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30893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台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安全 谋发展 强基础 提素质努力实现泉州海事事业上新台阶宋剑华局长在2010年泉州海事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0年2月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0年泉州海事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福建海事局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泉州海事2009年工作,分析泉州海事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及任务,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抓住机遇,创新管理,科学发展,提升服务,为推进泉州海事事业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和福建海事局、泉州

2、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通过抓安全、保稳定,抓服务、谋发展,抓基础、强规范,抓作风、提素质,进一步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全力打造平安海域,服务“两个先行”,努力推进“两项达标”工作。通过全局上下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率先达标走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辖区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签证35843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4600艘次,同比增长23.2 %。港口货物吞吐量7666.3万吨,同比增长6.1%;集装箱125.1万标箱,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407.6万吨,增长109.7%(上述6个数据根据港口局提供)

3、;危险货物吞吐量1377万吨,增长42.3%。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控制在下达范围内,除死亡1人外,其它指标均为0。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29次,救回遇险人员329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8.2%;救助遇险船舶37艘;挽回经济损失约1.55亿元。组织FSC检查710艘次、PSC检查82艘次(其中初次检查49艘),分别占福建局年度下达指标的118.3%、108.9%。实施各类行政许可(包含签证)63180件、行政处罚600件、行政强制766件。实施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44家,船舶审核136艘次。共签发船员适任证书742本、海员出境证明376份;签发船员服务簿8194本、专业/特殊培训合格证6558本,分

4、别增长387%、113%;组织实施各类船员考试235场,增长108%,参加人数10686人。共上缴规费2014万元,完成福建局年度下达指标的122.6%,增长22.6%。2009年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抓住监管重点求突破。始终围绕着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这一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最大的维护稳定,防事故就是最好的促进发展,少死伤就是最实的服务民众”这一安全发展观,从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强化专项整治、破解安全监管难题、创新安全监管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这五个方面着手,在打造辖区平安海域上下功夫、想办法、做文章,取得新突破。1构建综合监管体系。强化联防联控,通过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形成以

5、海巡为主、岸巡为辅、水陆并举、纵向联手、横向联动、动静相接、前后连贯的综合监管新格局,基本实现辖区安全监管的全天候运行、全方位覆盖、应急快速反应,防控风险能力和监管效能得到提升。制定了水上交通网格化管理推进方案并抓好实施,通过划分辖区网格、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建设,建立“网格化”管理格局,初步实现水上交通风险动态管理。2深化专项整治活动。周密部署“四季多节”、民俗节日特别是“98”投洽会和建国60周年大庆等重点敏感时段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了期间的水上安全;有效防范影响我市的“莲花”、“莫拉菲”等多个台风,实现了“不死人,少损失”的防台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年、责任落实年”、采运砂船和施工作业

6、船以及长期滞港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安检质量巩固提高年”、国际航行船舶救生艇(筏)专项整治以及“三大船”、船舶吨位丈量、夹带危险货物、船舶操作性安全集中检查等15项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力地维护了辖区水域稳定。3破解安全监管难题。制定了船舶溢油清除储备物资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溢油清除储备物资管理工作,提升了辖区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做好泉州大桥等五桥安全隐患的政府挂牌督办工作,5座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已有3座桥梁的桥涵标完成设计。深化“两船”专项整治活动,探索建立“集中管理、打击零散”的安全监管新模式,有力地打击了“两船”违法行为。编制30万吨大型油轮进出港通航保障与组织实施方案

7、、工作流程等,规范LNG、大型油轮进出港安全保障管理并实现了常态化管理,保证了全年42艘次超级大型油轮和38艘次LNG船舶的进出港安全。制定实行两岸直航船舶跟踪管理衔接机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加强跟踪监管,实现直航船舶安全监管“无缝对接”。上述工作的开展,有效破解了辖区溢油应急能力低下、隐患好查整改难、“两船”事故多发、直航船舶、LNG船舶和大型油轮通航安全保障困难、风险大等二十多个监管难题。4创新安全监管机制。一是编制大型油船安全检查程序、要点,指导大型原油船安检工作,打造大型油轮PSC检查品牌。强化船籍局管理,“防黑”、“降滞”成效显著,本局登记船舶被滞留数同比大幅下降;辖区船舶首次被评为

8、部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二是制定水工现场核查和监管工作程序、涉海工程建设项目海事管理内部工作程序,理顺了水工项目各环节的动静态衔接,规范了海事参与项目建设审查的行为;实施通航安全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备案管理,完善了评估机制。三是创新专业清污队伍市场化运作机制,支持专业清污公司开展围油栏布设等业务,促进应急队伍得以维持和发展。四是参加福建沿海海空联合巡航执法活动,与东海救助局开展海空联合巡查活动,拓宽了巡航执法范围。以创建“安全畅通文明”航区(航线)为契机,联合涉海执法部门在湄洲湾、泉州湾、围头湾开展了25次联合巡航执法活动,深化了以湾为单位的联合执法机制。五是全面推行辖区船位报告制和重点船舶预防

