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城外钱钟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4392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里城外钱钟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城里城外钱钟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城里城外钱钟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城里城外钱钟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城里城外钱钟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里城外钱钟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里城外钱钟书(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大师 幽默大师 钱钟书,一、作者生平,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无锡人(城中新街巷30-32)。初名仰先,字哲良。后因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正式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之家(父亲是著名学者钱基博),六岁起就读于家塾,1920年入东林小学,1923年入苏州桃坞中学。数学较差,国文与英文却成绩优异。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3年毕业。193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留学。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修。,年轻时的钱钟书,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瑗,钱钟书1932

2、年结识杨绛,1933年订婚。1935年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193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英文系,获副博士(BLitt)学位。同年,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女儿钱瑗出生。1938年全家回国。,1938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国立师范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全国解放至1953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主持外文研究所工作。 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革时任中宣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央英文编译定稿小组负责人。 1982-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

3、院长、文学所研究员。,钱媛夫妇英年早逝,图为晚年的钱钟书、杨绛夫妇,晚年的杨绛写下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真实记录三人生活。,记者徐泓超尘脱俗的钱钟书伉俪: 中国的名人谱里不乏珠联璧合的夫妇,其中大学者钱钟书与夫人杨绛,当属天设地造的结合。夏衍老曾赞叹道:“这真是一对特殊的人物!”北京的新闻界或许最领教他们立身处世的特殊:他们从来谢绝一切采访,也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专心治学,仿佛过着出世般的生活。 去年初冬,根据钱老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播映,又恰逢他80华诞。我原以为这两桩大事会打破他们的宁静与淡泊,至少让他们回到世间来“曝曝光”,因为太多的读者和荧屏前的观众渴望了解他们

4、,结果却一切如故。他们逃名如逃役,还是让他们逃掉了。 围城的女导演黄蜀芹在拜会钱钟书夫妇后曾很带劲地说:“做知识分子就要像他们一样!”我也深有同感。我有幸与他们有过一两次交往,止不住想写下点滴印象,记一记这对博学睿智、可敬可爱的老人。 嗜书如命第一次走进钱宅,只觉满室书香。他们的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站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二、创作情况,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随笔集)1941,开明书店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开

5、明书店 围城(长篇小说)1947,晨光书店 谈艺录(文论)1948,开明书店 谈艺录补订本,1984,中华书局 管锥篇(文论,4册)1979,中华书局 管锥篇增订本,1982,中华书局 七缀集(文论集)1985,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诗选注(批注) 钱钟书论学文选(6卷)广东花城出版社,三、长篇小说围城,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称:“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1、围城多样性的主题 (1)“围城”之困,人生怪圈 “结婚就象金漆鸟笼,笼外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结局”(褚慎明)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格言:不过不是说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

6、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苏文纨)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杨绛),(2)各种观点: 李健吾认为:围城主题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 郭志刚认为:围城揭露了造成“一群独特知识分子”命运的社会环境,“从而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即将结束”,“宣告了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失败”。 胡范铸、王伟、台湾学者周锦认为:围城“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距离”,“反映了有丰富精神活动的人,心灵永难满足”,“不易满足的欲望,使人们奋斗不懈”。 李频认为:从创作动机看,围城是要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反映以方鸿渐为首的新

7、儒林的类生活,类本质是作者的基本倾向”。因此围城的主题“是指责社会”。 敏泽认为:围城“是一部充满尖锐社会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它是一部对行将崩溃的旧社会的一幅生动而真实的写照。”,温儒敏认为围城有三层意蕴1)“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2)“文化反省层面”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3)“哲理思考意蕴”,即“对人生、现代人命运富于哲理的思考。” 张明亮认为围城主题是“单相思”,是人们彼此间的不沟通甚至相互折磨。 宋延平认为围城塑造了中西文化合流中所产生的典型蜕变人格,表现了知识分子人格的劣根性。 筠涛、红斌

