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02665049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卷测试内容:第六单元测试目标:1、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2、了解寓言、说、铭、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文体特点。3、积累文言词汇,辨析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能正确翻译课文语句。4、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主旨,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5、按课后要求背诵默写古诗文,并能对诗文名句进行鉴赏。6、与人交流时,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测试时间:120分钟测试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1)蔽林间窥之()(2)远遁()(3)以为且噬己也()(4)惟吾德馨()(5)谈笑有鸿儒()(6)无案牍之劳形()(7)濯清涟而

2、不妖()(8)陶后鲜有闻()(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0)曳屋许许声()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不同含义。(1) 庞然大物也()(2)陶后鲜有闻()然往来视之()屡见不鲜()(3)妇抚儿乳()(4)手有百指()儿含乳啼()不能指其一端()3、填空。(1)黔之驴作者,代著名文学家,与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2)铭,是的文字。(3)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家,世称之为。(4)口技节选自,作者,朝人。是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4、默写。(1)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2)爱莲说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3)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

3、美丽景色的诗句是:(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5、探究运用。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成吉思汗,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毛泽东沁园春雪,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1) 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2)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3) 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

4、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士多德。”二、文言文阅读。(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慭慭然()驴不胜怒()蹄之()技止此耳()乃去()7、写出三个与课文相关的成语并解释。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5、汉语。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9、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斯是陋室()12、翻译下列句子。(4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13、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2

6、分)14、“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西蜀子云亭”中“子云”是指(1分)1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异同。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鳏寡孤独()陶后鲜有闻()寡廉鲜耻()屡见不鲜()17、翻译下面

7、的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8、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20、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2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2、分别默写出有关“菊”、“牡丹”“莲”的诗句各一句。(四)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

8、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满坐寂然()其夫呓语()既而儿醒()众妙毕备()24、翻译下列的句子。(1)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25、“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6、“满坐寂然,无

9、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27、第二段中表演者摹拟了什么样的声响场景?声音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作者用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进行转换?28、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29、从第二、三段中摘录出表现听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听众的情绪有怎样的变化,作者写听众的反应有什么表达效果?三、诗词赏析。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0、找出诗中押韵的字:3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能做到“无车马喧”?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达了什么样

10、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行不行?为什么?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3、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哪里?3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哪两个角度,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战斗的激烈的,请简要分析。3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作文。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麦克牵一只蜗牛去远行,可是蜗牛走得太慢了。麦克又是催促又是斥责,蜗牛只是很歉疚地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麦克又急又气,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越发爬得慢了。麦克只好耐着性子

11、,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有后面。就在这个时候,麦克闻到阵阵花香,听到了鸟叫虫鸣,感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后来,麦克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麦克不禁感慨道:“我牵着蜗牛远不如蜗牛牵着我富有诗意!”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没注意到的美丽。人生路上,不管是因为匆匆赶路错过了美丽,还是因为慢下脚步欣赏美丽,都是曾经年少的证明,将来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轮上的印记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感悟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1、ku偷看dn逃走 sh咬 xn 品德高尚r有学问的人 lo 使劳累zhu洗涤xin少 jin夹杂 y拉2、

12、(1)的样子;然而(2)少;新鲜(3)喂奶;乳头(4)手指;指出。3、略。4、(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2)电视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英雄”。6、用船小心谨慎的样子不能承受、不禁用蹄子踢只、不过离开7、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后多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实际上很虚弱的东西。8、略。9、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

13、己也;觉无异能;终不敢搏;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近出、荡倚冲冒、跳、阚、断、尽。作用:细腻、逼真、传神地刻画了老虎的形象。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庞大的东西吓倒,要仔细观察研究,找到它的弱点,从而战胜它。也告诫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虎无疑是聪明、勇敢的。驴很笨,它对身边的危险毫无觉察,麻木迟钝,不考虑对付老虎的办法,结果被吃。11、出名、著名没有学问的人奏乐的声音这12、略。13、“惟吾德馨”或精神充实。14、诸葛亮;扬雄。15、言之即可。16、唯独,仅仅;单独,一个;老而无子;少;缺少;新鲜。17、略。18、表现出作者和陶渊明一样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但不

14、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9、作者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寓意,借莲的形象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20、隐士、富贵者、品德高尚的君子。21、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22、例: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3、擅长 适逢,正赶上 同“座” 说梦话 不久全、都 24、略。25、统领全篇,全文处处表现表演者的口技之“善”。26、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表现宾客对表演的

15、向往之情,衬托表演者口技之“善”,为下文精彩的表演作烘托和伏笔。27、摹拟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情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既而、当是时。28、“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29、摘录略。在表演者表演一家四口人惊醒的情形时,宾客听得很入神,心领神会,叹服不已;当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入睡的情形时,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驰,心境也从喧闹转为宁静。听众的反应是从侧面突出了表演的效果,烘托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30、喧、偏、山、还、言。31、因为无追求名利之心,即使居住在闹市,也宛如在深山。诗人用“心远地自偏”的平淡诗句说出了这个深刻人道理。32、诗人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郁郁葱葱的庐山,这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表现了诗人心旷神怡,悠闲自得的心情。“见”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