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2228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概论第二章 企业管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企业管理本章学习内容:1.管理的概念、性质及职能; 2.管理的基本原理; 3.西方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发展; 4.企业管理的概念、任务和发展趋势。一、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这个概念的含义: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的客体组织内的各种资源;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管理的目的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本质协调。2企业的管理者(1)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负责对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情报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2、。管理者必须对组织负责,而不仅仅是权力。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2)管理者的分类。按照组织层次,管理者一般分为: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

3、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又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如管理者有时出现在社区的集会上,参加社会活动,或宴请重要客户等,在这样做的时候,管理者行使着代表人的角色。领导者角色。由于管理者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扮演领导者角色。对这种角色而言,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联络者角色。管理者无论是在与组织内的个人和工作小组一起工作时,还是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都起着联络者的作用。管

4、理者必须对重要的组织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能够在组织内外建立关系和网络。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员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由管理责任的性质决定,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管理者必须扮演的信息角色,具体又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三种角色。监督者角色。管理者持续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管理者通过接触下属来收集信息,并且从个人关系网中获取对方主动提供的信息。根据这种信息,管理者可以识别组织的潜在机会和威胁。传播者角

5、色。管理者把他们作为信息监督者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组织以外的个人。决策者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如果信息不用于组织的决策,这种信息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决策角色具体又包括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四种角色。企业家角色。管理者密切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事态的发展,以便发现机会,并对所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以利用这种机会。干扰对付者角色。是指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或解决问题,如平息客户的怒气,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或者对员工之间的争端进行调解等。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设备、人

6、力、时间等。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谈判上,管理者的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工作小组。(4)管理者的技能不管什么类型的组织中的管理者,也不管他处于哪一管理层次,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综合来说,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或管理技能主要有: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对某一特殊活动特别是包含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理解和熟练。它包括专门知识、在专业范围内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地运用该专业的工具和技巧的能力。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通俗地说,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工

7、作单位之间、个人和工作单位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深刻认识组织中任何行动的后果以及正确行使管理者的各种职能。人际技能。人际技能也叫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技能,具备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工作团体之间关系的能力,才能树立组织良好的团队精神。以上这些技能对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技术技能的重要性依据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从低到高逐渐下降,而概念技能则相反。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下降,而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上升;对于高层管

8、理者而言,概念技能变得非常重要,而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相对来说则很低。人际技能对所有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种管理技能和组织层次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组织规模等一些因素对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表现为对协作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产生的,是组织协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要求,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这是由共同劳动所采取的社会结合方式的性质产生的,是维

9、护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的手段,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管理的社会属性显然存在本质区别。学习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的意义在于:(1)依据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原理,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2)向管理要效益,必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现代企业生产力运动规律和价值规律。总之,企业管理二重性原理告诉我们,只有充分重视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科学管理,充分重视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充分重视我们民族自己的优良传统,把学习、

10、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科学体系。4管理的职能依据管理二重性原理,企业管理职能包括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一般职能由协作劳动产生的,属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管理职能;特殊职能是由这一劳动过程的社会性质(即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产生的、属于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是企业管理两个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基本职能。理论界对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说法不一,有三职能、五职能、七职能等。尽管如此,人们对管理职能的划分依然有共同之处。本书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1)计划 计划用以确定企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资源配置等管理工作。计划职能是协

11、作劳动的必要条件。在协作劳动中,必须有统一的目标,必须对各项活动、各种资源的利用和每个人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才能彼此配合,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要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计划职能的内容及其程序:A.对企业内外部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B.根据上述市场需要、企业内部条件的分析以及自身利益,制定中长期和近期的目标。 C.拟定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决策。D.编制综合计划和各项专业计划,以便落实决策方案。E.检查计划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2)组织组织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其一,组织是一个实体(名

12、词),指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其二,组织是一种行为(动词),是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把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因素、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以有秩序、有效率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工作。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是指:在组织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将实现组织所必需进行的各项业务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跨度原理,划分出不同管理层次和部门,将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层次、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的过程。组织职能的内容一般包括:A.为了完成企业任务,设置管理职能,并将其分解为各项具体的管理业务和工作。B.确定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责、权,搞好企业横向、纵向分工。C.确

13、定上下左右管理部门的协调方式和控制手段,提高整体功能。D.配备和训练管理人员。E.制定规章制度。(3)领导领导是一种影响并感召人们去追求某些目标的行为与过程。领导职能是由企业各级领导人员行使的一种职能。它是指企业各级领导人为了贯彻实施企业的计划,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下达指示、命令和任务,使员工在统一的目标下,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任务。因此,领导职能的内容是激励、指导、引导、促进和鼓励。领导职能对下级来说,具有统一性、明确性、权威性、强制性、说服性和示范性。(4)控制为了确保企业管理系统按预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控制职能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控制职能是指管理者接受

14、企业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按原定的计划进行,或适当地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为了履行这一职责,要制定控制标准,评定工作的实际成果,并及时解决执行工作中偏离计划的问题。如果按业务范围划分,在生产作业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库存控制和资金控制等。一般控制的时机分为三种: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生产制造过程 投 入 产 出过程控制预先控制事后控制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工作成效纠正偏差,三大阶段。二、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管理的四个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一)系统原理1

1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总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2、系统原理要点 (1)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3)开放性原理: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所以,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综合性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的含义是指系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二)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三)责任原理1、明确每个人的职责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