9、预控、预警预报、全程跟踪等监管新措施,有效防范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5提升应急反应能力。落实海上搜救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各搜救成员单位间的协作;创建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补充、壮大海上搜救队伍;泉州海岸电台向中、外籍船舶试开放水上安全通信服务业务。针对海上突发事故和险情的新情况,组织开展了30万吨青兰山原油码头防污染演习、化学品泄漏及海上人员搜救联合演习、两岸客运直航航线应急搜救预案演练等多次演练,辖区应急反应更加迅速、保障更加有力。去年7月14日,受热带低压影响,短短两个小时内辖区内发生7起险情,紧急协调,组织开展海上大营救,成功救起59名遇险人员,受到上级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去年辖区港口吞吐

10、量、水工作业量大幅度增加,辖区海况恶劣、气候多变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辖区水域的安定与稳定,辖区沿海水域仅发生6起水上交通事故,事故总起数与往年相比大幅下降,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二)突出服务海西求作为。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针对金融危机对航运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出台扶持船东业主应对金融危机的十大举措,采取强有力措施,帮助船东业主优化管理、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化危为机,共渡金融危机。研究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18项具体措施,全力打造泉州海事高效、深入、全面、优质的服务保障体系,利用海事专业优势,在服务海西的建设中做到主动融入、提早介入,有

11、效作为、有为有位。建立船舶入籍登记动态跟踪制度,及时了解船东在入籍登记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新建船舶顺利在本辖区登记;进一步规范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工作,切实落实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确保国家级重点项目30万吨原油码头顺利投产运行;积极跟踪泉州跨海通道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推进泉州港石湖作业区4#泊位的投产,支持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华电福建晋江电厂、三梅5#、6#泊位、泉州湾秀涂人工岛等项目前期工作,并在通航安全、防污染及海事行政许可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专业指导。积极引导和扶持,使辖区由单一的船员培训中心发展为3所具有大中专航海职业教育能力的院校,年招生

12、规模达1580人,形成船员培训项目齐全和办学层次、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航海职业教育体系。组织编写了与三年制航海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和计划(初中起点)相配套的7本文化基础教材并在全省三所培训学校试行。同时,进一步完善船员考试练习系统功能模块,充分利用船考中心,辖区船员考试评估发证数量同比大幅增长。通过组织实施服务“五个零”标准来打造泉州海事的服务品牌,探索七种“特色服务”来拓宽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组织制订服务质量标准来建立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2服务“两岸三通”。加强与口岸查验部门的横向联系,牵头建立口岸查验手续定期核查制度,有效解决口岸查验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小额贸易船舶安全监管与服务的指导意见,实施动

13、态报告、跟踪监管、另纸签证、服务性安检等措施,率先将对台小额贸易运输船舶纳入监管,全年对台小额贸易船舶进出港973艘次,吞吐量30757.2吨。为“泉金”、“泉澎”客货运直航客船提供进出港专项安全护航、服务性安检等服务,全年共为直航客船提供专项护航1668次,参与护航4503人次,护航里程8958海里,确保了直航客轮进出港安全。(三)强化内部管理求精细。两项达标工作有效推进,组织两项达标对标分析,45个指标中已有28个指标提前达标,总体态势位居系统前列。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建设,进一步打造“阳光海事”。在“一面旗”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和泉州海事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针对新时

14、期新形势对海事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应用“一面旗”建设成果并引入风险源管理体系、责任链体系、规范和标准体系、信息与服务体系,组织人员建立了以“4R体系”为核心的新版泉州海事管理体系并开始试运行,使泉州海事管理体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相吻合,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精细。在全局实行了“统一管理,归口负责,追踪问效”的全员全过程预算管理,严控“四项经费”成效显著;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围绕迎接行业审计工作,开展自查整改、督促检查等审前准备工作,做好审中配合和边审边改工作,规范了财务管理和各项经济活动。建立了以绩效为主、社会满意度与群众满意度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及中层干部的适任能力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体系更加符

15、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四)坚持科学发展求提升。高度重视并协调处理好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信息化、科技、队伍建设,我局的软硬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在硬实力建设方面,船员考试工作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船员适任考试随到随考,大大方便了周边地区船员;泉州海巡基地开工建设,晋江工作船码头开展了施工招标,投资3900万元的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初设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查,湄洲湾船舶交管系统建设进展顺利,45米海巡艇即将开工建设。同时,通过指挥中心的完善、可视化平台的建立、船艇管用养修工作的深化,基本上实现了听得到、看得见、够得着、管得了、控得住、救得起和“数字执

16、法”的目标要求。在软实力建设方面,积极开展科技项目立项及申报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海事非税收入期结子系统获得2009年度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福建海事系统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我局荣获福建局2009年度科技管理奖一等奖,船员考试练习系统开发获得2009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该项目还被推选申报2010年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成果奖。通过开展了新进人员适岗适任培训、一般人员提升培训、拔尖人才定向培养,实行中层以上干部授课制度、培训效果的评价制度和年底全员理论考试制度,加强中层干部的管理以及后备干部选拔与培养,选派1名中层干部到沿海乡镇挂职锻炼,扎实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年”活动和准军事化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完成了13名临时工的清退工作,初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行为规范、办事高效、勤政廉洁的准军事化泉州海事队伍,为率先达标走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深化文明创建树形象。积极开展“坚持四求先行,主动做好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作风专项整顿、“争当清廉表率,推动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