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73784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中考满分作文-创造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力美术活动的灵魂创造性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他们的所有活动之中。美术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充分的感知、表现、想象、创造,才会使幼儿充分的发展,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临摹和完全的模仿,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充满自信、会思考、有创意、勇于表达自己看法与感受的自然儿童,而不是一个又一个没有自我,只会迎合老师、家长的“超级乖乖”。为此就目前美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反思与探索。一、目前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偏差探析(一)目标构成上: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的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以近期内幼儿作品

2、效果来判断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按老师意图基本固定,大都是单一的命题画。忽视能够表现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意愿画。(三)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是封闭性的框架式注入教学,由教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从而造成幼儿作品模式化、统一化、概念化的局面。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应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儿创造性的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使其在被动的服从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

3、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反思以往美术教学,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致命伤,必须加以改革。二、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思考与实践(一)理念层面的思考1、活动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冲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美术教学价值观的束缚,追求美术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将目标锁定在促进幼儿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价值观上。美术活动不是依样画葫芦,而应该体现智慧的亮点创造力。要树立“创造力培养在前,技能训练置后”的观念。2、幼儿美

4、术活动应从学着画逐步转向“画着学”。学着画: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孩子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作画的教学。画着学:指的是孩子在作画、充分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认知个性,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教学。如:孩子们对自然角的金鱼感兴趣,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画。不像往常一样出示范画,而是让孩子通过观察作画。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画画信心,教师也拿一张纸对幼儿说:“老师也不知道怎么画金鱼,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画的好”。3、美术活动中教师不应要求幼儿表达事物的真实,而要特别关注幼儿个性的自由发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语言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大胆地

5、表达自己的设想,要欣赏幼儿的标新立异,赞赏幼儿独到见解和创意。4、要辨证的处理“教”和“放”的关系。孩子的潜力很大,少示范,孩子才能创造性地进行绘画。指导不等于示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并不意味着只为孩子出示范画,它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观察对象,引导他们观察,给予他们技能上适宜的帮助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必须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指导的方式,找准介入点。如有的幼儿画鱼时不敢下笔,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摸一摸鱼背上的弧线,再重点示范难点部分,弧线的画法。通过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参与,为孩子提供了尝试的机会,教师支架了幼儿的学习,孩

6、子创造性地画出了自己观察到的鱼。5、儿童创造的乐趣并不在于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在于创造过程本身,在创造过程中,儿童通过得到自我证实,而在心理上获得乐趣和满足。(二)实践层面的探索1、用发现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是创造的前提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观察是进行美术活动的源泉。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在人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为美术活动积累素材。以往我们在引导幼儿观察时,由教师指着图片和实物,幼儿则依着教师的指示来观察。这种消极被动的观察方法影响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及结果。课题实施中,我们采用发现法来调动幼儿观察的积极性,将幼儿视为活动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观察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看看图片和实物,适时提醒他们:

7、“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你的眼睛真亮、真能干,发现了秘密。”“为的发现鼓鼓掌。”用发现法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对观察充满了兴趣,提高了观察的准确性,同时在观察中充满了自信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观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利用园内及家周围的自然条件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的手段。幼儿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是幼儿绘画、表现、创作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他们进行美术活动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师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家周围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

8、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将观察与想象的东西画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创作积累经验。(2)欣赏作品美术欣赏可使幼儿的美术创作起点更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出“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是艺术活动的两大方面,是不可偏废的。”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美术欣赏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品味,为美术表现和创造积蓄内在的功力,并能在不知不觉间迁移到他们的美术创作中来。欣赏作品时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作品中有些什么,然后启发幼儿谈谈,看到作品时有些什么感受,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感受。(3)观察发现画面不同幼儿绘画过程中不必强调安静,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自由的边说边画。常能见到幼儿

