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2707004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笋岗中学2019年秋学期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模拟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襟怀(jn) 宽宥(yu) 自惭形秽(su)B .云霓(n) 憎恶(zng) 金戈铁马(g)C .几案(j) 坍塌(dn) 悄无声息(qio)D .广袤(mo) 挟持(ji) 抽丝剥茧(b)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B .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C .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D .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3. 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灵宝要建成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大市,就要拥有_,有较强的文化综合实力。A .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

2、业、一流的文化精品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B .一流的文化精品、先进的文化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和发达的文化产业。C .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和先进的文化设施。D .发达的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一流的文化精品和先进的文化设施。4.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 极富艺术感染力。B .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 .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D .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5.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

3、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 .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B .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C .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D .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某校正式启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策划“名人与读书”的主题活动】朗读“名人读书名言”。听名人读书趣闻逸事。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逸事”手抄报。(2)【仿写关于“书”的句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以“书

4、籍”开头,仿照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写一句话。网络语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3)【学习名人“苦读”的精神】请依照下面的示例,也分享一位名人“苦读”的故事,学习其“苦读”的精神。示例: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可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儿。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儿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二阅读(32分)(一)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

5、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

6、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选文开头写人物的对话有什么好处?(3)选文运用了哪

7、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二)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

8、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

9、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

10、荡荡,光明磊落。 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3)下列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B .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C .“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D .“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三

11、作文(40分)题目:打开之门要求:(1)请将题目填写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答案一1-5 BAABA6.(1)介绍“名人读书经验;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经验谈”的板报。(2)书籍那么多,我想去读读。书籍那么美,我想去品品(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千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南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捉了许多置火虫放在白布袋里借着董火虫的光来看二(一)(1)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2)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

12、话家常,容易产生共吗(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示例:学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观的事的道理。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4)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导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二)(1)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亩员,都应该讲规矩(2)不能,因为第段分别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角度论证应该讲规矩,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调换以后,逻辑上就不那么有说服力(3)C(4)举例论证,列萃朱元璋和大臣之间的问答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