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757705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新时期新阶段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1、社会主义的本质:五个目标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这一科学论断,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要求。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a. 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国情的高度概括。b. 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c. 它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

2、造(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六个方面内容,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a.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3、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对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6、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基本路线 a.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保障。b.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c.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e.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坚持

4、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统一起来;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f.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 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a1. 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a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b. 全面理解基本纲领的基本目标b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

5、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 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是由我国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c.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c1.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6、的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2.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c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c4.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c5.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d. 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d1. 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

7、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d2.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第二,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大力发展

8、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第三,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四,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c.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求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 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绝不搞两极分化e.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9、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f.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11、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a. 是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相结合。b. 工人阶级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b1. 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b2. 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3

10、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中央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c. 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武装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1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其他国家机构,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同时又是行使立法权的机关。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1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e.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参与国家政权、国务管理和大政方针的协商,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的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c. 除中国共产党外,我国还有8个民主党派。它们是:(民革)、中国

12、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是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合作的政治力量d.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e.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f.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g. 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作用。1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3、制度。b. 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 目前全国有5个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即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d.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e.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15、坚持和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a.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b. 特别行政区的诞生,标志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实践中的巨大成功。c. 特别行政区的特点是:c1特别

14、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是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同等级而又享有高度自治的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区域;c2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制度与内地不同,它可以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c3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

15、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a. 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文化建设。b. “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a.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就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b. 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a.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