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30950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目标导航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重点)。 3.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大战初期的状况(第一阶段1914年) 1.战线 (1)西线:从北海往南,比利时、法国北部、德法边境构成西线,英、法对 作战。 (2)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俄军对 军队作战。 (3)南线:巴尔干战场沿多瑙河与萨尔瓦河展开,奥军对

2、塞尔维亚作战。 (4)其他:在亚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军队交战;在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军队交战。,德奥,德,2.德国的作战计划施里芬计划 先集中兵力打败 ,然后再对付俄国,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3.战况 (1)西线:德军于1914年侵入比利时,并于9月初推进到巴黎城郊;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配英法联军的力量,转入反攻,展开 ,挫败了德军的凌厉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战争转入相持阶段,_ _破产。 (2)东线:俄军展开了对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的进攻。在东普鲁士,俄军的突入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东援;在加里西亚,俄军击败奥军。年底,东线战事转入了 状态。,法国,马恩河大战,施里芬,计划,相持,

3、(3)南线:奥军三次侵入塞尔维亚,塞军连续击退奥军攻势,把奥军赶出塞境。 (4)其他战线:日本攻占了太平洋上的原属德国的一些岛屿,并侵入中国山东,占领 ;俄军攻入奥斯曼帝国,进而占领伊朗的阿塞拜疆;英军攻占波斯湾,占领了中东的一些国家,又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了埃及。,青岛,思维点拨,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英法的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 2.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 3.正确认识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挽救了

4、巴黎,稳定了西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二、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大战(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 1.1915年:德国把进攻的重点转向 ,妄图迫使俄国单独媾和,在东线攻势中,虽然攻占了大片土地,但其目的并没有达到,双方转入相持的阵地战。 2.1916年:德军重点转向 。协约国也企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 (1)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向 疯狂进攻,6月德军发射毒气炮弹,德军攻占凡尔登的计划破产。 (2)索姆河战役:为了配合凡尔登战役, 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英军首次使用了 。该战役迫使德军暂时放松了对凡尔登的攻势。,俄国,西线,凡尔登,英、法联军,坦

5、克,(3)日德兰海战:为了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与英国海军在_海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海战, 损失虽大,但仍控制着制海权,德国海军被迫退回北海基地,战争的态势愈来愈有利于协约国,德、奥海军开始陷入窘境。 (4)空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首次被使用,对人类战争史产生巨大影响。,易错提醒,史论要旨,日德兰半岛,英国,飞机,1.凡尔登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 2.对参战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战争,它凸显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1.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是巨大的消耗战,这不利于同盟国集团。 2.协约

6、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占压倒性优势。,三、美国参战(第三阶段:1917年) 1.背景 (1)经过战争消耗, 逐渐占据优势。 (2)1916年12月,德国发动 给英美的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2.概况:191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参战案,正式对德宣战。 3.影响:推动一大批 倒向协约国,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协约国,无限制潜艇战,中立国,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和伤亡情况,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史料二,一战中的空战 一战中的毒气战 英国坦克,史料解读 (1)通过两组数据说明西线战役规模大,伤亡惨重,战

7、争具有残酷性。 (2)三幅图片反映出飞机、毒气、坦克被用于战争,说明科技发展为战争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也使战争更加残酷。这表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答案,问题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战期间的主要战场上的战争呈现什么特点?,答案 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 战争规模空前,异常残酷。,(2)史料二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深层次的思考?,答案 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

8、更加残酷。,史论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在制订计划时,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更不利于德国。 (2)协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时步枪、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3)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而德军是长途作战,主动入侵,使得德军受到了极大制约,尤其是由于其计划受挫,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2.影响 (1)德

9、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的作战计划,使其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2)英法军队依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史料一 1914年9月5日,英法军队转入反攻,展开了“马恩河战役”经过马恩河战役,德军在西线的进攻被遏止,法军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线转入相持,各自挖壕对阵。1914年的战争,由于西线德军攻势的受挫,东线的迅速开辟,德国被迫分兵两线作战,因而,以速战速决为其战略目标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了。 新编世界近代史,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史料二 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必要时,我们将

10、竭举国之力,以抑制和摧毁它的野心和实力因而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而作战。 美国总统威尔逊 史料三 到了20世纪则改用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重大战术成功,只为了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尽其资源。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史料解读 (1)说明马恩河战役挫败了德国的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是德国战略上的失败。 (2)说明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这进一步加剧了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力量的不平衡,加快了同盟国集团的失败。 (3)说明现代战争更加强调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的强大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障。,答案,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

11、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答案 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宣告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使西线转入相持阶段。,(2)依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美国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一战产生什么影响?,答案 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宣布参战。影响: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战争形势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使一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答案,(3)你认为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答案 原因:同盟国物质资源缺乏,即经济实力上处于劣势。特点: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史论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 2.战略失误 (

12、1)“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国内矛盾: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集团各国内部的矛盾明显加剧。,4.国际形势: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教材问题解答,教师用书独具,1.提示 日本利用西方列强交战之际,达到夺取德国殖民地、称霸东亚的目的。 2.提示 德国人信奉残酷战争的理论,在凡尔登地区对法军进行打击,结果双方死亡人数达70多万。因而

13、,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提示 日德兰海战后德国并没有扭转海上的被动局面,英国依然保持着制海权。这一结局突显了德国物资劣势和协约国物资的优势,战争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德奥集团。 4.提示 美国参战的根本原因是维护其国家利益,即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战后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学习思考,解答 (1)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于1905年就制定了德军东西两线作战的计划,即趁俄军未充分动员之际,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闪击战打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但战争一爆发,德军就陷入了东、西、南三线和海上战线同时作战的局面。 (2)1914年,德军侵入比利时,并于9月初推进到

14、巴黎城郊;法军统帅霞飞重新调配英法联军的力量,转入反攻,进行马恩河大战,挫败了德军的凌厉攻势,粉碎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施里芬计划破产。,自我测评,解答 美国参战的原因及目的:同盟国击沉美国和其他中立国家的船舶,向全世界发起了挑战;威尔逊宣称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的权利而参战。 不同意。战争初期,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随着战争的推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在交战双方精疲力竭之时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以掠夺战利品,维护美国利益。,材料阅读与思考,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一战爆发初期,各国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主

15、要原因是 A.当时的战场局限于欧洲 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战争的残酷性尚不明显 D.人们预计战争时间不长,1,2,3,4,答案,解析,解析 一战初期,民众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积极支持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2.1916年,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典型阵地战发生在法国的凡尔登。作战的双方代表了世界大战中的两大对立阵营,即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和盟国 C.北约和华约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解析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的一次著名战役,交战的双方即同盟国和协约国。,1,2,3,4,答案,解析,3.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是在 A

16、.英法参战后 B.俄国参战后 C.德国参战后 D.美国参战后,解析 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同盟国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1,2,3,4,答案,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这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剑桥战争史,1,2,3,4,材料二 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与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