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36886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训练策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免费客户服务电话:400-715-6688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一路8号御道华城A座10层2009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趋向与训练策略 全国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都是自主命题,除了省(直辖市)级统一命题外,很多地方都已经把命题权下放到了地级市。然而,这些试题在命制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据此制定的符合当地特点的中考英语考试说明。 从2008年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分量来看,每份试题中阅读理解都有35篇,分值在3040分,这还不包括与阅读能力紧密相关的完形填空题。因此,能否在阅读理解上取得高分直接关系着中考英语的成败。 那么,如何积极备战中考英语

2、阅读理解,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要尽早熟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 未雨绸缪,尽早熟悉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无疑是广大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备战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起点。 其实,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就会发现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大同小异。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各地中考英语试题的命制都要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文规定,初三毕业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应该达到五级标准。其中,对五级阅读理解目标作了以下文字描述: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

3、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上海的要求更高,需30万词以上)。 综观历年各地的中考英语试题与各地最新的中考英语模拟试题,我们不难看出,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呈现出以下趋向。 1.试题的选材贴近考生生活、时代气息浓郁 这完全符合英语学科学以致用的特点和英语考试是水平测试的性质。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以交际法为指导,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灵活运用英语,完成交际任务。怎样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呢?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

4、量的英语素材。新课程出现了一纲多本(一个教学大纲,多本教材),提出了教材是工具的新理念,提倡教师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选材必然会跳出书本,转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其实,当今种类繁多的英语报刊杂志以及众多的英语网络资源,为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按照常规,被选中的文章一般要根据中考的阅读要求作适当删节与修改,如更换或注释生词等。 2.所选文章的体裁多样化,有机组合为一个阅读系列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除了保持题材的鲜活外,也注重所选文章体裁的多样性。通常,一份中考英语试题的阅读部分包括人物经历(如人物传记)或事件描述类的记叙文、介绍社会现象和异域风情或

5、现代高科技类的说明文、提供各种信息的应用文(如广告),有时也出现谈论热点话题的议论文等。由于中考试题的选材具备典型性与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类体裁的文章一般都只能选择一篇。不同类别的35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基本上按照由易到难和客观题在前、主观题(任务型阅读)在后的顺序排列(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最常见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一个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系列,从而达到比较全面地测试考生各种英语文体阅读能力的目的。 3.试题的难易度分布有序,比例分布合理,主观题有增加的趋势 具体到每一道试题,命题者基本上都是分别根据词、句、段、篇的不同要求来设计阅读理解题的。 判断是非题型的难度最小

6、,通常针对文中某一细节设计,上海卷和很多地方卷的第一篇阅读都采用该题型,考生只需将题干的描述与文中相关信息比较后就可以判断该题正确与否。 多项选择题型作为传统题型,所占比例一直最大,测试的能力要求也因题而异。细节信息题只要求考生能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细节或关键词即可,难度也低,在广告信息类的语篇中经常会遇见这类试题。细节语义转换理解题所占的比例最高,正确选项是原文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要求考生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原文中某个短语或句子的含义,从备选答案中找到与之意思一致的选项,属于中档难度题。一般来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都会设计一道猜测下划线生词或词组意思的题,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提示或词根来理解词

7、义的能力,难度可大可小,视具体情况而定。推理判断题属于难度较高的主观试题,一般设计为每篇的最后一道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通过文章的字面意思和段落或全篇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有的说明类文章后面还会设计一道图形识别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介绍,选择合适的图片。也有少数试题难度更高,特别是在话题谈论类的文章后面,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态度倾向。考生只有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为了弥补阅读理解客观题(判断是非题与多项选择题)一统天下、考生容易猜测的局面,近年来各地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都引入了属于主观题性质的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或填写表格(一般限

8、定词数),或回答问题。这类试题的难度最大,考生如果不能真正读懂并理解文章,就无法下笔。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任务型阅读的主观题在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地方试题甚至采用两篇,既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填写表格,又要求考生在阅读文章后回答问题,而诸如英汉互译、在文章中填词等新题型也开始出现。 但是,综观任何一组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试题的难易度分布非常有序。每篇阅读文章后的试题基本上由易到难。而且,基础题与难题的比例都不大,中等难度的试题占主体。 二、要在训练中及时总结并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 在全面了解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向后,考生要有的放矢,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及时总结并灵

