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303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课件作者彭奇林5(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学生心理问题安全教育,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第三讲正确应对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第四讲预防和应对自杀心理危机,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是指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于极度焦虑、抑郁、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安全危机问题涉及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学生学习上没有动力,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或者能学到什么;有些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因而择业时面临种种困境;有些学生自我中心强烈,人际关系紧张;有些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而陷入苦恼之中在遭遇心理安全危机时,除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2、外,学习必要的自助和助人的心理知识,掌握一些应付心理冲突、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与技巧,许多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选择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居后者,他们以失败者的低落心态进入职业技术类学校。学习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力,对今后发展缺乏目标指向,没有升学的内需力。这些学生在初中大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自律能力较差,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实操一、学业受挫 1.预防措施 健康的学习心理是职业院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1)树

3、立“行行出状元”的成功意识。,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正确剖析自己,从现在做起。 2.应对措施 职业院校的学习内容往往较多、老师讲课方式不同于中学教师,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也已经不适应,因而在开始阶段,部分同学常常表现出不良的学习心理反应。因此,要及时改变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应对考试。 (1)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职业教育突出学生技能培养,但并不意味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处理好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处理好职业知识与其他知识学习的关系。 处理好课堂学习与课外

4、文娱活动的关系,学会知识共享。 (2)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换个角度认识自己的学校,掌握主动权。 相信自己能够成材。 逆风前行,自我激励。 (3)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进行技能学习。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一个人的成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同学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课前做好预习和必要的准备;课堂上集中精力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充分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做;学会自学,学会自我监控,合理利用学习资源;重视技能学习,多练习、多钻研、多实践。,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学习技能时,要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理解技能学习的情景和任务性质,对自己技能学习的难

5、度、应注意的问题要有心理准备。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操作上,而不要过多地注意目标,防止信息负担过重。如果某一动作或操作确实复杂,不要急于一下子掌握,可以慢慢来。将操作过程分为几步,掌握一步后再学下一步,多向老师同学求教,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学会。 如何调节考试焦虑: 平时努力学习,考前接受现实。,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正确认识考试焦虑:适度焦虑有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过度焦虑会对自己形成抑制作用,因此要坦然面对,承认事实。 增强自己面对考试的能力,要相信只要自己平时脚踏实地的努力,冷静面对考试,就能正常发挥水平。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自我放松。若

6、考前紧张,可暗示自己“我平时学得很好,只要真实去考,就一定没问题”考前保持足够睡眠,进入考场可做深呼吸或闭目养神。 实操二、就业受挫 社会上很多人对职业教育还不能正确地接受和对待,家长们也把目光主要放在高校上,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觉得职业学校没有大的发展前途,而中职生朋友也不能以一个合理的心态来应对自己的未来就业安排。,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同时它的前景是如此美好,面对这些,又有谁能说职业教育不如文化教育,又有谁还认为职业教育没有任何发展前途,又有谁能否认职业教育对于一个人发展的巨大作用呢。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

7、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已经形成。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就业难度加大了,面临挫折时该怎么办呢? 1.预防措施 同学们要想在毕业求职时顺利就业就必须在三年的学习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勤奋学习,充实提高自己,为成功地求职做好准备。,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1)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兴趣是人们在心理上对某种职业的强烈追求和热爱。不同职业兴趣的人对不同的职业产生的心理倾向不同。职业学校学生的可塑性大,是培养职业兴趣的最佳时期。既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又要培养职业兴趣中心,即最浓厚、最集中的兴趣

8、。 (2)提高自身素质。 (3)形成良好的求职心态。 (4)利用好各种职业信息。 2.应对措施,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三年学习结束后,同学们都希望通过双向选择顺利获得自己喜欢的职业,并在工作中干得满意、开心,使自己的愿望尽早实现。然而,同学们求职时往往遭遇许多困难,到了工作单位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同学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去面对和适应新问题、新环境。 (1)正视社会现实。 (2)及时调整择业期望。 (3)调整心态,充分准备。 (4)融入新环境,适应新岗位。 (5)谦虚谨慎,敢于竞争。 (6)放眼未来,再展宏图。,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

9、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7)树立“主动适应社会、善于经营自我”的就业思想。 制作简历的几点建议: 职场中,简历就好比是一个企业和个人牵线搭桥的红娘,能否顺利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那就得看这个“红娘”的能力有几分了。根据长期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人员建议,一般企业挑选简历常注意以下6点,希望能帮助在职场中求职屡遭败阵的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 过长的简历毫无作用(简历的长度和厚度):招聘者平均在每份简历上花费1. 4分钟。一般会阅读1页半材料。过长的简历毫无作用,而且不容易突出重点。在简历后附上一大堆证明材料的做法并没有增加录取机会,但没有发现负面的影响。,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

