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0280898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之旅》教案(两套 附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孤独之旅教案(一)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对成长历程的感悟。【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小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但是就学生的情感结构来讲,九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非常有限,思想上还不太成熟,所以在理解“孤独是成长的催生力量”这一主题时会存在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透过字里行间,引导他们理解主旨,明白“孤独”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和成长的必修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2、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朋友,你们想长大吗?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今天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二、解题,初识孤独1、请学生说一说课题“孤独之旅”的含义。2、结合课前导学说出文章题目的含义。提示:孤单的旅途。三、整体感知,了解孤独(1)探寻杜小康离家的原因。过渡:那么杜小康为什么会踏上这孤独之旅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结合文章中的词句说一说

3、杜小康离家的原因?点拨,若学生有困难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引导学生分析杜小康离家的原因。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厚实、那一天等词语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适时补充背景资料(2)默读,寻心路请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杜小康在放鸭的经历中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提示:(幻灯)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来探寻杜小康的心路历程。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板书:路上-茫然恐惧芦荡-害怕,恐慌孤独绝望长大了,坚强四、研读,深切感悟“孤独”(1)品读,说孤独小结并过渡:无奈,茫然、恐慌、孤独乃至绝望充斥杜小康的心灵,那么是什么使得杜小康如此的

4、痛苦呢?这孤独之旅仅仅是简单的孤单之旅吗?下面我们再次深入研读课文,看一看这“孤独”还有怎样的内涵?幻灯:品孤独:研读文章,结合具体的语句说一说杜小康的“孤独”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归纳(2) 研读,悟成长小结并过渡:杜小康背井离乡、远离母亲、失去伙伴,来到这个环境空旷,无人交流的芦荡放鸭,遭遇了难言的孤独与痛苦,记得曹文轩在他的纯美小说青铜葵花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杜小康在面对独孤时的痛苦是否有一种风度呢?出示:“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请学生研读文章,寻风度,悟孤独。师:点拨请

5、学生关注文章前后对比,学会勾连。小结:杜小康面临肆虐的暴风雨,冲散的鸭群,我们感受到了杜小康在孤独痛苦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风度勇敢、坚强、享受,可以说现在的杜小康在孤独的磨砺下长大了,成为了一个强者,并终将成为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正如曹文轩在他的纯美小说感动中所言:“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我们要感谢孤独,是孤独给予了杜小康成长的环境,是孤独让桑乔校长对他有了如此高的评价。圈点批注文章中的语句,交流体会说出杜小康的孤独。例如:第2段“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

6、什么也没有了”离开家乡,离开小伙伴,失落无依。例如:“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让人窒息,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感到了自己的非常渺小、卑微,感到孤独无依。例如:“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来生活的茫然、无着,让他感到孤独。圈点批注,交流、诵读。五、拓展延伸,感悟生活此时此刻老师不禁想起草房子中的一句话。幻灯:“杜小康是坐在那里咀嚼着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咀嚼的,由大芦荡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他不可能立即领悟,但他确实比油麻地的孩子们提前懂得了许多”请同学们谈一谈“大自然给予他的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是什么

7、?杜小康在这里到底懂得了什么?思考交流预期效果:学生可能会说“美丽而残酷的题目”是指生活中的一些磨难如本文的孤独等,他之所以残酷是因为它会困扰着你,折磨着你,如果你战胜不了它就会成为一个失败者;而他的美丽在于,它可以给磨砺你启迪你,让你成为生活的强者。结束语:在我们人生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时期,我们或许会生活在不同的地点,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境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坦然接受,勇敢面对生活的磨砺,成为桑乔校长所言的最有出息的人。孤独之旅教案(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2体会文本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3感悟人物的

8、成长经历,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到了九年级,同学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确,你们的身高或许超过了父母、老师,但你们的心理“长大”了吗?能否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痛苦也令他成长。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二、教学新课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

9、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一)初读文本,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明确:人物:少年杜小康。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二)再读文本,梳理具体情节。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结局:与鸭共成长。目标导学三:

10、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物情感变化1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文中所有的“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读你画出的语句。读了之后,要把你们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语句并分析,教师总结。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1)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分析:这是杜小康对前景的茫然,但似乎也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2)当

11、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分析: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杜小康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分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被沉重的孤独感所替代。他们生活贫乏、空虚,害怕孤独,可又无法逃避。(4)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分析:杜小康和他的父亲已经学会适应

12、现实环境,面对孤独。(5)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分析:杜小康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磨炼了自己,终于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教师小结:在整个放鸭的过程中,杜小康经历了由害怕孤独到面对孤独再到战胜孤独的过程,这其实也就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教学提示】怎样分析小说题目的含义或作用?小说题目的含义或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其他的象征义。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根

13、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明确: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炼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他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委屈不怨天尤人,遭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的孩子。1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作用。【教学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如芦苇荡、放鸭图、孤独的杜小康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对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鸭群、水流虽然美,但毕竟单调。这些更增添了杜小康对家乡生活的留恋。(2)黄昏时的炊烟和河面的热气,单调、虚

14、无,更增添了孤寂的感受。(3)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这一切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而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4)芦苇荡暴风雨的凶猛,是对杜小康的考验和磨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教学提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主题。2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明确: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

15、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成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鸭下蛋了”的惊喜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放手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感悟、去思索,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足之处文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杜小康的经历肯定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启示,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不是很到位。孤独之旅导学案【备考重点】:文学常识;字音字形:嬉闹、给予、胆怯、仓皇;成语: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学习目标】:1、体验成长的感受。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1、体验成长的感受。2、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作者曹文轩别名评价中国儿童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