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2814328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练习题汇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设置段落格式试讲答辩【教学设计】设置段落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用段落功能区和对话框启动器设置段落的格式,掌握段落的五种对齐,四种缩进,两种间距的用法。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及任务驱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知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段落功能区和对话框启动器设置段落格式【难点】能够熟练地掌握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步骤。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篇文档,一篇是毫无格式的,一篇是设置过段落格式的,提问学生哪一篇更美观?从而告诉学生通过合理地设置段落格式使文章变得

2、大方得体、赏心悦目。引入新课设置段落格式。(二)新课讲授1.选中要设置对齐方式的段落;2.单击“段落”功能区中的【左对齐】按钮。或者单击“段落”功能区中的【对话框启动器】,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左对齐方式。五分钟时间自主操作,尝试用两种方法设置五种对齐方式,体验不同对齐方式的魅力。任务二:设置缩进【教师】对话框启动器中还有哪些设置段落格式的方式。【学生】缩进和间距。告诉学生通过设置缩进能够让段落更加分明。小组讨论7分钟时间并完成以下操作:1.仿照对齐的操作步骤尝试设置缩进,总结设置缩进的操作步骤。2. 缩进方式有哪些?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有什么区别总结:1.单击段落功能区中的【对话框

3、启动器】,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可以设置不同的缩进方式。2.左缩进和右缩进,特殊格式包括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首行缩进是第一行缩进,悬挂缩进是除了第一行之外其他行都缩进。任务三:设置间距间距可以分为两种,段落间距和行距,对其设置能够更好地观看文档。同学按照步骤完成以下任务:1.打开“我的家乡沈阳”文档,增加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间距;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末尾;在“段落”功能区的【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增加段后间距】。2.将第二段的行间距设置为1.5。选定第二段;在“段落”功能区的【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1.5”。学生完成后对成品进行点评,表扬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下次努力。(三)巩固

4、提高【教师】“依次进行格式设置是不是很麻烦?什么方法可以快捷地进行设置?”同桌讨论,得出结论:可以通过段落对话框一次性进行设置。(四)小结作业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作业:思考如何区分文档中的不同行是否属于同一段落。【答辩题目及解析】设置段落格式答辩问题:段落缩进有哪些特殊缩进?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有两种,分别是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悬挂缩进:在这种段落格式中,段落的首行文本不加改变,而除首行以外的文本缩进一定的距离。悬挂缩进常用于项目符号和编号列表。悬挂缩进是相对于首行缩进而言的。首行缩进:将段落的第一行从左向右缩进一定的距离,首行外的各行都保持不变,便于阅读和区分文章整

5、体结构。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小学信息技术操作系统新相识试讲答辩【教学设计】操作系统新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操作系统的界面及作用,能够识别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能够更换桌面背景。2.通过故事化的场景,引导学生从直观上分辨操作系统界面的组成部分,初步体验操作系统的特点。3.通过对操作系统的初步的具体操作,培养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对电脑操作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桌面、图标、按钮、窗口和任务栏,能够更换桌面背景。【难点】识别桌面、图表、按钮、窗口和任务栏,体验操作系统的操作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老师走进了一个

6、五光十色的神秘殿堂,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工具,点击按钮,更换墙纸,调节亮度。打开窗户,还有动物和白雪公主。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啊,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说不定比梦还要神奇”。导入新课操作系统新相识。(二)新知探究任务一:打开电脑找梦境。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打开电脑,大家在屏幕上都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配合课件展示操作系统界面,向学生介绍认识桌面、图标、按钮、任务栏和窗口。教师:“操作系统是电脑的管家,管理着电脑的所有软件、硬件和资源,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它就在默默无闻的工作着。目前,计算机上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系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Windows操作系统”。

7、学生初步认识界面并通过点击桌面上的图标进行初步操作。任务二:梦幻背景随意换。教师:“刚才老师还提到了,在梦里,按下按钮,墙壁会发生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如何变脸的。”更换背景。教师进行演示操作(也可叫学生演示,老师补充):(1)右击桌面空白处,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属性”。(2)单击“显示属性”窗口中的“桌面”选项卡。(3)从列出的背景中,选择喜欢的图拍呢,最后单击“确定”。请学生为自己的电脑更换一个喜欢的背景。任务三:窗口间的自由切换。请学生尝试,将鼠标移到不同的图标处,双击打开,打开一个程序后,在桌面上都会显示出这个程序的窗口,同时在任务栏上显示相应的窗口按钮。当我们打开多个窗口时,显

