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816288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王富君第一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法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每章一练,第一节 法的基础知识,一、法的一般知识 1.法的产生 2.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概念 (2)法的本质 (3)法的特征 3.法的作用 (1)法的规范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法的基础知识,二、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1.法的制定 法的制定主要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2.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1)法律活用的要求 (2)法律适用的原则 3.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上一页

2、,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况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总和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法律体系中,法律规范是基本元素,法律部门是基本单位。 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等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众多法律部门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也常被称为“最高法律”、“国家法”。,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2.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民商法 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3、规范的总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5.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程序法 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运行 1.法律制定的概念、特点 (1)法律制定的概念 (2)法律制定的特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2.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2)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3.法律制定的程序 法律的制定程序又叫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或阶段。 我国立法程

4、序大体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四个环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4.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即通常所说的“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5.法律执行 广义的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的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6.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5、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法治的基本概念 法治是现代行之有效的、首要选择的治理社会、管理国家之道。其基本内涵是: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2)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 (3)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4)法治是体现了一系列价值的法律精神 (5)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 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所谓法制,从广义上说,就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核心因素是现行法系统(即法的体系),同时还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即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和一系列的法律

6、实践(包括法律制定、法律实施和法律解释的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法制和法治尽管是两个概念,但它们毕竟是密切联系的。法制和法治尽管存在着上述联系和共同点,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总之,法制和法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混淆起来。 3.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原则和方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4.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上一页,返回,每章一练,1.简述法的本质和特征。 2.法的作用有哪些? 3.立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4.我国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简述我国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6.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