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3033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6(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实训安全防范知识,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 第二讲机电运输和建筑安全防范 第三讲农业与护理安全防范 第四讲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安全防范,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中等职业学校所设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有许多岗位需要与化学品接触。化学品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化工企业,在农业、医药、交通、建筑、商贸以及现代制造业等行业中也存在。在实训时,掌握化学品安全的有关知识,对中职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实操一、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劳作“三违”陋习是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专业知识,安全操作不规范。 中小化工企业硬件设备不完善是产生安全事故隐患的突出问题

2、。,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安全驾驶,防止化学品运输翻车泄漏事故。 合法经营危险化学品,避免引发安全事故。 坚持以“真”保“全”,杜绝安全隐患。 实操二、危险化学品简介 在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环境。,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

3、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等。 实操三、几类常见危险化学品引起的伤害及处理方法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刺激眼睛、流泪致盲;灼伤皮肤、溃疡糜烂;损伤呼吸道、胸闷窒息;麻痹神经、头晕昏迷;以及引起燃烧爆炸,导致物毁人亡。化学烧伤比单纯的热力烧伤更为复杂,由于化学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对组织的损伤不同,所以在急救处理上有其特点。,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1.强酸类 强酸类如盐酸、硫酸、硝酸、王水(盐酸和硝酸)、石碳酸等。伤及皮肤时,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盐酸、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

4、面呈黄色。 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而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痴。厚痴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 如果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即刻脱去衣服,尽快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中和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因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2.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等。强碱渗透性强,深人组织使细胞脱水,溶解组织蛋白,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使伤面加深、组织破坏。因此,强碱烧伤往往比强酸烧伤更为严重。 如果碱性溶液

5、浸透衣服造成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会闻容液或碱幽巴皂水中和。 3.磷,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磷烧伤,在战争时期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磷在皮肤上能继续燃烧,伤面在白天能冒烟,夜晚可有磷光,会进一步扩大、加深伤口。由于磷毒性很强,被身体吸收后,会引起全身性中毒。磷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会引起肝细胞坏死,肝脂肪性变;对血管损伤,可引起广泛出血;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 实操四、化学品安全使用守则 一些在化工、医药企业生产厂区或商业

6、企业实习的中职生,常常要面对在实习单位化学品储存区内,24小时不间断地处理、管理着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如管理不善或突发故障都可能发生物质外逸或聚积,而导致灾害发生。,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另外,塔、台、设备与管线工艺装置连通,压力容器、电气装置、运输设备、检修作业、排放管沟等不利因素,均对人构成潜在危险。因此在化学品生产或储存区参加实训的中职生,必须自觉地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1.实习生不准随意进入生产、储存区 2.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3.持证上岗,不准独立作业 4.杜绝明火,禁止吸烟 5.严于律己,不脱岗,不离岗

7、6.坚持自我监督,不乱动他人设备、工具 7.严禁违章使用易燃液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8.检查工具,合格作业 9.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0.安全检修措施 实操五、化学危险品事故现场急救常识 化学危险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包括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 1.自我防护 进行急救时,救援人员必须加强自我防护,使用防爆救援器材,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更要注意。,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2.集体行动 把受伤人员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时,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 3.急救

8、程序 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冲洗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个性处理是针对伤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神志不清。安置伤员于侧位,防止气管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见本书“怎样进行触电急救”)。,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2)皮肤污染。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部、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3)眼睛污染。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4)吃进有毒物质。应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压舌促其呕吐,洗胃。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

9、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烫伤和烧伤的急救。应迅速将患者的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疤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饮用含盐饮料。,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轻度的烫伤或烧伤,可用药棉棍浸90%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高锰酸钾溶液擦伤处至皮肤变为棕色,然后涂上罐油或烫伤药膏。较严重的烫伤或烧伤,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要用消毒纱布轻轻包扎伤处立即送医院治疗。 (6)化学灼伤的急救。化学灼伤与一般的烧伤、烫伤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即使脱离了致伤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体上的腐蚀物除去,这些物质仍会继续腐蚀皮肤

