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滨水区改造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2631868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4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码头滨水区改造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码头滨水区改造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码头滨水区改造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码头滨水区改造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码头滨水区改造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码头滨水区改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滨水区改造(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码头改造案例研究,一、新加坡克拉码头 Clarke Quay,克拉码头(Clarke Quay)位于新加坡市中部地带新加坡河上游,连接新老两个中心,是新加坡购物、休闲、旅游、餐饮的天堂,承担着城市娱乐休闲的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一极,新加坡河地区处在未来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连接未来新加坡新滨海CBD及城市传统街区,承载着居住, 工作, 娱乐, 购物、休闲等复合功能,传统乌节路城市商业区,新加坡城市发展历程,新加坡滨海CBD,克拉码头改造,。,新加坡河,城市功能,4,克拉码头从上世界60年代开始实施重建,经过近20年改造,由业主嘉德置业从原来的传统的二手贸易区改造成成为“外来人都必去,本地人都想去”

2、的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商业休闲生活的集聚区,存在大量原来是移民时代留下的旧的排屋,做仓库用,后来以二手商品店和古董店闻名,里面的生意非常冷清,商业定位模糊,临水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整体的形象都比较低,没有特色。,改造之前:以跳蚤市场闻名的传统贸易区,定位模糊,水岸功能缺失,重新定位克拉码头沿岸地区,增强克拉码头沿岸地区的商业和休闲娱乐的吸引力,使克拉码头成为旅游和商业活动的目标区,经过两个阶段翻新和重新定位后,每月平均有50万人到那里吃喝玩乐,并成为滨水改造的典型范例。,改造之后:新加坡旅游与城市商业生活的目标区,成为城市名片,发展历程,整体定位:依托水岸资源与区位优势,在原有商贸氛围的基础上,把

3、都市休闲娱乐的概念从白天到黑夜诠释到极致,每个城市 都需要一个娱乐和消遣的地方 一个越夜越美丽的地方,白天:宁静闲适,夜晚:绚丽动感,改造举措一,6,产业打造:通过打通商业休闲产业链, 最大化打造一站式休闲消费体验,最终成为既吸引外来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又吸引本地人群休闲消费的活力区,酒店,冒险游乐,特色水岸餐饮,特色购物中心,品牌酒吧夜店,改造举措二,7,国际化旗舰娱乐项目植入,营造休闲娱乐的峰值体验:通过国际知名休闲餐饮娱乐品牌项目的引进,以点带面发展,形成克拉码头多元化的文化魅力,品牌夜店: 国际品牌酒吧,如Kandi Bar 国际品牌演出俱乐部,如MINISTRY OF SOUND,ZIR

4、CA,Kandi Bar,新西兰极限娱乐项目,意式品牌餐厅“VERVE EXPRESSO”,澳大利亚品牌俱乐部REBEL,国际知名歌舞团ZIRCA,品牌游乐项目: 新西兰G-MAX绷紧跳,品牌餐饮: 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等世界各地的餐饮品牌,改造举措三,8,传统功能利用与提升:保留原有二手交易市场的功能,同时将之改造为艺术品制作展示与交易的新空间,从而丰富了区域的文化活力,提升了区域的价值品味,古董二手市场: 旧古董、老唱片、老收藏的展示销售市场 艺术品制作过程现场演绎、销售: 蜡烛制作、毛纺编织、现场作画 传统艺术表演: 乐器、传统戏曲 艺术成品展示销售,除了原本的70个旧货

5、摊位外,克拉码头也与Aeon Ventures公司合作,安排更多的艺术家到跳蚤市场展销他们亲手制作的艺术品。 展示的艺术门类繁多,既有本国传统艺术,也吸收国外地区的特色艺术,改造举措四,功能组成与空间布局:以餐饮娱乐为主涵盖办公、零售的复合功能组成,在空间布局上,以临河距离为依据,进行功能板块的划分,同时预留了大面积的停车设施,餐饮,餐饮,餐饮,购物,娱乐,中心喷泉广场,克拉码头分区功能布局,克拉码头主要业态构成 单位:个,功能布局: 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分为五大功能板块 各板块主导功能以临河距离为主要依据,圈层分布 沿河的A、D、E板块,是克拉码头的价值高地,以餐饮业态为主,同时也包含部分办公