9、活运用阅读理解的答题策略。 阅读理解最常见的答题思路是先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再逐题阅读题干,带着问题回到原文查找相关的句子与关键词,最后判断出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项。 也有考生为了节省答题时间,采用先看问题再阅读文章、边阅读边判断答案的策略。 上述两种答题策略无所谓优劣,要根据文章与考生的具体情况选用。从近年来的中考英语阅读试题的组成来看,建议两种策略综合使用。 几乎每份中考试题与模拟试题的阅读部分都有意选择了一篇以测试查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应用文,文章的形式或表格,或各类广告,很多试题还图文并茂。而且,此类文章后面的题目一般都只设计三题,少的甚至只有两题。建议考生在阅读这类文章时,采用先

10、看题干再阅读的策略。因为这类文章设计的问题少,而且以查找与应用文章中的相关信息为主,考生只需要根据问题略读文章,找出并运用相关的信息即可。文章中大量内容甚至有一个段落可能都是冗余信息,与设计的问题无关。这样一来,在不影响答题准确率的前提下,就可以节省宝贵的答题时间。 但是对于大多数文章来说,特别是科技类说明文与话题谈论类的议论文,文章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还是要先快速浏览一遍文章,掌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再根据题目研读相关的句子与段落,比较四个选项,最后判断出最佳答案。阅读文章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按全文、段落、句子、关键词的步骤,答题流程基本如下。 1.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体裁、题材与大意

11、 阅读能力一般包括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考英语要求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60词,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跳读等快速阅读技巧,查找出关键词(key words)、主题句(topic sentence),捕捉文章的时空、顺序、人物、情节和观点,并且理顺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体裁、题材,掌握文章大意。几乎是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并不要求考生能把握全文的所有细节,考生只要能根据文章的标题、开头、中心句、插图、表格和结尾等部分,判断出文章大意就可以了。例如,大多数议论性质的文章都在第一段提出问题,中间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与例证,最后一段是总结观点。这类文章的每段第一句话往往是主题

12、句。也有些文章没有主题句,如记叙人物、事件的文章,需要考生自己去归纳。 2.仔细阅读题干,带着问题复读原文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即问题),明白问题的指向。考生读完问题,就应该能判断出问题的设计是针对一个单词、一句话、一段话,还是全文。如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属于给文章添加标题,就是对文章中心意思的考查,必须通读全文、结合全文的意思来考虑。再如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很明显,这是一道查找细节的判断题,

13、通常在问题设计时,否定词采用大写形式,提醒考生。考生只需要从文中查找到相关细节,与提供的选项比较,判断正确与否即可。试题的题干决定了考生答题时不同的阅读范围,尤其值得注意。 其次,要理清问题的类型。应用文中的客观信息题一般都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主观判断题则不同,如对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态度倾向的理解、对文章的来源判断等,考生必须在把握全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深层的推理才能正确选择。 最后,要理解题干及选项所提供的信息。注意题干的中心意思,尤其是疑问词(What、How、Why等)、主语及重要的谓语动词,判断出空格中可能要填入的内容或者针对问题的可能答案。然后有针对性

14、地复读原文中的相关细节,对关键词与句子进行快速定位,在仔细分析、对比后,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确定正确答案。只有有意识地加强阅读内容的针对性,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仔细研读细节,学会对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转换理解 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对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转换理解题所占的比例很高。很多考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词语、句子与段落,但总是发现选项的表述与原文有差异。这两种表述的意思究竟是否一致呢?这就涉及到了考生对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转换理解能力。考生必须快速查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意思,学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理解方式。如果意思相同或相似,就确定

15、为正确答案,反之则排除。 4.理顺文章的思路与脉络,加强逻辑推理,深层理解文章的主题与言外之意 考生的逻辑推理只能在回顾文章内容、理顺文章思路与脉络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是记叙事件的文章,必须先理清事情的开端、发展、结局等经过;如果是记叙人物的文章,必须要找到时间或空间等线索;如果是说明文,肯定要理顺说明的顺序;如果是议论文,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的查找必不可少。 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考生要学会根据文章的内容提示与生活常识,透过字面意思看本质,深层理解文章所反映的主题与作者的真实意图。一旦题目中出现infer、imply、suggest等常见的表示推理的词语时,考生就要从文章的全局考虑,整体把握。 5.要学会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 准确地猜测词义也是英语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能力。虽然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明确要求猜测下划线单词或词组意思的题目一般只设计一道题,但是,在实际测试中,也经常要求考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猜测其他的生词或不常见的单词的意思。如果考生不能准确猜测,就影响了对细节与全文意思的理解,从而降低了答题准确率。考生应该学会顺藤摸瓜,通过词根与构词法知识,结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