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诗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272980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月亮的诗句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描写月亮的诗句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描写月亮的诗句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描写月亮的诗句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描写月亮的诗句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描写月亮的诗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月亮的诗句(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月亮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唐诗静夜思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

3、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 年代: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 ,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 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郎中,名不详,其友。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

4、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 ,就是“谁” , “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 ,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5、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意思是: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 年代: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

6、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

7、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要把一腔愁思托之明月,以其为中介,随风一直飘到夜郎西。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8、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会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完美无憾。只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能够身体健康、开心,即便是相隔千里,也可以共同看见天上的月亮。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

9、轻摇荡。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写景达意的诗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李白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玉阶怨 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

10、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峨眉山月歌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 725 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描写了一幅峨眉山夜间的优美景象。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酬张少府 作者:唐 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在幽静的松林中,我敞开衣襟,端坐弹琴。风吹起解开的衣带,翩翩

11、扬扬;只有山上的明月来欣赏我的琴声,何等自在潇洒。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 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 12 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

12、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建德江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竹里馆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

13、,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

14、,山月照弹琴。 王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1床前明月

15、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

16、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3.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 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7.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8.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 19.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 2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