8、认为:围城不仅揭示了人类婚姻生活中的“围城”状态,而且在哲学的高度上俯视人生,分析了人生的某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有人批评围城存在历史局限性,“书中的人物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抗日的浪潮不能不波及到他们。有环境不够典型之嫌,反映的生活面也较狭窄。”,围城的三重意蕴,社会批判层面。通过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广泛地触及了三四十年代的社会面和众生相,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种种人生病态和社会弊端。 文化批判层面。诸如高等学府中的勾心斗角,反动政府的思想文化控制,“新式”文人(新儒林)的种种心态等等。 哲理思考层面。这个层面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层面,隐含着类似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出现的那种人生感受和宇宙意识,那

9、种莫名的失望感与孤独感,有看破红尘的味道,也有人生虚无的感觉。,小结: 围城是杰出的学者型小说,对国难时期知识分子的众生相进行了出色的描写与讽喻,可谓现代文学史上的“新儒林外史”。小说撩开爱情、亲情、家庭关系的帷幕,结合透彻的社会考察,揭示了受封建传统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双重夹击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进行了道德求索和文化的批判。 小说通过对方鸿渐等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描写,不仅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际遇,揭示了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中国文化价值的断裂、错位、颠倒与冲突。而且表现了全人类生存的困惑,矛盾和怪圈。因为小说主题所揭示的内涵指向不仅有特定时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也对全社会、全人类

10、有一定意义,因而其主题具有超越性特点和哲学意味。,1990年,小说围城被改编为10集电视剧,名角云集,凝炼严谨,大获成功。,(1)“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的方鸿渐,钱钟书以洒脱幽默的风格和流畅睿智的文字,书写了一群乱世中的知识分子的快乐与郁闷,展示了人类世界的众生百态。小说出色塑造了方鸿渐这一主要艺术形象。 方鸿渐是一位生活在旧中国都市里的知识分子,在接受西方现代新思潮的洗礼之后,他并没有像鲁迅们那样成为思想家、改良主义者,而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了一个“畸形儿”,成为灰暗社会环境中的灰色人物,有人称之为知识分子中的“阿Q”。小说将人物置于中西方文化大背景下,揭示了人物的精神困境和孤独感。,2、

11、人物形象分析,生活中方鸿渐聪明不乏幽默,但无论爱情还是事业总是屡屡碰壁。 爱情上的失败者与方鸿渐有过婚恋性质接触的女性多达7人。周太太说“瞧不出你这样一个人,倒是你抢我夺的一块好肥肉。”苏小姐、鲍小姐觉得方鸿渐“人还过得去”。唐晓芙、孙柔嘉也愿意接近他,加上周小姐、张小姐、刘小姐等,方鸿渐似乎很有桃花运,却难觅真正的爱情,糊里糊涂和同校助教孙柔嘉结了婚,掉入了“金漆鸟笼”“婚姻围城”。 事业上一事无成由于不愿同流合污而真才实学又不够,注定方鸿渐在事业上一事无成。重回上海后没有靠山的他,求职困难,而妻子靠姑母找到一份清闲薪高的工作。事业的无成导致妻子对他的鄙夷,二人矛盾愈演愈烈,而妻子洋奴亲戚的

12、势利和卑劣更雪上加霜,加速了婚姻的快速解体。,挣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一向和家庭习而相忘,不觉得它藏有多少仇嫉卑鄙。”方鸿渐“为了柔嘉,稍能从局外人的立场来观察,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之间的真情实相,自己有如蒙在鼓里”,旧式大家庭使他觉得格格不入。本已脱围的他结婚之后不知不觉又闯入这一围城。为了摆脱围困,方鸿渐从大家庭分离出来与妻子另组小家。但新式小家庭也并非安乐窝和避风港。婚后,他觉得自己娶的好象不是原来的那个人,妻子由婚前的腼腆、稚弱变得多疑善妨和极富主见,他整天处在和太太无休止的争吵与唠叨中。最后夫妻不离而散。小说最后,方鸿渐在夜色中如丧家之犬在街头漫无目的的游荡,方鸿渐悲剧的

