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75762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争创老年人宜居社区.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争创全国老年人宜居社区台城花园社区居委会玄武门街道台城花园社区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紧邻市政府,东倚明城墙,外靠玄武湖,内含北极阁山、古鸡鸣寺,台城花园社区是玄武门街道所辖六个社区之一。辖区总面积0.4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232户,户籍人口9001人。60岁以上老人有1956人,占总人口的约22%。近年来,台城花园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不断改善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把社区建设成为老年人生活便利、服务便捷、治安良好的老年人宜居社区做出了积极探索,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社区 、江苏省文明小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先进老年人协会、南

2、京市安全文明小区等各项荣誉。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全国老龄委副主任陈传书、袁新立、吴玉韶,社会学家郑杭生等领导和专家先后视察我街道为老服务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一、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动员并重,完善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的组织协调体系 老年人是社区生活的主要群体。我们把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点,建立起政府宏观主导、社区具体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运作机制。政府宏观主导,一是在街道的支持下,把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摆上街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排上年度工作目标,与和谐社区建设一并规划,一并推进,一并落实;二是争取街道对老年人宜居社区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近年来,台城花园社区为老年人完善生

3、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构建公平、高效、开放的为老服务网络。 社区具体运作,就是结合社区实际,在组织推进上建立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的组织协调机构,社区党委书记主要负责,各社区单位为成员,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形成宜居社区的创建合力;在推进方法上,全面对照标准,拾遗补缺,查找问题,并逐项整改。如针对老年人信息管理上,社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社区每个片区老年人由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全面负责,对老年人进行定期走访,收集信息,了解需求。社会全员参与,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委员常任制等工作平台,全面动员所有能整合的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加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把驻区单位的文体场地

4、对老年人有序开放,供老年人健身娱乐。目前,辖区单位古生物博物馆、北极阁风貌区等单位不仅向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场馆,还定期开展“古生物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强化社区老年人协会建设,构建完善老年人活动、参与组织机制,目前涉老组织16个,老年人社区活动参与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老年人已经成为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的主力军。社区连续三年无涉老民事纠纷案件、无涉老家庭暴力投诉事件,且未发生重大涉老服务违规、违法事件。敬老爱老蔚然成风。二、坚持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并重,完善老年人身心愉悦的服务体系创建老年人宜居社区,老年人身心愉悦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台城花园社区在全面调查了解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老

5、年人宜居的“1+1+1+x”的服务模式。第一个“1”,指的是以老年人生活照料为中心的立体化全方位体系建设。台城花园社区依托家家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社会化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日托,配餐,社区小餐桌等服务。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全部享受高龄营养补贴,7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都享受到了低保金增加10%的待遇。全面开展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讲座,每两年为老年人做一次健康检查。目前台城花园社区内老年人平均寿命约为79岁。第二个“1”,即精神关爱体系建设。针对物质养老需求弱化,精神文化需求旺盛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在全

6、面推进社区日托、老年人配餐、社区小餐桌、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物质养老工作的同时,高度关注精神关爱与物质关爱的协调发展,并按照“分类实施、分层推进”的原则,从组织发动老年人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合理安排老年生活入手,在社区打造了以自我关爱为主、专业干预为补的老年人精神关爱格局。主要是做到五个“一”,即建立一个老年人快乐指数评估体系,开通一条老年人精神关爱热线“”,成立一个心理咨询室,举办一批心理辅导、精神健康课程,培训一批老年人精神关爱天使。同时建立了老年精神关爱转接机制,对社工在走访中发现的需要心理辅导的老年人,及时转交给专业心理咨询室,帮助进行心理辅导。第三个“1”,即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台城花园社

7、区深入推进“区域共建33制”和“网络义工组织联动计划”,在最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力量,实现了义工服务的常态长效化运作。充分发挥“义工+社工、项目+基地、动态+常态”志愿服务新模式的作用,抓住一批重点网络资源,定期开展南京公益民间组织论坛,引导西祠爱心之旅、南京义工联等网络志愿服务团队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衔接,开展“敬老,从娃娃抓起”系列活动,逐步形成社区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共有26家单位、7个社会中介组织、5个网络义工组织认领了41个公益岗位。X主要指针对老年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开展的各类特色服务。成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组织,通过举办社区老年大学、开设健康讲座等老年人参与率高、受益面广的社

8、区活动,吸引老年人走出家庭“小圈圈”,融入社会“大圈圈”。台城花园的老干部艺术团、妇女合唱团、摄影队常年活跃在社区,深受广大居民群众的喜爱。目前,台城社区有各类社会组织17支,铜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给社区带来了快乐和生机,书画队、老年学校等丰富了社区文化,治安队、邻里互助队为社区带来了平安和谐。三、坚持环境优化和社区发展同步,建设老年人宜居的社区环境 台城花园近山临水,环境优美。区内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社区内可绿化面积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工作中,社区着力将环境的保护优化和社区发展共同规划,努力让老年人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愉悦身心。一是动员社区居民保护家园,倡导低碳生活

9、。社区将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定为全民卫生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活动,定期开展清理楼道、卫生死角活动。依托社区科普学校,举办社区环保知识讲座,提倡使用环保袋、环保产品。台城花园社区的垃圾基本实行分类回收,及时清运定点垃圾袋装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了社区内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无乱扔废弃物、无噪音污染的现象。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优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在社区内配备必要的文体器材,使老年人有活动地方,健身有器械,让广大老年人都能自觉参与,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乐起来。社区建有老年人图书阅览室,配有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各种图书。在街道和佛山电器照明公司的支持下,

10、开展“点亮楼道,点亮百姓生活”万盏明灯消灭黑楼道行动,在地区安装了10035盏楼道灯及配套延时节能开关。小区内破损的楼道灯优先考虑老年人,哪栋楼的老年人多的,就先换上。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鸡鸣山庄小区出新工作,拆除违章搭建71000平方米,社区所有楼房都装有楼梯扶手,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社区内部分独居、失能、空巢老年人住房内安装呼叫器、安康通等紧急救助设备。各位领导,我们的社区老年工作尤其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离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充实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

11、发展壮大为老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以社区为老服务普遍、健康、快速的发展来保证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

12、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

13、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

14、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15、。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

16、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