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29905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习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课外文言文集锦一、范仲淹读书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社,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小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若,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归告其父既而悉已败矣遗以食物公谢曰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既而悉已败矣。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故事。4、 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范仲淹是怎样敢于吃苦、不贪图享乐、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的。二、祖莹偷读祖莹

2、,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学士。1、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父母恐其成疾非诸生所及不敢还取生徒悉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好学耽书,以昼继夜。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2、 从文中,祖莹的“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用意是什么?三、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 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疑。”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

4、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反。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遂成大学遂去不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读完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四、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凡得学者吾徒相教

5、过书舍而泣于是遂就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孤者易伤,贫者易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4、从文中可以看出邴原是个怎样的孩子五、牛角挂书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1.解释重点字意思: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因与语,奇之吾观密识度玄感举兵黎阳2.翻译句子: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3、你认为李密和杨

6、素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六、陶母责子陶公少时为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1.解释重点字意思: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2.翻译句子:尝以一坩鲊饷母。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3、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母怎样的品质?七、吕蒙正不为物累(12分)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1.解释重点字意

7、思: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其弟遂不复敢言其弟伺间从容言之2.翻译句子:欲因公弟献以求知。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3、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蒙正是一位怎样的人?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太史公曰:传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qun)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传:指论语李将军:即李广。悛悛:谦恭谨慎的样子。蹊:小路。1.解释重点字意思: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余睹李将军

8、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2.翻译句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已流传为成语,它常用来比喻什么?“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是指什么?4、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九、舍本逐末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1.解释重点字意思: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问使者不说 说臣奉使使威后 使 使2.翻译句子:苟无岁,何以有民?。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3、从赵威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4、 “舍本逐末”流传至今,已为成语故事,它今天比喻义是什么?十、勉过子读书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今有二人焉,皆有百里之适。一人鸡鸣而驾,马瘠车敝,憩于涂者数焉,则穷日之力,未必能至。一人日中而驾,马良车驶,其行不息,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故夫车马者,质也;作辍,其勤堕也。1.解释重点字意思:但恐始勤终随皆有百里之适马瘠车敝其必先于鸡鸣者矣2.翻译句子: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吾知其必先于鸡鸣者矣。3、标明作者观点的句子?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5.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关于勤的一个名句。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