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81661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描与色彩教学课件作者侯智国项目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 素描基础知识, 素描概述 素描表现方法 素描写生, 素描概述, 素描概述,一、素描的定义 素描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形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指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它是准确地描绘客观物象特征的绘画形式,具有独立审美艺术价值。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功,基础素描训练是对客观物象的结构、形体、比例、明暗、质感、空间感等诸种造型因素和造型规律的研究,可培养、提高学习者对物体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理解认识能力和准确的表现创造能力。 根据功能不同,素描可分为研究性素描和表现性素描两大类。,二、学习素描的意义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专业

2、创作的基本练习,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素描可以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员的造型能力,增进其设计素质和提高审美素 养,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融入设计意识,可以着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素描概述, 素描表现方法,线条、明暗、结构、形体、空间、构图等是素描表现的诸要素。素描表现方法归纳起来可分线条表现法、明暗光影现法、线和面结合表现法三种。 一、线条表现法 在素描训练中,线条的运用要依据物象的结构特点和形象的需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塑造形象,用线十分讲究,要注意线条的刚柔、虚实、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主次等等,使线条富于变化、生动感人。 线是缩小的面,要以面的概念

3、出发运用简练、明确、清晰概括的线条表现物象形态特征(图-)。 二、明暗光影表现法 明暗光影的运用,要建立在对物体的体积结构充分认识、理解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明暗色调,深入表现物体形态特征的诸种造型因素,塑造整体感,常以单色的形式表现画意(图-、图-)。, 素描表现方法,三、线和面结合表现法 这种方法要充分发挥线与面的表现力,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将线和面熔铸于素描造型之中,准确、精练、概括地表现物象,如油画、国画、版画、艺术、设计以及以雕塑造型为写 生对象而画的纸稿或创作构图(图-、图-)。, 素描表现方法, 素描写生,一、素描所用工具 素描工具种类繁多,主要有画架、画板、画纸、笔、橡皮、铅笔刀、图

4、钉等。 ()画架 ()画板 ()画纸 ()铅笔 ()炭笔 ()钢笔 ()橡皮 素描的单色表达使工具变得十分随意,而且常常可以综合使用几种工具造成多种画面效果,所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素描写生,二、常用素描用语 ()明度 ()比例 ()构图 ()轮廓线 ()平衡 ()线影 ()立体表现法, 素描写生,三、素描写生步骤 经营构图,确定轮廓 ()选择富有表现力的角质、动态、色调作出最佳的画面安排。 ()画面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过满没有空间。 ()布局要注意均衡、稳定,朝向一方可多留出空间,给人一种开阔感,忌过偏,否则会显得不稳定。 ()画面构图应使观者感到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感,要有视觉舒

5、适的效果。随着布局的开始,物象的大体轮廓也跃然纸上。确定轮廓也就是准确地画出物象的基本形状:勾画出立体的结构骨架,在确定轮廓过程中要把握住物象的形体特点,从立体空间概念出发,表现结构比例关系,经反复观察,相互比较,把握内外关系,以直线勾画的方法,确定物象的整体轮廓和局部形象的位置。 深入刻画,塑造形象, 素描写生,四、素描写生姿势 画板、画夹、画架的用法 画者视点与画面的连线应与画板角度保持垂直,如有条件,画板最好放在画架上,如图-所示。 执笔方法与作画姿势 作画时无论立或坐,躯干要保持垂直,手臂伸直,手腕悬空,不能俯身在画板上。正确的作画姿势便于用笔,又能使眼睛全面观察,画面一目了然,如图-所示。, 素描写生,图- 结构练习 胡元升,返回,图- 静物 晓雪,返回,图- 衣服写生 孙楠,返回,图- 静物 沈洁,返回,图- 海岛 刘涛,返回,图- 画板放置的位置,返回,图- 持笔姿势,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