6、,另外,大型娱乐设施G-MAX也设置在临河区域E区,以实现其娱乐价值的最大化 外围圈层则主要以酒吧、夜店俱乐部等业态为主 功能组成:以餐饮娱乐为主的复合功能 餐饮酒吧类共有40家,夜店俱乐部共有11家,是最主要的业态 办公共6家,大型零售商业2家,大型娱乐设施1家,改造举措五,亲水功能的实现:具备景观价值的亲水开放式休憩餐饮空间以及灯光营造下色彩斑斓的水影效果,改变了克拉码头原本的临水不亲水,丰富了其商业形式,为改变克拉码头临水但不亲水的局限,业主嘉德置业聘请国际知名设计公司ALSOP进行沿河的景观改造,其主要措施包括: 具备景观效果的休憩空间打造结合东南亚地区多雨的特点,为河岸打造开放式的荷

7、叶状景观“顶棚”,“顶棚”延伸至河内约1.5米,成为亲水餐饮、休憩的主要空间,由于其独具特色的造型,本身也成为区域的一大看点 利用灯光效果,营造五彩斑斓的水影,让克拉码头越夜越美丽,改造举措六,水系利用:克拉码头位于新加坡河上游,通过设置水上巴士,利用水系纽带的关联作用,整合整个新加坡河岸最主要的看点,也使自身价值放大,成为外来旅游参观的首选,1,新加坡河,1、摩天轮,2、赌场建成区,3、金融群楼,5、鱼尾狮像,4、F1夜间赛道,6、滨海艺术中心,3,4,5,6,克拉码头,2,改造举措七,借鉴一,整体定位:充分依托水系资源,定位于休闲娱乐中心,充 分成体现国际化,为旅游目的地与城市商业休闲目标

8、区,借鉴二,产业定位:围绕休闲娱乐,打通相关产业链,将都市休闲 诠释到极致,借鉴三,重点项目打造:国际化旗舰娱乐项目植入,营造休闲娱乐 的峰值体验,借鉴四,传统设施的扬弃:有保留地利用改造传统设施,借鉴五,功能组成与布局: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导涵盖办公、零售 的复合功能,依照临河距离进行圈层布局,借鉴六,亲水的实现:具备景观价值的开放式亲水休憩餐饮空间、 灯光水影等,借鉴七,水系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通过水上巴士,整合整个新加坡 河河岸资源,放大自身价值,成为旅游参观的首选,案例借鉴,二、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延续历史码头构造,保持浓郁的渔业文化氛围,公园,文化景点,酒店,交通巴士,街区,购物中心,停

9、车场,缆车,1907年,旧金山的老码头工厂改造成了市集,从此100多年来,旧金山渔人码头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至,成为特色商店及餐馆的集中地。在这里,有极其丰富的娱乐旅游项目供人选择,益动益静,令人向往。,旧金山渔人码头,1 旧金山海洋国家历史公园,2 哥拉德利广场,4 45码头,3 47码头,5 43码头,6 41码头,7 39码头,8 33码头,以原有历史码头33、39、41、43、45、47码头为分界上,依据码头的历史基础配置开发海洋博物馆、机械博物馆、蜡像馆、海豹观光、潜水艇观光等特色旅游景点,形成六个码头区、旧金山海洋国家历史公园区、哥拉德利广场区八个分区。,依据码头的历史基础配置

10、开发海洋博物馆、机械博物馆、蜡像馆、海豹观光、潜水艇观光等特色旅游景点,旧金山渔人码头,多元休闲业态,39号码头形成了一条特色的滨海餐饮休闲街,39码头项目重要旅游热点 形成海鲜摊子、商店、书廊、古董店、餐馆、购物中心、纪念品店、酒店等复合型业态体系。,岛游,海岸咖啡吧,海狮表演,购物,户外娱乐,水族馆,海鲜美食,港湾游,城市皮划艇,街头表演,观光游,旧金山渔人码头,旧金山渔人码头成功的关键是良好的保持传统渔业码头风貌,从而形成核心旅游吸引力,再有机融入现代休闲娱乐业。 打造复合型的旅游服务体系,涵盖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多元业态,保证游客在观光传统渔业作业与码头风情之余,满足其其他需求。,

