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270703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模语文试题(二)含答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原创二)语文(分数: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3分)A厄运猝不及防地将他的生活碾成碎末,但他坚韧(rng)不拔,用了十五年的奋斗,实现自己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夙(s)愿。B很多人喜欢结构化,面对一项崭(zhn)新的任务,马上将其套入熟悉的模(m)板,看似有条不紊,其实落进了僵化思维的蕃篱。C斑驳的土墙、悠长的弄(nng)堂、呢喃的燕子诉说着小镇千年岁月的变迁,让游人摹想湮(yn)没的辉煌的历史过往。D博学之士擅于见微知著:从名画步辇(nin)图中朝觐(jn)者窄口服饰上的图

2、案来自当时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细节,阐述唐朝的开放和包容。命题考向:考查具体语境中汉字的正确认读与书写。解题思路:A项中加点的“韧”读作rn;B项中画线的“蕃篱”应为“藩篱”;C项中加点的“弄”为多音字,这里读作lng,指小巷、胡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论语中,君子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立身处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穿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

3、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C)(3分)A典范 B立身处世C贯穿 D正是命题考向: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解题思路:学生需要根据词义以及词语使用的语境进行判断。C项“贯穿”指穿过、连通。句中后面是“原则”,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应用“贯彻”。A项“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使用正确。B项“立身处世”指做人和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使用正确。D项“正是”根据前后语境可知使用正确。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A B C D

4、命题考向: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题思路:C项处引文独立完整,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分)A号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开启共享模式,初衷是降低阅读成本,提高阅读频次,从而提升大众阅读素养。B备受关注的足球改革在足协成功“脱钩”后其迎来了多项新规:限制外援、增加国内年轻队员上场的机会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木牍、金器及印章等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最终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D见字如面凭借丰厚的内容和全新的传播策略,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激发了人们对书信文化、诵读艺术的广泛讨论和认识。命题考向: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解题思

5、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语序颠倒、搭配不当和语意重复等。B项句式杂糅,应删去“其”;C项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放在“木牍、金器及印章”前面;D项搭配不当,“激发”和“认识”不搭配。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3分)A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B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或者叫中了秀才。在当时,年近不惑考中秀才者比比皆是。C这个春节,浙江省衢州九华立春祭成新年网红。“立”是“开始”的意思,我们以千年习俗迎接春天的到来。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的“桑梓”指故乡。古时常在家屋旁种桑树、梓树

6、,后人就用“桑梓”来借指故乡。命题考向: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辨析。解题思路:“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作家。A项表述错误,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6古诗文默写。(6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_谁家新燕啄春泥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商女不知亡国恨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3)以中有足乐者,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_化作春泥更护花_”一句表现了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请选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句子填写(5)中国传统

7、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如古人所说的“_了却君王天下事_,_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倒序不给分)_”的报国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请选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填写)命题考向: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理解运用。解题思路:前三小题为记忆型默写,在书写过程中保持细心,注意“燕”等字词的正确书写。第(4)(5)小题注意关键词及篇章名的提示作用,如“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生命的真正价值”“己亥杂诗”“报国情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二(5

8、5分)(一)名著阅读(5分)7根据阅读积累,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甲】第一章攒钱买车第二章第一次打击第三章去找刘四爷第四章虎妞对祥子好第五章祥子在曹宅第六章车夫老马和小马第七章第二次打击第八章再次走投无路第九章“租给我辆车!”第十章虎妞和刘四爷吵翻了第十一章虎妞“下嫁”祥子第十二章还想去拉车第十三章虎妞掏钱买车第十四章虎妞怀孕,祥子病倒第十五章第三次打击第十六章小福子和祥子第十七章祥子变了第十八章最后的希望第十九章第四次打击第二十章行尸走肉【乙】可是,钱进得太少,并不能剩下。左手进来,右手出去,一天一个干净。他连攒钱都想也不敢想了。他知道怎样省着,虎妞可会花呢。虎妞的“月子”是转过年二月初

9、的。自从一入冬,她的怀已显了形,而且爱故意的往外腆着,好显出自己的重要。看着自己的肚子,她简直连炕也懒得下。作菜作饭全托付给了小福子,自然那些剩汤腊水的就得教小福子拿去给弟弟们吃。这个,就费了许多。饭菜而外,她还得吃零食,肚子越显形,她就觉得越须多吃好东西;不能亏着嘴。她不但随时的买零七八碎的,而且嘱咐祥子每天给她带回点儿来。祥子挣多少,她花多少,她的要求随着他的钱涨落。祥子不能说什么。他病着的时候,花了她的钱,那么一还一报,他当然也得给她花。祥子稍微紧一紧手,她马上会生病,“怀孕就是害九个多月的病,你懂得什么?”她说的也是真话。(1)虎妞的成长环境让她恶习重重,请结合相关章节的阅读列举两条。

