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2707039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盐池县盐池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池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3分) 一、积累运用(36分)1.默写。(16分)(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4)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7)鸡声茅店月, 。(温庭钧商山早行)。(8)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9)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10)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

2、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12)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13)高度概括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诸葛亮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的诗句是 , 。(诸葛亮出师表 )(14)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15) ,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2“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他的评价。他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兼有书、画、音乐之长;他就是 ,他的诗的特点是:(2分)3. 补全下列成语。(4分)墨守 规 巧妙绝 大 广众 出 制胜4下面的字谜是那些字?请你选两个作答。(2分)(1)表里如一( ) (2)啄木鸟(

3、 )(2)上下难分( ) (4)挥手告别( )5. 将备选的三个句子分别填入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3分)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_。_。_。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6.观察下面漫画,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含义。 (4分)7材料探究(3分)材料一:央广网银川4月22日消息(记者许新霞 实习生徐升)“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每年进入4月下

4、旬,宁夏银川的街头上“漫天飞絮”,充满诗情画意的同时,也暗藏着健康和火灾隐患。据了解,银川街头的飞絮主要为柳絮和杨絮。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杨絮又称杨花,杨柳飞絮一般发生于4月至5月上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为绿化城市环境,我国北方各地栽种了大量杨树和柳树。银川街头的绿化树木中,杨树和柳树就占了三分之一。随着它们逐步生长成熟,春季城市漫天飞絮的现象也愈发严重。材料二:柳絮杨絮一点用处都没有吗?杨絮和柳絮并非一无是处,因为这些纤维具有中空结构,所以对油脂有良好的吸附性。在将来,有可能用杨柳絮制成吸油毡,用来处理海洋石油泄漏事故。另一方面,杨絮和柳絮还可以通过炭化制成碳纳米管,这些纯碳结构的小管子

5、,不仅有着良好的导电性,而且还有大的出奇的表面积(每克炭化杨絮的表面积有128平方米),所以可以做成电子设备中的电容。探究结果: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二、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9、用“/”划出下列句子标点停顿。(2分)(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

6、得明君。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4)无案牍之劳形 ( ) 11、翻译(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2.描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作用。(2分)1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写作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奇”字,请说说它奇在何处?(2分)14.岳阳楼记一文中迁客骚人的面对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悲”与“喜”的感情。结合课文说说写这一内容的目

7、的是什么?(2分)(二)阅读(11分) 对“屌丝”上网不必大惊小怪 “屌丝”“逼格”等词语在网上甚为流行。正在召开的政协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张怀琼呼吁借鉴其他国家对本国语言文字保护或纯洁性维护的举措,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我认为,对此种现象,“提醒一下”是可以的,但,有必要以“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来加以禁止么?网络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中国大妈、老虎、苍蝇、躲猫猫”或“蛮拼的、萌哒哒”这一类的“阳春白雪”,也有“屌丝”“逼格”这一类的“下里巴人”,有“粗俗”才显得有“高雅”,相辅相成,互为对照。应该承认,“

8、屌丝”“逼格”这一类的网络语言多少是有些“下流”,但坊间,此类的“屌和逼”多着呢,你能“减少”得了吗?只不过,谁脱口而出这些“屌和逼”便显得自己“低俗”罢了,稍微有点文化的,决不会将这些“下流”带进“大雅之堂”的;至于说许多主持人在节目中竟然也使用“屌丝”等粗俗用语,甚至将国外的电视剧译为屌丝男士、屌丝女士,那“粗俗终究是粗俗”。其实,有些纯正的语言上网之后产生“变异”,往往是一种“调侃”,往往是一种“放松”,甚至于是一种“自嘲”,譬如说“系(是)偶(我)、灰常(非常)、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造吗(知道吗),这些就有些“呀呀学语”的味道,是大人在学幼儿说话;特别是在“房价贵、看病贵、上

9、学贵”的当下,大家都很忙,大家都很累,说说笑话,逗个乐,大可“一笑了之”。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说其“古老”,那是因为“历史悠久”,说其“年轻”,则其有着很强的“自净能力”而“大浪淘沙”,对自己的民族语言,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殊不知,“人民公社”、“布票”这些词语早已走进了历史博物馆,而“新农合”、“电脑”、“手机”也走近人们的视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进步,语言词汇中的“此消彼长”应该是一种常态,而只要是“粗俗的、下流的”,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反观之, 对“屌丝”“逼格”等词语来个“行政删除”,你删得了“初一”,删得了“十五”么?当今时代,多元社会,“春兰秋菊,皆一时之秀”,即

10、便其间夹生一些难看的“杂草”,也没必要大惊小怪。15、对“屌丝”“逼格”等词语在网上甚为流行的现象,作者持怎样的观点态度? (2分)16、作者如何评价网络语言?(2分)17、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8、 为什么对“屌丝”上网不必大惊小怪?(2分) 19、 请分析本文论证思路。(3分)(三)阅读(12分) 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

11、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

12、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

13、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20.文章为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