教学时,教师是引导和帮助者,让学生亲手制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不断创设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5)教学时,要注意及时评价,特别是对有创意、有难度的作品要及时展示,注重评价的时效性。八、评价要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大拇指迷你贴”、“大拇指卡”,“大拇指之星”的特色活动,以及作品展示,学期结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巧手生活DIY校本课程指导纲要二、 课程功能:我校为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切实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缤纷课堂”社团活动。我们紧

9、密联系、整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学习领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整合学科教学、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实践体验的功能和作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它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达成目标、教育评价等的课程形式,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路径。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活动,课内外相结合,每周一最后两节课为综合实践社团集中指导课,确保80分钟。此次钻研开发的校本课程巧手生活DIY是周一社团活动的指导教材之一。13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水平,对美的事物充满

10、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乐于动手动脑。为了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我们意图通过校本课程巧手生活DIY的使用,借助社团这一平台,让学生充分享受欣赏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记忆,甚至能影响一生。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2)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三、课程理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

11、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特别需求,强调学校人员自主全程开发,立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充分挖掘潜在教育资源,钻研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此次开发的巧手生活DIY课程紧紧围绕“美”字展开,旨在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探索美的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四、课程内容:教材紧紧围绕“美”的主题,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手工作品的欣赏和创作:(1) 美丽起衣 用雪糕棒、手套、袜子制作的衣饰作品的制作、欣赏 (2) 甜心美食 用不织布、毛线、黏土制作的美食作品的制作、欣赏(3) 美妆小屋

12、 用吸管、雪糕棒、废旧纸盒制作的家具、房屋的制作、欣赏(4) 玩美旅行学习制作用易拉罐、牙膏盒、树叶制作的交通工具、小动物。五、课程特点: 1、目的性:13年级的学生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喜欢形象而直观的知识呈现。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乐于动手动脑。为了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探究和创造的欲望,具有较强的目的性。2、趣味性: 13年级学生对身边的许多小物品充满好奇,特别是制作过程的探究很感兴趣。交换成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快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3、实践性:看一看身边的美丽元素,找一找身边的闲置物品,想一想身边的人喜欢怎样的创意,都是教学的素材,教学内容来自真实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实

13、践性。4、综合性:教材的编写,讲练结合,综合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练习中,有作品的欣赏,过程的探究,自己成果的展示以及历史的了解,还有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及建议,综合了语文、数学、美术各门学科。学生通过耳朵听,眼睛看,动手做等多种感官方式接学习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5、针对性:课程主要是针对13年级学生,对象明确,教材编写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6、可操作性:课程的实施方便易行,制作所需材料大多来自生活,制作过程配有清晰的图片。教材还与时俱进地使用了二维码来链接手工作品的制作视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7、时效性:课程采用学习与评价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利用评价来

14、更好地促进学习。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六、教材编写:1、课时划分:一学期内完成教材学习,共四个单元,每单元6课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一三周:教学“美丽起衣”主题单元第四六周:教学“甜心美食”主题单元第七一九周:教学“美妆小屋”主题单元第十十二周:教学“玩美旅行”主题单元2、各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如下: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美丽起衣4. 学习兴趣5. 生活情趣6. 能力提升4. 激发学生创作衣饰作品的兴趣。5. 学习服饰的简单搭配制作。6. 培养对服饰的审美能力。甜心美食4. 激发学生创作美食手工作品的兴趣。5. 引导学生发现食物之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6. 通过设计制作心目中的美食作品,培养创新能力

15、。美妆小屋4. 激发学生创作家居手工作品的兴趣。5. 通过废旧物品改造,培养环保意识。6. 培养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玩美旅行4. 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激发亲近大自然的兴趣。5. 通过对易拉罐、牙膏盒、落叶的再利用,培养环保意识。6. 利用发散思维创造有个性的作品,提高创新能力。七、实施建议:(1)教学时,要注意把握13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动手能力。(2)教学时,要注意“讲练结合”,多让学生动起来,注重实践和操作性。(3)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展现。(4)教学时,教师是引导和帮助者,让学生亲手制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不断创设轻松愉悦的创作氛围。(5)教学时,要注意及时评价,特别是对有创意、有难度的作品要及时展示,注重评价的时效性。八、评价要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大拇指迷你贴”、“大拇指卡”,“大拇指之星”的特色活动,以及作品展示,学期结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和学校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