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816734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重庆高考文综试题及解析(政治部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2013年高考政治试卷分析一、选择题1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C明星代言广告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答案】A【考点】消费心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解析】通过“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句话看出,部分企业会通过广告来引诱消费者“上钩”,这就警示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要避免盲从。【难度】A2图1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是( )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

2、律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少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A B CD【答案】D【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国家宏观调控【解析】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光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故入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排除;价格降低,利于消费者消费,生猪处于买方市场,排除。【难度】B3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应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3、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答案】D【考点】税收【解析】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督促企业及时缴纳税款,有利于纺织企业偷税漏税,减少税收流失,故D正确。【难度】A4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 )A德国模式 B美国模式 C日本模式 D韩国模式【答案】B【考点】西方市场经济模式【解析】德国强调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相结合、强调社会保障,英国当时急于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故A排除;韩国与日本同属日本模式

4、,强调自由竞争同时强化政府对经济作用,英国当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因此更趋近于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度】B5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网络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予以制止。该决定旨在( )A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 B扩张政府的管制权力C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 D增强公民信息透明度【答案】A【考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解析】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国家在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同时也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并不是限制公民言论自由,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故选A。【难度】A6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

5、关,是民意的集合体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 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 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答案】D【考点】全国人大【解析】由表1可知,全国人大代表来源的发生变化,说明人大结构更加完善,D切题。【难度】B7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广告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普通公众已

6、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A B C D【答案】B【考点】公民的义务、外交【解析】材料强调公众的言行影响外国对本国的态度和政策,一方面体现了公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公众要自觉树立爱国观,维护国家利益,让自己的言行为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故选。【难度】B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

7、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 B C D【答案】B【考点】传媒的作用、文化的影响【解析】央视推出“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既体现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也体现先进文化对社会、个人的促进作用,故切题。【难度】B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

8、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答案】C【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解析】丰富的想象属于主观范畴,不起决定作用,故A错;文学创作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故B错;“高密东北乡”是莫言主管创造的产物,不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故D错。【难度】B10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答案】D【考点】唯物论、辩证法【解析】体现了时间的重要性,B体现了矛盾的的特殊性,C体现了全面的观点,D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难度】C

9、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回答11-12题。11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过程中的质变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案】C【考点】矛盾、发展【解析】战争中的中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10、关系,故A错;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故B错;D说法与实际不符。【难度】B12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答案】A【考点】历史唯心主义【解析】日本侵略中国式不争的事实,安倍晋三对“侵略”定义的言论,一再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难度】A二、综合题13(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强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11、。根据图2,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4分)(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 (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4分)(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6分)(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14分)【答案】(1)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示例二: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

12、0年代中后期水平。(2)大于(3)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人群众观点角度回答)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

13、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考点】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历史唯物主义【解析】略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及社会公平问题,主要围绕制度保证、“两个合理比重”回答。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知识点,“增加居民收入”可以看出题目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因此本题主要围绕群众史观回答。【难度】A B C14.(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

14、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谦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上述举措进行评论。(12分)(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12分)【答案】(1)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政府贯彻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有助于建设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增强政府的权威。反对铺张浪费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2)示例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示例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