11、保持渔业码头风貌-形成核心旅游吸引力-融入现代休闲娱乐业,旧金山渔人码头,三、上海东方渔人码头,码头地标建筑成为黄浦江延安的亮点,东方渔人码头衔接浦江两岸,承载周边六大商圈的人气,将被打造成为领衔上海的高端消费、办公与生活领地,被定为为辐射整个亚太的商业旗舰。 项目位置:杨浦区平凉路街道辖区内的杨树浦路江浦路滨江东外滩 用地面积:49,09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00,000平方米 功能定位:休闲娱乐、行业历史博览、国际饮食文化城 功能配比:办公、酒店、餐饮、零售 整体定位:中高档 业态组合:餐饮等,东方渔人码头,背景: 上海东方“渔人码头”前身便是建于1938年的上海中心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12、(上海鱼市场)。这一项目西起杨树浦水厂,东至杨树浦港,沿江岸线长度约700米,东方渔人码头,东方渔人码头总规划面积约17.7公顷。基地北至杨树浦路,南滨黄浦江,黄浦江岸线长约690米。开发分三期进行,一期规划面积约4.7公顷。,东方渔人码头,以“临岸亲水”为主题,浮动码头、亲水台阶、自行车道和小型游艇等,与繁华商业相映成趣,吸引游人与沿江区域亲密接触,演艺广场,商业广场,亲水餐饮区,游艇停靠区 保留轮渡站,观景漫步平台(保留工业码头),水岸空间以波浪的形式一气呵成,亲水感也随波浪节拍渗入内陆,直线延续延续城市肌理,引导城市人流。,东方渔人码头,高端商业综合体,汇聚全球高端品牌半主力店、旗舰店、

13、精品超市、流行街、演艺中心、美食城遍及每个角落,总建筑面积约24874平方米 层数为7层,标准层高为5m,高度约45m 以餐饮与精品零售为主要功能,作为各片区的链接中轴,构筑一站式的餐饮及购物天地,B1特色酒吧街、精品KTV,1F 奢侈品店、咖啡厅,2F 奢侈品店、 国际精品零售店、高端餐饮,3-7F 高端餐饮,高端餐饮,奢侈品店,酒吧,酒店,咖啡厅,精品KTV,东方渔人码头,杨浦渔人码头最终将塑造成为一个充满动感富含生命力的文化时尚休闲娱乐街区。,国际5A甲级写字楼与 行政公馆,高端商业综合体,主题式保留建筑及亲水平台,意大利生活馆,下沉式广场,东方渔人码头,产业融合 产业演变,休闲,商业,

14、娱乐,地产,文化展示,风情演出,特色餐饮,特色购物,主题公园,度假地产,酒店地产,滨海码头,渔业,从世界各地众多的渔人码头比较看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渔人码头在世界各地的不断发展,渔人码头的发展模式也日趋多元。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不断衍生的渔人码头不在完全依附于渔人码头诞生的滨海和渔业两个基础,有些并不同时兼备滨海元素和渔业元素的地区也开始打造渔人码头。,二、渔人码头所容纳的业态日益丰富,从最开始依托于滨海和渔业发展起来的休闲业态和商业业态,逐步扩展至以主题公园为典型代表的娱乐业态和休闲、度假、酒店地产等多种业态。,主题娱乐,两大基础,多种 业态,渔人码头改造总结,港口滨水区改造案例研究

15、,住宅居住 型滨水区规划-波士顿罗尔码头,商贸办公 型滨水区规划-旧金山滨水商务区,文化娱乐 型滨水区规划-芝加哥海军码头,交通整合 型滨水区规划-马赛市老港,滨水地区不同的开发类型,历史保护 型滨水区规划-悉尼市岩石区,环境保护 型滨水区规划-新加坡河,城市综合 型滨水区规划,滨水地区不同的开发类型,滨水区开发类型,滨水经济 -城市化所有推动力中,最高效节能,最绿色环保,最具后发优势的一项动力。,运输业,观光休闲业,旅游业,一、英国伦敦码头区改造案例研究,1、典型的港口码头工业区到城市综合体的转换 2、伦敦码头区改造项目是上世纪80年代后伦敦中心区最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之一,包含商业,住宅,办

16、公等复合功能。,伦敦的第一个码头位于东部道格斯岛,始建于1802年。在随后的120年里,码头区成为整个伦敦的工业中心和就业中心。 20世纪30年代是伦敦码头区发展的鼎盛时期,仅港区本身雇佣的工人就超过了3万名,与港区业务有关的工作人员有10万多人 。,伦敦码头区早期概况,皇家码头区,1961年至1971年,由于英国制造业和运输行业的衰落,整个大伦敦地区有50多万人失业,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高度依赖的码头运输。 1981年,整个2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只剩下大大小小1014个企业,其中70%在从事食品、饮料及烟草行业;只有15.6%的企业还继续从事原有的金融和专业服务行业。 1981年,码头区最后一个老码头,也是最大的一个码头“皇家码头”也正式宣告关闭了。,码头区的衰落,历程关键点,1981年7月由政府牵头组成的半官方性质的都市综合体开发商 伦敦码头区开发有限公司(LDDC),分3个阶段历史17年,将一个22平方公里近似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