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273833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能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小民营企业更是如此。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 20 年后还是钢铁大王”。 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创新 “80/20 ”法则表明,企业中存在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不多,却具有很高的创造价值的能力,能够为组织带来很高的回报,这部分人通常被视为企业的高绩效员工。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

2、下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活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就成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应该由面向全体员工向主要面向高绩效员工转变,即重点关注那些为组织创造了最大价值的高绩效员工,将用于人力资源投入的 80% 向高绩效员工倾斜。 对于企业来讲,首要任务就是要识别这些员工,然后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对他们进行支持。其次,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劳动力队伍的重新组合趋势也决定了企业必须重点关注高绩效员工。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中小民营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能够识别和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并有针对性的将自己的资源进行重点配置

3、,以支持这些优势。而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高绩效员工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基础。比如,当一个企业识别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于设计研发、市场推广而不在于生产制造时,就会把资源向这些优势方向倾斜,特别会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重点关注在设计研发、市场推广方面有能力的员工。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和劳动力队伍构成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出现若干个层次的变化。例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核心层,由高层管理人员、部分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创新者等组成,这部分人是企业绝大部分价值的创造者,是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点保护和激励的对象。而对于其他工作,则考虑通过建立网络组织或工作外包解决。网络组织的出现和工作外包

4、的流行,使得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同大企业展开竞争。中小民营企业应利用这一新的组织形式,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重点面向高绩效员工,以求实现自身竞争优势。 2 、人才招聘创新 人才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大力推广,人才招聘活动在方式、途径上与传统的人才招聘活动大不相同。当前企业人才招聘方式主要有三种:单位招聘、专场招聘、网上招聘等。而网上招聘更是当前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中小民营企业要为企业招揽贤才,则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特点实现创新。 中小民营企业应在对自身企业情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数据库系统,

5、数据系统分为两部分内容:常规数据库和变动数据库。常规数据库用于企业自身人才的管理,变动数据库用于企业人才招聘的管理。企业通过一些参数设定来定义企业的数据库。而企业的人才招聘创新则在于人才数据库的变动数据库部分,当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变动数据库通过一些规范化的指标,通过内外招聘的方式吸收人才。如企业招聘部门经理时,通过向变动数据库输入一些指标,变动数据库则通过预定义从常规数据库中调用符合指标的数据,实现企业通过内招优先照顾企业内部人才,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变动数据库通过某种途径向外部发出招聘信息,并通过该种途径获取外部符合指标的数据,再通过数据库内部机制对人才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6、之后再决定一定比例的人才招聘人数,这样通过内外招聘双管齐下的方式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在当前很多企业倾向于网上招聘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力,采用人才招聘创新与网上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发挥网上招聘的优越性,节省大量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拓展企业招聘范围,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招聘效果。 3 、培训模式创新 当前,在人力资源开发、创建学习性组织等新理念的影响下,不少中小民营企业对培训开始重视,但企业普遍存在培训模式落后、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一个误区: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这就造成负责培训的人员与各部门经理缺乏协调沟通、得不到管理层的有效支持。培训的形式也往往

7、限于请一些专家教授做讲座,培训没有针对性,培训的效果也缺乏即时有效的评估,实际效果很差。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必须进行培训模式的创新。项目管理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它用系统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看待每个管理任务。培训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将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于企业培训管理领域,构建一种由培训项目主管统揽培训工作全局、贯穿培训工作始终的新型培训管理模式培训项目负责制。 培训项目负责制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打破传统的培训管理格局,变单一纵向管理为矩阵式管理结构,既保证了企业培训有人总体负责,也保证了各个部门的培训工作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做到职责明确、意见集

8、中,培训实施效率高、效果好,能有力推动企业,特别是职能部门培训工作的开展。另外,这种矩阵结构是按培训项目进行组织的,它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的交流,使得培训更具有针对性,也容易得到管理层的支持。 二是培训项目小组具有机动灵活性,可随培训项目的开始和结束随时调整,可对培训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一个人可以同时参加几个项目小组,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项目主管可以集中精力对培训项目全面负责,使培训各环节更加有机的紧密联系,培训小组成员对项目主管负责,高效组织实施培训,确保项目主管的培训意图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三是项目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产生压力和动力,大家都必须发挥聪明才智,不断进取,不断

9、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保证培训项目完成的质量。项目小组责、权、利相对独立,绩效考核与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益挂钩,利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小组成员的工作热情。 4 、激励机制创新 如果从激励内容上进行划分,可以把激励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种类型。虽然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作用对象却是不同的。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对人物质需要的满足,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方面,是对人精神需要的满足。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物质激励是激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对强化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和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有根大的作用;物质激励多以加薪、减薪、奖金、罚款等形式出现,但是持久性不长。精神激励就是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

10、,对人的心理施加必要的影响,从而产生激发力,影响人的行为。精神激励多以表扬和批评、记功和处分等形式出现,它作为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着激发作用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都是采用的物质激励法而忽略了精神激励法,而精神激励往往是成本低、见效快、持久性很长的方法,特别适合中小民营企业使用。 中小民营企业可针对自身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点激励创新机制,如: (1 )目标激励:即通过给予人们一定的目标,以目标为诱因促使人们采取适当的行动去实现目标。如每个饭店都有自己的经营目标,而饭店的每个部门都要完成自己的经营计划。如果我们把饭店的经营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就能体现出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

11、作用,从而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如许多饭店的销售部门都有针对销售人员的促销售后奖励计划等。 (2 )参与激励:就是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北京某五星级饭店就为员工专门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奖励那些为饭店出谋划策的员工免费在饭店住宿和用餐一次,使员工亲身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 (3 )关心激励:是指企业领导通过对员工的关心而产生的激励效果。企业中的员工,以企业为其生存的主要空间,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归属。如果企业领导人时时关心群众疾苦,了解职工的具体困难,就会对职工产生激励。如某饭店在母亲节这一天发给每个员工一张免费餐券,请每位员工的母亲来参观饭

12、店并免费用餐。许多员工的家属非常感动,纷纷嘱咐自己的孩子努力工作。 (4 )公平激励:是指在企业的各种待遇上,对每一位员工公平对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只要对员工等量劳动成果给予等量待遇,就会使企业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员工只有扎扎实实的劳动才能获得更多收入,而不能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 (5 )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需要得到大家的承认,尤其是要得到领导的承认。所以,当某个员工取得一定成绩后,领导要向该员工表示已经知道其取得的成绩,并向其表示祝贺。因此,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员工成绩并及时表示认同。许多饭店评选的“每月优秀员工”就属于认同激励。饭店管理人员还会经常收到客人对服务人员的表扬信,饭店应及时对员工的成绩予以认可和表彰,从而形成对员工的激励。 (6 )奖励激励:是以奖励作用为诱因,使人们采取合理行动的激励作用。 奖励激励手段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奖励包括工资、晋级、奖金及各种实物。精神激励包括给予各种荣誉称号等。人们通过对物质利益和荣誉称号的追求而产生最合理的行为,创造出佳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