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74875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b程序设计试验教学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过程创新”的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软件学院 王彩霞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直至今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近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大众原有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互联网已经存在于大众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计算机和网络高度普及的现今社会,只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才能更有效的工作,提升自身价值。Visual Basic语言简单直观、上手比较容易,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可以开发出各种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因此,国内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把Visua

2、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必修课程。但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将授课目标定位在知识理论层面的讲授,不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计算机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动手多实践是学好课程的关键。通过Visual Basic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一、Visual Basic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教学定位不准确,内容不合理在目前Visual Basic的课

3、程教学中,理论教学的地位大于实验教学,实验课仅仅是理论课的补充。而作为计算机类课程,多动手才是“硬道理”,理论和实验教学同等重要。现行的实验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区分度不大,在理论课每完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后,安排学生上机实验进行理论验证。大多数的实验教材都附带完整的实验题目源代码,学生在实验课上只是拷贝答案,将代码机械的敲入计算机,并没有解题的思考过程。程序一旦运行出错,学生的第一反应不是查看编译环境的报错提示,而是翻看实验指导书的答案,寻找程序代码和答案哪里不一致。整个实验下来,学生并没有掌握如何编写程序、如何修改程序,而是成了拷贝代码的“机器人”。这样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

4、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一步一步把实验步骤、要点等进行详细讲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慢慢养成习惯,等着老师讲解不去思考问题。甚至有一些学生把老师的讲解过程直接记录下来,一步一步模仿操作,死记硬背。在最初的12次实验课中,学生因为初次接触计算机编程,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还是可行的。但是,整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全部采用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表面看似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实验内容;而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提问、思考的机会,学习没有主动性,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二、Visual Basic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对VB

5、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部提出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是实验改革的核心所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创新”是指“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实验教学内容和专业技术发展更新紧密结合”。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式、实验考核方式、课后辅助教学以及培养目标五个模块的改革,实施三个层次实验教学,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形成基于“过程创新”的多层次、多模块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体系,实验教学改革体系如

6、图1所示。实验内容培养目标教学方式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基础实验提升实验综合项目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启发式案例式开放式项目式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考核方式课后辅助教学方式图1 基于“过程创新”的VB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体系(1)在第一层次的实验教学中,避免“演示+模仿”的教学学习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程度,做到要点、难点提示,而不是面面俱到。由于升入大学前计算机教学地区差异性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程度不同,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好”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基础实验内容的改革将保留实验指导书中

7、的经典例题,保证学生“吃好”;同时,引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基础性题目,保证学生“吃饱”。在第一个层次的实验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学生的基础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2)第二个层次的实验采用开放式教学,在实验课中引入实验指导书以外的附加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例如:同学交流、上网搜索解法等。对于能完成附加题目的同学,采取额外加分鼓励机制。为了避免出现抄袭现象,严格考核办法,确保考核办法的公平公正。通过完成第二个层次的实验内容,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3)在实验课堂上,教师把每道题目、每个操作步骤、每个知识点都讲解的细致详尽,学生学到了所有的知识点,

8、但是却不能建立课程知识网。虽然,学生学完了所有的课程内容,但是依然无法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如何进行程序设计。所以,在第三个教学层次中,通过开发设计多知识点相结合的综合实验项目,整合教学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脉络。第三个层次的实验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学生通过项目开发团队、参加竞赛等形式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4)目前比较普遍的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是将每一次实验的成绩进行累加,学生在实验完成过程中,拖沓、偷懒现象比较严重。这种评定办法给出的实验成绩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对实验考核方案进行改革,将实验成绩评定细化到基础内容、提升内容、综合项

9、目、实验出勤等几个方面,保证成绩的公平公正。(5)采用线上线下多种课后辅导方式,让学生课下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保证学生的学习持续性和学习热情。综合运用线上的网络和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线下课后约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辅导分析,让学生从上机操作中总结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能相辅相成。三、Visual Basic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1、实验课堂内容改革和实施方法(1)实验课堂内容改革VB程序设计课程共分为10个实验,根据章节知识的重要性及日常使用的侧重点,每次实验在实验指导书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扩充二级考题和附加题,形成分层次实验教学文档。(2)实施方法根据分层次实验教学文档中整

10、理的实验内容,每次实验课前提前布置学生进行基础实验内容和扩充实验内容的预习。每次实验课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课中除完成预习实验内容外,当堂布置附加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答题,但是必须经过教师检查、提问才能得到附加分数。2、综合项目开发内容和实施方法(1)综合项目内容除实验课堂内容的调整之外,在每个自然班中随机进行项目开发团队分组,进行综合项目开发。综合项目演示效果截图如下所示: 图2 “比大小”项目 图3 “趣味撞球”项目图4 “石头剪子布”项目 图5 “心里话”项目 图6 “桌面时钟”项目(2)实施方法开课第2周,通过随机抽签形式进行项目分组,每组5人左右;开课第9周,根据综合项

11、目开发文档中的内容,随机抽取项目组完成的综合项目。确定项目组题目后,根据每个项目组的要求,安排编程思路分析讲解时间。项目开发完成后,项目组可以申请提前答辩。没有申请提前答辩的项目组,在结课前一周,按照公布的综合项目答辩时间进行答辩。为了避免浑水摸鱼等不良情形的发生,改变惯用的队长答辩的考核方式,采用随机抽取项目组成员进行临时考核的方式,并将该成员成绩视为项目组成绩。3、实验教学方法调整将以前“满堂灌”的实验课授课方式改为上课导入性讲解、重点题目讲解、结合学生实验实际完成情况穿插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对实验课上的扩充知识和附加题,采用谁有问题谁提问解答谁的方式。这样的

12、实验课授课方式,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好,让基础一般的同学进行基础题目编写逐步培养编程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加深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程度。在综合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邮件、课后答疑等多种形式,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保证学生有问题随时解决。4、实验成绩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实验出勤、课堂表现、基础实验内容、综合项目四部分构成,比重为3:2:5:5;完成实验课堂附加题部分并通过检查的同学,每次可获得额外加分,所有成绩合在一起不超过实验成绩总分。四、结论基于“过程创新”的多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模式,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实施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的过程控制管理,有效的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合理的综合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