8、示在最上边的窗口,叫当前窗口。就是正在使用的窗口。此时提出问题:如何能在窗口之间来回切换,之后请同桌两人为一组,尝试动手操作如何进行窗口间切换。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单击任务栏上的窗口按钮,就能让它显示在最上边,成为当前窗口。(三)巩固提高让电脑闲的时候去做表演设置屏幕保护程序。操作提示:打开“显示属性”窗口,给你的电脑设置一种屏幕保护并预览它的效果。(四)小结作业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在“系统属性”窗口中,单击“常规”选项卡,观察里面的信息。学生操作,查看自己电脑上操作系统的版本信息。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及解析】问题: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作用是什么?

9、【参考答案】操作系统(简称“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小学信息技术四则运算-用公式计算试讲答辩【面试备课纸】【教学设计】用公式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公式的含义和构成,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及修改方法。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使用公式,体会Excel的自动计算功能。并能够对Excel的公式活学活用。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提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具体的任

10、务中体会Excel公式的重要性及便捷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Excel公式的输入及修改,会用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将数学公式转换为Excel公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期末考试结束了,老师想利用Excel尽快将每名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成绩表”。学生:用计算器将各科成绩相加,计算出每名同学的总成绩,再录入。教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准确。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引入新课用公式计算。(二)新知探究教师先介绍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算式,例如,“=B3+100”就是一

11、个公式。Excel规定用+号表示加、用号表示减、用*号表示乘、用/号表示除。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括号,Excel计算公式的值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任务一:公式的输入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运算符将数学算式变换并输入到Excel中。首先将算式(34+56)0.2+3556在Excel中表示出来。然后在某个单元格中输入公式:=(34+56)*0.2+35/56,再敲回车键。观察单元格中显示的数据。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给出评价并进行总结输入公式两种方法:1.在单元格中输入=(34+56)*0.2+35/56。2.在编辑栏中输入=(34+56)*0.2+35/56。输入完成,敲回车键得出结果。任务二:用公式计算

12、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如何快速引用?学生探究后发现,可以在公式中输入那个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练一练:计算“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中参与调查的人数。通过练习发现:输入公式时,当前单元格里先显示所输入的公式,敲回车键后,公式立即变成了具体的数值。任务三:计算总人数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一行数字的和,能不能利用公式计算出一列数据的总和呢?”学生操作:在“学生读书情况”工作表的第7行中计算出参与各类图书调查的总人数。(三)巩固提高任务四:修改公式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输入公式如果输错了,

13、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如果有错误的公式,可以利用编辑栏修改。任务五:保存公式并退出Excel。(四)小结作业1.老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制作自己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各学科成绩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出每学期各科的总分和单学科两学年的总分。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及解析】问题:在Excel中如何输入及修改公式?【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Excel中输入公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一种是在编辑栏中输入。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输入公式时都要以“=”开头。公式中的运算符号与现实生活的数学符号是有区别的。Excel中用*表示乘法、用/表示除法。公式中只可以使用小

14、括号,公式的运算顺序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如果公式中要用到其他单元格中的数据,可以在公式中输入那个单元格的地址。在公式里使用单元格地址时,Excel会自动从地址对应的单元格中取出有关的值进行计算。关于公式的修改:公式输入完后,按Enter键,Excel自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显示在单元格中,公式内容显示在编辑栏中。鼠标点击该单元格,上面函数栏中就显示该单元格的公式内容。如果输入公式时出错,或者要改变公式中的参数,要在编辑栏中对公式进行修改,然后按Enter键,修改后的公式内容将在编辑栏中显示,这时单元格中的计算结果也将更新。对于我刚刚试讲的内容,我重点介绍了Excel中如何输入公式及公式的修改方

15、法,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和讨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完成了这两项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重点知识,同时通过操作加深印象。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亮点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已经拉开序幕,试讲在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为考生准备了信息技术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亮点,希望考生能够全面掌握,突破面试!面试试讲作为教师资格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顺利拿到步入教师行列的敲门砖教师资格证,所以如何在面试中取得突出亮点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学科10分钟试讲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新课导入、新课的讲授、巩固提高和小结作业。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试讲才可脱颖而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新颖生动的开场直击主题的导入,它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考官的眼球,取得良好的印象。考生们需要开动脑筋,尽量避免比较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