10、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按照社会上一些专家的一贯招聘经验,首先看的是工作经验这一项,其次看个人评价和所获培训等,因此在简历的后面附上一杳毕业证书等复印件根本用不着,这些一般在初试通过后单位才要求提供。 传统信件的投递效果会更佳:通过E - mail和网站递交的电子版简历,得到的关注比通过传统邮件要少,平均会减少23秒左右。此外,我们发现会有约5%的电子简历会由于网络或其他问题没有被招聘者看到。因此,我们建议仍然通过传统的邮件方式,除非雇主明确表示出偏向性。 硬性指标要过硬选择:约有20%的雇主承认他们会使用一些级别较低的助理人员来处理简历,这些人员会有一些硬性的选择标准。另有45%的雇主认为他们

11、进行初选时,基本只看这些硬性指标。,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标准以雇主使用的频繁程度为序:六级英语证书;户口;专业背景;学校名声;在校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不一定会在招聘要求中注明,但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相关的信息一定要全。 外企重视英语和学校关注要点:中国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关注点有一定区别。总的来讲,外企更重视英语和学校名声,中国企业看重专业和户口。越是热门的公司,其往往对在校成绩越关注。建议学生制作不同的简历来突出不同的要点。 总体印象比所学课程重要(简历内容):只有23%的人能在半小时后大体描述他所看过的学生简历上具体的活动和职位。他们只有一个

12、对学生性格的总体印象。,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一讲学习、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简历表达好会增加录取机会(表达能力):我们发现符合表达要求的简历非常重要。同一个人的简历,经过行家修改,可以增加43%的录取机会。简历的常见问题是:表达不简洁,用词带过多感情色彩,英语表达不规范,过长无重心,格式不规范等。,上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促进入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与同学产生冲突,或因为和同学发生了冲突而减少交往,将自己孤立起来。那么,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呢?同时,中职生自以为长大了、成熟了,行为成人化,却缺乏自制力,与人交往中容易感情用

13、事,对社会认识过分复杂化,认为现在是“杂皮”当道,“杂皮”吃香,受武侠影视、小说影响,盲目崇拜武功,崇尚暴力,整天想着飞檐走壁,舞刀弄枪。什么事都扬言武力解决,这种学生不少,这类事件也经常发生。 实操一、同学交往 1.交往的原则,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良好的同学关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要达到互相之间彼此了解,就要加强交流,在思想和态度方面加强沟通,课余时间多搞一些社交活动,如打球、下棋、郊游等,增进了解和友谊。其交往的原则一般有以几点: (1)关心他人。希望得到人的关心是基本需要,你愈关心别人,你在他生活中的必要性将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而然他也会转而关心你,一旦彼此之间

14、互相关心,同学关系也就自然密切了。 (2)宽容别人。“人无完人”,任何人总是有缺点的,也总会做错事的,这些都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能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计较,别人会很感激并愿意与你交流。,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3)完善自我。同学关系紧张的人,大都性格和习惯方面有些毛病,应刻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习惯。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热于赞美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悦度将大大增强,同时注意夸奖别人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应遵守两个原则:第一,赞美应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应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第二,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

15、意。 (4)保持适当的距离。有时我们对某人太好时,他反而不领情,离我们远远的。究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按互酬水平,你的关心,别人是要回报的,当他觉得自身能力无法回报你的关心时,他只好采取不接受你的关心,疏远你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其二,任何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个空间,只有自己拥有,再好的朋友,如果他不想让你进入而又无法回绝,只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人与人之间适当保持距离,为彼此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让彼此感觉到都是自由的,才愿意继续交往下去。 2.预防措施 (1)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3)保持积极健康的交往

16、情绪。 (4)以诚相待,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人格魅力。 (5)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6)不卑不亢,平等交往。 (7)求同存异,宽容为怀。 (8)诚实信用。 (9)真诚互助。 3.如何应对交往冲突 (1)学会换位思考。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常见的是大家各持己见的争吵,都没有听进对方所说的有理的话,而是记住了那些攻击性、情绪性的话。虽然冲突双方会被劝开,但双方都憋着一口气,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影响双方的关系及双方的心理健康。因此,在认识上要做到换位思考,即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第二讲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2)尊重对方,学会宽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尽可能地理解同学的需要,尊重别人的兴趣爱好,承认同学与自己的差异,不要轻易贬低同学的某些特性。不要总是看不惯别人,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同学,避免个人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3)加强沟通,摆脱孤独。 (4)同学之间产生冲突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彼此之间在兴趣、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