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307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赵新第2章(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预防和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第二讲 自然灾害与公众场所安全危机,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A 概述 从专业角度来看,公共卫生安全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其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与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环境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不能将公共卫生简单地理解为打扫环境卫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关于中职院

2、校突发公共事件,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指出的一样:是指发生在学校内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地方流行、暴发流行或致死亡的事件;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异常、反常,有毒、有害因素以及各种方式污染食物、饮用水、空气、物品、场所造成群体中毒,死亡或者危害并有可能扩散的事件。,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通常指学校内的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预防性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异常反应,学生集体瘴症等事件。 B 实操 实操一 食物中毒 【案例搜索】 信阳市第九中学分校43名同学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学生均食用过芸豆,经检验

3、,在剩余食物中检验皂甙阳性,呕吐物皂甙也为阳性。根据以上情况认定本次食物中毒是因学校食堂加工芸豆时未加工熟透引起的食物中毒(皂甙毒素中毒)。 信阳市罗山县楠杆初中21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原因是食用了没有炒熟的芸豆,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呕吐、腹疼。 生活中一日三餐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如果食用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的食品或化学品,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特别是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学生,更应注意防止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人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有单发的也有

4、群体的,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 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夏秋季多发。群体食物中毒的表现是,在短时间内,吃这种食物的人单个或同时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1.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为防止食物中毒发生,必须从源头上进行预防。,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中职生要养成个人饮食卫生的良好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每人要

5、有自己的专用餐具,饭后将餐具洗干净存放在干净消毒的盒拒内。 严格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身体检查,有执法部门颁发的健康合格证。 确保食物原料采购质量。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盐、主食原料、水产品、肉类食品等,不要购买发芽的土豆与洋葱、有毒蘑菇与鲜黄花菜、变质的水产品与肉类食品、过期的饮料与熟食。 中职生在食堂买饭菜不要过量,现吃现买,不要剩着下顿吃。不吃变质食品,遇变酸、变苦、变臭、有异味的食品,要立即吐掉,不再食用,并将剩余食品处理,以防止他人误食。 中职生尽量减少在外就餐,不在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的饮食摊点吃喝,要去卫生条件好、管理严格的饭馆。不买校门口小摊贩的食物,小摊

6、通常设在尘土飞扬的路边,遮档设施差,保鲜设施差,吃后易染病。,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严格食品加工程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所有食品烧熟煮透、生熟分开等卫生要求,以免熟食与待加工的生食交叉污染。加工凉菜要达到“五专”:专人负责、专用调配室、专用工具、专用消毒设备设施、专用冷藏设备。制作凉菜的三个关键环节:保证切拼前的食品不被污染、切拼过程中严防污染、凉菜加工完毕后须立即食用。 不用饮料瓶盛装化学品;存放化学品的瓶子应有明显标志,并放在隐蔽处。 不吃有毒食品。不吃有毒的蘑菇、发芽变绿的马铃薯(内含龙葵素)、木薯、有毒鱼类(如河豚)。鲜黄花菜(内含秋水仙碱)、四季豆和

7、生豆浆(含有皂素以及溶血酶)一定要煮熟再吃。上述食物经过别除处理和充分加热是可以消除中毒危险的。 保证洗刷和消毒效果。洗刷时一定要注意除去食品残渣、油污和其他污染物,洗刷干净后放入消毒拒内消毒,或采用蒸汽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及时处理垃圾,消除老鼠、苍蝇、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保证居室卫生。,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2.如何应对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大致有化学性食物中毒,生物细菌、真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中毒三类情况,出现食物中毒后,应针对中毒类型,采取应对措施。 (1)确保第一时间救治。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多人发生呕吐、腹泻、发热,要及时向学校老师、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卫生防疫部

8、门反映情况,并及时联系医院,确保第一时间内救治。抢救食物中毒病人,时间是最宝贵的。从时间上判断,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毒素中毒,自进食到发病是以分钟计算的;生物(细菌、真菌)性食物中毒,自进食到发病是以小时计算的。 (2)留取样本有利救治。如果是集体中毒,救护工作要有条理;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以便化验使用。对人为投毒的事件,应及时报案,同时保留食品炊具等关键证物,交由警察进行立案调查。,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3)有的放矢及时抢救。 催吐。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呢深处刺激咽后

9、壁、舌根进行催吐,同时报告老师,及时送医院。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使其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须由他人帮助催吐,并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实操二 流行性疾病 流行性疾病即传染病,可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众多人的健

10、康,有的传染病暴发性强、病死率高,在集体生活中容易突然大面积流行,对人的生存有很大威胁。 人会生病,但许多病不传染,例如骨折、自内障、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等。能相互传染的病也不少,常见的感冒、“脚气”,常听说的甲肝、血吸虫病、流脑,死亡率高的霍乱、鼠疫、狂犬病,新近发现的疯牛病、SARS,禽流感 1.常见流行性传染病及处理 (1)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体是变异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简称SARS) 。 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轻微腹泻;,第一讲 学校

11、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伴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SARS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沾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用具等,经口、鼻传播;直接接触患者造成传播。 预防SARS的措施主要有:一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牙刷等用品;二是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三是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四是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应该戴口罩。 (2)艾滋病。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

12、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途径有四种:静脉吸毒者共用被感染的注射器;与感染者的性接触;接受被感染者的血或血制品;妊娠妇产期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而导致艾滋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元凶就是吸毒,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滥用药品,导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迅速上升。可以说艾滋病与吸毒简直就是一对罪恶的孪生子。 吸毒者通常走向静脉注射毒品方式吸毒的道路。由于卫生观念差和吸毒者成群性,一个注射器常常反复使用或多人共用。另一个原因是不少女性吸毒者为了购买毒品而“以淫养吸”。作为中职生,必须

13、洁身自好,远离毒品。 (3)菌痢。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病后伴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下降,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不但容易暴发流行,而且患者会重复感染或再感染,反复多次发病。菌痢能引发痢疾杆菌败血症、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菌痢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

14、菌痢为重要传染源。菌痢的传播途径是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进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发病。 如果治疗不彻底,患者病程两个月以上不痊愈者有可能转为慢性。慢性菌痢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多、明显的钻液便和少量脓血,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时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痢疾的病后带菌者较多,恢复期带菌率约20%,慢性病人的排菌时间可达9年之久。 预防菌痢传播,主要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加强环境卫生,消灭苍蝇,保护食品、水源免受污染。 (4)霍乱。霍乱是一种典型的“粪口”传播性传染病。霍乱患者的粪便中含

15、有霍乱弧菌,粪便可污染水源和食物。人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12天(最快的几个小时)后便会发病。霍乱患者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霍乱发病多以急剧腹泻开始,多数腹泻不伴有腹痛,这与一般的胃肠炎有很大不同;另外,霍乱患者不发热,这与患痢疾也很不相同。霍乱患者的排便次数通常不是很多,但排泄量大。开始时大便为稀便,继而呈淘米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明显的粪臭味。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常无明显的恶心感。 频繁的腹泻、呕吐之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起初患者只感到口渴,眼窝稍凹陷,口唇稍干,继而可有声

16、音嘶哑 ,口唇干燥、皮肤皱缩、指纹皱瘪(故霍乱又称“瘪螺痧”)、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脉搏变弱变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 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霍乱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不吃生或半生的水产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此外,出现疑似霍乱的症状时,要及早就医。,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故,返回,下一页,上一页,(5)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发病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常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流感病人应与其他人分餐。 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捅中,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捅用水冲走。 流感病人应与他人分室而居。 发生流感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若出门应戴口罩。 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6)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常采取以下应对措施:,第一讲 学校公共卫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