10、和组织,直至被消耗完为止。化学物质与组织接触时间越长、浓度越高、处理不当、清洗不彻底、烧伤也越严重。就同等程度的烧伤而言,碱烧伤要比酸烧伤严重。因为酸作用于身体组织后,一般能很快使组织蛋白凝固,形成保护膜,阻止酸性物质向深层进展。,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而当碱与身体组织接触后,碱能与组织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尽管烧伤初期可能不严重,但过一段时间后,碱往往继续向深处及广处扩散,使伤面不断加深、加大。所以对碱烧伤紧急处理尤为重要。 (7)发生冻伤。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一42摄氏度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

11、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8)试剂溅人眼中 立即睁大眼睛,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边冲洗边转动眼球,但冲洗时水流不宜正对角膜方向。冲洗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若是固体化学物质落入眼内,应及时取出,以免继续发生化学作用;若是碎玻璃,应先用镊子移去碎块,或在盆里用水洗,切勿用手揉动。 若无冲洗设备或无他人协助冲洗时,可将头浸入脸盆或水捅中。努力睁大眼睛(或用手拉开眼皮),浸泡十几分钟,同样可达到冲洗的目的。注意,若双眼同时受伤,必须同时冲洗,若先冲一只眼,再冲另一只眼,后冲洗的那只眼睛势必成为栖牲品。 冲洗完毕,盖上干净的纱布,速去医院眼科

12、做进一步处理,并切记不要紧闭双眼,不要用手使劲揉眼睛。 化学试剂溅入眼中时,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治疗。,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9)割伤急救。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小心取出伤口中的玻璃或固体物,然后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若伤口较脏,可用3%双氧水擦洗或用碘酒涂在伤口的周围。但要注意,不能将红药水与碘酒同时使用。伤口消毒后再用消炎粉敷上,并加以包扎。 若伤口比较严重,出血较多时,可在伤口上部扎上止血带,用消毒纱布盖住伤口,立即送医院治疗。 发生化学事故后的自护常识: 呼吸防护 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

13、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皮肤防护 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撤离 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冲洗 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化学品的安全作业,救治 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

14、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上一页 返回,第二讲机电运输和建筑安全防范,遵章守纪、规范操作、安全生产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实习生工作态度和绩效的主要内容,更是保障自身安全,保护他人生命安全和维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需要。实习的同学要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自觉执行岗位规范。如果能做到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规、不违纪、不违法,就有机会先于别人走向成功。 机电安全是中职生在实训中主要培养的安全意识,由于其涉及冶金、化工、医院、建筑,各行各业,因此是我们所强调的重中之重。而且,随着电器设备在各行各业的普遍使用,电气事故已成为引起人身伤亡、爆炸、

15、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机电运输和建筑安全防范,1.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 电气线路、设备检修中措施不落实;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非电工任意处理电气事务;接线错误;移动长、高金属物体触碰高压线。 在高位作业(天车、塔、架、梯等)误碰带电体触电并坠落;操作漏电的机器设备或使用漏电电动工具(包括设备、工具无接地、接零保护措施);设备、工具已有的保护线中断。 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电源线松动;水泥搅拌机等机械的电动机受潮;打夯机等机械的电源线磨损;浴室电源线受潮;带电源移动设备时因损坏电源而绝缘。,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机电运输和建筑安全防范,电焊作业者穿背心、短裤、不

16、穿绝缘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钳误碰自身,湿手操作机器按钮等。 因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善导致。 个人蛮干行为,盲目闯入电器设备区内。 搭棚、架等作业中,用铁丝将电源线与构件绑在一起。 遇损坏落地电线用手拣拿等。 2.电气事故的一般类型 (1)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指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机电运输和建筑安全防范,(2)雷电和静电事故。雷电和静电事故指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射频伤害。射频伤害指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