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2801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行政管理专业麦世勇的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社 会 调 查课题关于调查学 号1XXXXXXXXXX57年 级三亚一期班专 业农村行政管理学生类别一村一开放指导教师吴晓匀办学单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 6月 4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社会调查提纲教学点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 农村行政管理 姓名 麦世勇 社会调查题目关于的调查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社会调查座谈会记录调查时间2012年6月5日 调查地点 中和村委会会议室 调查人麦世勇参加人员周启勇 男 36岁 村民林辉 男 30岁 村民陈福壮 男 46岁 村支书陈妙 女 42岁 村民陈玲 女 25岁 村民调查的主要问题中和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发言记录周启勇

2、 村民发言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家务农由于庄稼收成不好的原因想去城里务工但是自己的文化程度很低又无一技之长心里面很困惑于是向村委会求助发现很多想去城里务工的村民和我有同样的困惑村委会班子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过不了多久我就参加了技能培训班培训结束自己也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初步的技能我去城里求职时心里踏实了很多也顺利找到了工作林辉 村民发言我目前在城里的一家建筑工地工作工作挺辛苦的主要从事跟体力相关的工作工资还勉强过得去我把大部分的月工资寄给家人陈妙 村民发言我目前在家带孩子农忙季节的时候给别人打临时工早几年我和丈夫在省外务工但是家里有年迈的父母我小孩也在读初中由于我们不经常在家少管教他他经常逃

3、课泡网吧沾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学习成绩业下降了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有关孩子的这些情况我和丈夫商量只能一人在省外务工一人留在家里管教孩子照顾老人陈福壮 村支书发言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岗位主要集中在苦脏累等劳动岗位上劳动报酬难以提高从从事的工种来看工种单一技术含量低且多为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从事管理和高技术含量的人较少择业观念不正确眼高手低不从自身条件出发一味追求薪水高环境好福利多的工作导致处处求职遭拒绝从年龄来看出去务工的都是青壮年有些亲戚介绍过去有些是朋友介绍过去指导教师评语初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教学点认定意见 公章认定成绩 教学点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省电大验

4、收意见 公章验收人签名 年 月 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毕 业 作 业题目关于中和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麦世勇学 号1XXXXXXXXXX57年 级三亚一期班专 业农村行政管理学生类别一村一 开放指导教师吴晓匀办学单位海南广播电视大学2012年 6月 9 日目 录一中和村劳动力概况8二调查分析101中和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0一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以本地城区及乡镇为主11二村民外出打工主要从事二三产业11三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以青壮年为主11四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仍以自发式为主11五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和不稳性11六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村民家庭

5、的主要收入12七促进农村劳动转移的措施已初见成效12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2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122农民就业意识薄弱择业观念不正确123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环境比较差134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135留守家庭的子女教育家庭治安存在问题136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13三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131要提高认识着力转变农民择业观念132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143要拓宽渠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空间144要完善机制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劳动保障体系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安心转移14四调查体会15关于中

6、和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学号1XXXXXXXXXX57 姓名麦世勇 内容摘要本次调查对中和村基本情况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以调查问卷座谈访谈为基础对本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农村 转移 就业 调查意义和目的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从转移农村劳动力着手这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而且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外出打工农民还可以开阔视野更新思想学习技能积累经验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如何转移劳动力扩大

7、劳动力就业门路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摆在我们村干部面前的严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摸清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对我所在的中和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5日调查对象中和村村民村干部调查地点中和村辖区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及座谈会访谈一中和村劳动力概况1访谈笔录 笔录一访谈时间2012年6月1日访谈地点中和村村委会访谈对象中和村 村小组组长李建明同志访谈内容李建明介绍中和村位于崖城镇以南面积达07平方公里全村有2135人其中农业人口1385人非农业人口750人212户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面积近1855多亩剩余大量劳动力资源我们村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也做了

8、一些努力向镇政府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反映村民想学技能以便找工作的问题市阳光办便在我辖区举办创业就业培训班随后组织村民参加招聘会帮助创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和无息贷款为村民推荐就业岗位等访谈时间2012年6月2日访谈地点中和村辖区访谈对象村民访谈内容主要是有关每个小组的户数人口劳动力从业人员剩余劳力及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外出走向从事的行业外出方式打工的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具体数据见下面表格2012年中和村基本情况表 单位人亩组别户数人数其中耕地面积劳力男女农业非农业合计旱地水田合计男女151220226212416110328326102322210112247362351208421206506

9、4158643522521034545543221622621251042189346238108469109831117931822236128873449283166合计2122135132081513857501855145040515529565962012年中和村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表单位人组别外出务工人数其中务工走向文化程度男女区内省市内跨省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初小17536395441721184862118566293131223178793175898616429427976122411356579381252585151合计4812372444042750138119296

10、4232012年中和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表 单位人组别从事产业年龄构成转移方式打工时间留守儿童人数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25以下26-4546-60有组织自发1-3月6月以上常年13623526532132683141287234562747164149363123123629402931152352213321544763838602042764437376合计132011691201917213824513214210930二调查分析1中和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中和村现有劳动力1552人其中男劳动力956人女劳动力596人剩余劳动力651人现在从业人员为1156人占农村劳动力资

11、源比重达85务农48人占从业人员37剩余劳动力转移221人占全村从业人员比重达21占剩余劳动力比重达33男性剩余劳动力为312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48已转移110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1女性剩余劳动力为339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已转移139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2女性农村剩余劳动力高出男性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个百分点男性从业人数高出女性从业人数11个百分点从调查的情况看中和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以本地城区及乡镇为主本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使村周边的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增强据调查2012年中和村村民在省内地级以上城市务工人数为27人占88在本地城区及乡镇

12、以下地区的务工人数为404人占32跨省务工人数为50人占11在问卷调查中希望在区内就业的占33在省市内的占14只有16的人愿意到外地打工 二村民外出打工主要从事二三产业 村民外出打工从事的行业以简单劳动为主据调查2012年中和村外出劳动力转移到第一产业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为34人占121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二产业的人数为412人占43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人数为221人占34比上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从就业工种来看从业单一技术含量低且多为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从事管理和一定技术含量的人员少不足打工人员总数的5而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生产工人约占总数的60以上三剩余农村劳

13、动力的转移仍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中和村转移农村劳动力901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数为120人占21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2个百分点2645岁的人数为191人占3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个百分点46岁以上的人数为72人占21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四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仍以自发式为主目前中和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亲带亲自发式外出据调查2012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政府及各类中介组织介绍转移人数为138人仅占33自发转移的人数为245人比重达51五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和不稳性调查表明已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土地情结离土不离乡每年农忙季节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兼业的长短要看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决定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一些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如今年外出而明年有可能不外出据调查2012年中和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预计从业13个月人数占33从业6个月以上人数占28常年转移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36这种兼业性造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同时也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六打工人员的劳动报酬是村民家庭的主要收入当前劳务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