9、往往缺乏绘画技能,影响其创造力在作品中的充分表现,而说画可以完善幼儿的创作思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每当幼儿作品完成后,可陈列出来,利用幼儿园同伴教育资源,让幼儿互相欣赏、借鉴、发现画面的不同,找找自己与别人画得不同的地方,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的理由,说说别人作品哪里表现的好,为什么好。这样可有效地保持幼儿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4)补画某部分特征让幼儿补画鸭子和小鸡的嘴,长颈鹿的脖子、松鼠的尾巴、袋鼠的口袋、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等,突出观察重点,加深幼儿对事物主要特征的印象。(5)发现相同点把猫和老虎、小鸡和小鸭、黄瓜和胡萝卜、苹果和梨子、桔子和西红柿等放在一起画,请幼儿找出它们在外形

10、上的共同之处,以便高效、灵活掌握他们的画法。2、范画的恰当使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手段当前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入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幼儿临摹,是经常用的教学手段。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幼儿较好地学习绘画语言。如构图、色彩、形式、美感等,但也容易陷入僵化的局面,扼杀幼儿绘画的个性特点等。模仿不是创造,如何恰当地使用范画呢?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大班美术活动目标的核心内容。心理学家把幼儿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模仿不是创造,大班幼儿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不出示范画,引导幼儿通过

11、回忆再现表象,创造性地进行绘画。如:命题画狮子大王的故事,在绘画前,教师组织引导幼儿看图书,去公园看狮子,折剪狮子等多种活动,有目的的丰富积累有关狮子特征的感性经验,再通过看碟片进一步使幼儿了解狮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各种动态,使狮子的形象在幼儿大脑中更具体、生动。然后引发幼儿联想,编狮子大王的故事,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在纸上。在这一过程中,虽没有教师任何范例,但幼儿大脑中早已蓄存了大量有关狮子的信息。幼儿大胆、自由、无局限的表现自己想象中的狮子大王的故事。幼儿的作品各不相同,风格迥异,画的有“狮子大王带小朋友旅行”、“狮子大王过生日”、“狮子大王在山顶给小动物训话”等。每一幅无声作品都在宣

12、泄着幼儿个性,迸发出无限生机勃勃的创造力。3、多角度思维训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保障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它需要摆脱固有的、单一的思维定势,思维形式为发散思维、横向思维。这种思维训练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是开放的,都是具有创造意义的。添笔画:给幼儿一个图形如让幼儿添上几笔,画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拼画:给幼儿提供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将它拼合成一个形象。变画:给幼儿一个图形,启发幼儿画出各种丰富而新奇的画。如可根据半个西瓜皮变画出:图形结构扩散:给幼儿几个图形,让幼儿用它们变化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加以装饰。如这些图形可组合成:图形逆向:给幼儿一个条件,让幼儿往相反的方

13、向想,并绘画。如要求幼儿画一张没有圆的画,幼儿必须将圆形的东西改画成其它形状。4、在命题画和意愿画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课题实施中,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了意愿画与命题画的课时比例,根据大、中、小班的年龄特点,相对增加了意愿画的活动次数。(2)在命题画教学中,给美术活动好的命题,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恰当的命题是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展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恰当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命题时应该考虑幼儿的特点,赋予一定的情节、含义和动感,力求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愉快地、创造性地表现童真与美好,如“春天的颜色”、“大树的衣服”、“睡醒了虫

14、子们”、“和大自然做游戏”、“大树的头发”、“无家可归的动物”、“哭泣的地球”、“跳舞的花”等等。(3)在意愿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创造的起点,也是创造的核心。幼儿想象力是人生创造的基础,而童年是想象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幼儿是借助想象来创造的。而意愿画则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在意愿画创作中,想象基于幼儿自身的情况,没有逼迫,没有压力,幼儿不加拘束地、灵活自如地运用想象,而教师在幼儿意愿画的创作中,要尊重和接纳每一位幼儿的观点和设想,鼓励幼儿有自己的创造,标新立异,不要求幼儿以表现真实为目的,也可引导幼儿借助于音乐、制作等艺术和游戏活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其心理行为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我们果断地摒弃了以往旧的美术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经验来表现不同事物,同一绘画内容,班中会出现风格迥异的几十幅作品。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幼儿不仅绘画技能得到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