13、双重原因: (1)社会原因(略) (2)自身矛盾性格的原因方鸿渐的性格有着内在的矛盾性,这种矛盾使他爱情失败;婚姻无奈;事业无为。 爱情上,他追求、渴望纯真朴实的爱,厌恶爱情生活中的虚伪与世俗气,但又胆小怯懦,敷衍周旋,患得患失,最后成为情场上的失败者。 家庭生活上,他希望过真诚愉快自由的家庭生活,但又软弱无能,摆脱不开旧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压力,致使刚成立的小家庭陷入破裂的危机; 事业上,他虽有一定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社会阴暗不平和抗争,却又屈于环境的压迫总是尴尬退却。个人能力上,他除了能言善辩别无他长,也使他在事业上难有进展,陷于“无用”境地。 在他身上,既有对封建秩序的绝望,也有对西洋文化的鄙

14、夷。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坏人。他身上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又有自私利己的一面。他矛盾的思想性格注定了他不会有焕发光彩的生活道路。,(2)围城中的女性形象,A)唐晓芙,名字来自楚辞九歌:“采薛荔兮水中,攀芙蓉兮木末。”唐晓芙的纯真天然,恰似“初日芙蕴”,她与方鸿渐同属理想青年,是方的真爱。但她偏执于女性解放,要求“占领爱人整个生命”,漫稚气便却流于幻想,方鸿渐也窥破她“不化妆便是心中没有男人”的私心,于是两人误会不断、喜悲流变,终不能成为眷属。20世纪30、40年代女性知识分子虽已走出家门、国门,仍如风筝飞得再高仍离不开现实土壤,唐晓芙纵是满腹诗书也枉然。 方鸿渐对唐晓芙有一段精彩的聪明女人论,道

15、出了男权社会的心声:“女人有女人特别的聪明,轻盈活泼得跟她的举动一样。比了这种聪明,才学不过是沉淀渣滓。说女人有才学,就仿佛赞美一朵花,说它在天平上称起来有白菜番薯的斤两。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B)孙柔嘉,名字出于诗大雅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和大雅垂民“中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均是讽颂统治驾驭之道。 柔嘉是一个外柔内刚、颇有心计的女子。初次在船上亮相,显出女学生的胆怯幼稚。到三闾大学后,柔嘉表面仍是“事事要请教自己”的毛丫头,惧怕“黑夜孤行”,令方鸿渐萌生怜意,后来却发现她“不但有主见,而且很牢固”。订婚后,鸿渐便觉“仿佛有了个女主人”,开始佩服她的驯服技巧。待到

16、辛嵋唤醒他朦胧的警觉时,他已身陷“围城”,再不能自由行事了。 孙柔嘉虽是现代女性,教过英文,却并不妨碍她在日常生活领域守护传统钳制异议,她从“羞缩缄默”渐渐暴露的“专横与善妒”个性,正是“中国妇女为应付一辈子陷身家庭纠纷与苦难所培养出来的。她企图以控制丈夫来求得自己的生存保障,而方鸿渐又希冀自由,传统与现代这对矛盾,早就暗藏着孙柔嘉苦心经营的婚姻终将走向破裂的必然逻辑。,开始,小说大段大段描写孙柔嘉的柔弱与胆怯。 她在船上亮相时,不是睁大惊异的眼睛,就是卖小:“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 后来在三闾大学复杂的人事局面中,她与方鸿渐越走越近,她的表现是 孙小姐感激道:“我照方先生的话去做,不会错的。我真要谢谢你。我什么事都不懂,也没有一外人可以商量,只怕做错了事。我太不知道怎样做人,做人麻烦死了!方先生,你肯教教我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