10、(2分) 答案:示例:当明白继承家产无望时,反转过来折磨祥子;因为小福子同情祥子,狠心地要绝其生路。命题考向:考查对名著内容的分析概括。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骆驼祥子内容非常熟悉。在选取相关章节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信息“虎妞的成长环境”,结合虎妞成长的具体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她性格中“病态”的一面,她因此出现的一些行为习惯的描写,然后结合相关章节进行分析即可。(2)结合材料【甲】,请从骆驼祥子一书中选取相关事例,探究虎妞成为“社会病态的产儿”的缘由。(3分)答案:示例:丑的环境培养了丑的人物。在家里,虎妞与父亲刘四之间矛盾重重,自私的刘四为维护车厂财产漠视女儿幸福,既不让她出嫁,又怕招赘

11、让家产落入他人之手,使虎妞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从这一角度而言,虎妞是受害者。虎妞爱祥子,她肯下嫁洋车夫固然有大胆的叛逆色彩,但这仅是变态的反抗,摆脱不了三十多年来养成的种种恶习,与刘四闹翻后,明白无望继承产业而折磨祥子,并断了弱者小福子的生路,她反对刘四的主观意识极为落后,是那个时代“社会病态的产儿”。命题考向:考查对名著人物性格形象形成缘由的探究。解题思路:解答时需要对名著人物做到了如指掌,还要明确名著的主题思想。结合材料【甲】,回忆书中和虎妞相关的内容,抓住她生活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描写,以及虎妞“病态”的行事风格描写进行综合叙述即可。注意语言的逻辑性。(二)文学作品阅读(15分)

12、圆盘 阿根廷博尔赫斯我是樵夫。姓甚名谁无关紧要。我住的一间木屋挨着树林,我在那里出生,要不了多久也将在那里死去。据说树林一直延伸到环抱陆地的海洋,树林里也有我家那样的木屋。我不能肯定;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树林的那一边是什么模样,我也没有见过。小时候,哥哥让我发誓,我们两人要把树林统统砍光,一棵不剩。我哥哥已经去世,如今我寻找的是别的东西,我将继续寻找。西面有一条小河,我空手就能在河里抓到鱼。树林里有狼,可是狼吓不倒我,我的斧子从来没有让我失望。我不记自己的年岁。反正很大了。现在我眼睛看不见了。我不再进村子,进去了就摸不回来。村子里的人都说我吝啬,树林里的一个樵夫能攒多少钱呢?我用一块石头顶住我家

13、的门,免得雪花飘进来。一天下午,我听到沉重的脚步声,然后是敲门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一个高大的老人,裹着一条褴褛的毯子。他脸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岁月给他增添的仿佛不是虚弱而是威严,但我注意到,他如果不拄拐杖行走十分困难。我们交谈了几句,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他最后说:“我无家可归,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夜。我已经走遍了撒克逊国度。”那些话符合他的年龄。我父亲也说撒克逊国度;如今人们说英格兰。我家里有面包和鱼。我们吃饭时没有说话。外面下雨了。我用几张皮子替他在泥地上准备了一个铺,我哥哥就在那里死的。天黑后我们各自睡觉。天亮时,我们出门。雨停了,地上有一层新雪。他没有拿住拐杖,掉到地上,吩咐我

14、替他拾起来。“凭什么要我听你的?”我说。“凭我是个国王。”他说。我以为他神经有病。但仍把拐杖拾起来递给他。他再说话时口气大变。“我是塞克金人的国王。我曾经率领他们艰苦作战,多次赢得胜利,但最终失去了我的王国。我叫伊斯恩,是奥丁的后代。”“我不信奥丁神,”我对他说,“我信基督。”他似乎没有听到,接着往下说:“我虽然流亡,但仍旧是国王,因为我有圆盘。你想看看吗?”他摊开瘦骨嶙峋的手。掌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那时我才注意到他先前一直紧攥的拳头。他死死盯着我说:“你可以摸摸。”我迟疑地把指尖伸向他的掌心。觉得碰到了一样冷的东西,看到了闪光。他猛然握紧拳头。我没有吭声。他像对小孩讲话似的耐心说:“这是奥

15、丁的圆盘。只有一个面。全世界找不出另一个只有一个面的东西了。只要我把它捏在掌心,我就一直是国王。”“是金子做的吗?”我问他。 “不知道。是奥丁的圆盘,只有一个面。”那时我起了贪念,想占有圆盘。假如归我所有,我可以把它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我对那个我至今还厌恶的流浪汉说: “我木屋里藏着一箱钱币。全是金的,像这把斧子一样闪亮。你给我奥丁的圆盘,我就把那箱金币给你。”他顽固地说: “我不干。” “那你就上路吧。”他转过身去,我用斧子杀了他。我回到小屋,寻找圆盘。没有找到。好几年来,我仍在寻找。(选自博尔赫斯小说集,有删改)8文中的老人为何不愿失去圆盘,樵夫又为何想拥有圆盘?请根据原文回答。(2分)答案:老人认为只要自己拥有圆盘,即使流浪,也一直是国王。樵夫认为拥有了圆盘,可以换一根金条,成为国王。命题考向: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解题思路:按照行文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