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273689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岳麓版(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内阁权力的膨胀。(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拿破仑*;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俄国农奴制改革*。(5)日本明治维新*。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马克思、恩格斯*。(3)巴黎公社。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主干梳理,考点一 欧美代议制的扩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_力量壮大。 (2)内容:扩大新兴工业资

2、产阶级的议席。,工业资产阶级,2.内阁权力的膨胀(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颁布:1875年,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_。,共和制,间接选举,总统,众议院,议会,(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从1864年到1870年,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普鲁士进行了三次_,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规定实行联邦制和_。,(1)联邦制: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2)皇帝:帝国皇帝控制行政权、军事权并监督立法,拥有巨大的权力。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3、,只对_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联邦议会和_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王朝战争,君主立宪制,皇帝,帝国国会,3.特点:它实际上是一个_的君主立宪国家,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4.评价,(1)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帝国的专横统治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并把德国拖进了_的灾难。,半专制,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与国际工人运动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背景:19世纪初期,随着_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主张:法国的圣西门主张实行_;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3)意义

4、: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工业革命,实业制度,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为_撰写的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工人阶级,共产主义,工人运动,(二)巴黎公社 1.背景,(1)1870年_爆发,法国战败,巴黎人民保卫首都。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工人群众发动起义,临时政府总理逃往凡尔赛。很快,_接管了政权。 3.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普法战争,巴黎公社,4.措施,(1)政治:直接选举产生的_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2)经

5、济:努力维护_的利益。 (3)教育: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5.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公社委员会,劳动者,考点三 选修部分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1) 1.改革的背景,(1)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 (4)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2.“解放”法令,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二)日本明治维新(选修1) 1.

6、历史背景,(1)国内: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幕府掌管国政,等级制度森严。 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 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 (2)国际:民族危机出现。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2.过程,(1)形成以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 (2)确定武装倒幕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 (3)建立了由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 (4)武装倒幕成功,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

7、新政府。 (5)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3.基本内容,(3)文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推行文明开化。,4.影响,(三)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选修4) 1.主要活动,(1)上台执政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颁布法国民法典 目的: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性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意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3)称霸欧洲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沉重打击了君主势力,确立了法国欧洲霸主的地位。 在附属国推行法国民法典,推

8、行法国的制度。 (4)失败退位 1814年,反法同盟的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1815年,英、俄、普、奥等国组成新的反法同盟,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第二次退位。,2.历史评价,巧思妙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发展和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巧学妙思,图解历史 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构图解史 法国1875年宪法,轻巧识记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概念辨析 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的典

9、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而政府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构图解史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图解历史 德国政体结构,微点拓展 德国于19世纪末成为强国的因素,(1)政治上:德国实现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必修1) (2)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必修2) (3)思想上:启蒙思想在德国的传播(如康德)。(必修3),整体图示 近代西方政治文明,构图解史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概念辨析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

10、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图示解史 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构图解史 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归纳提升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特别提醒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1861

1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因此,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归纳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社会各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史论概念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12、,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代议制又称议会制。,2.史实概念王朝战争 德意志的统一是经由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即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普法战争。这三次战争都是俾斯麦策划的,最终实现了德国的统一。,主题一 “一票共和”与“议会粉饰门面”法、德代议制的确立,史料一 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不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衷办法。 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史料研读,史料二 第

13、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史料三 普鲁士资产阶级建立了进步党,他们在议会讨论军费预算时进行反对,使预算未获通过。1861年,新即位的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时,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麦违背宪法规定,无视议会决议,强制进行兵制改革和使用军费开支,从而与议会中以进步党为代表的反对派发生了尖锐冲突,这就是德国

14、历史上的“宪法纠纷”。直到萨多瓦战役那一天,议会进行改选,拥护俾斯麦的保守派获得多数,进步党失去优势。 引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史料,主要阐述了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特点,反映了法国共和制为议会制共和制度。 2.史料二为法律条文史料,解读注意从皇帝权力、议会权力及皇帝与议会的关系角度分析,表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健全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3.史料三为后世史学专著,主要记述了德意志代议制运行过程中有关宪法的纠纷,实质上说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体中议会只是装饰门面而已。,1.史料一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体制?总统任期说明了什么? 答案 体制: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

15、重心在议会。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 2.根据史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拥有哪些权力?帝国宰相与皇帝的关系如何? 答案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命官员和宰相、对外宣战和媾和、公布法律并监督其执行的权力等。 (2)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哪些做法不合宪法规定?如何评价在“宪法纠纷”中俾斯麦的胜利? 答案 宪法规定凡议院否决法案不得重提,而威廉一世却多次重提被否决的预算;规定财政预算的批准权在国王和议院,议会否决后,俾斯麦却无视宪法规定而强制实行。 评价:俾斯麦改革所执行的“铁血政策”是完成德国统一必需的,因而具有进步性;但他以强制手段推行,又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软弱。,史论归纳 1.法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3)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2.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及表现,突出特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全部军政要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