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198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10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教学课件作者王桂云第三章(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 第二节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 第四节小儿药物治疗 第五节儿科护理技术,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一、儿科门诊的设置与护理管理 (一)儿科门诊的设置特点 1. 预检处 是儿童医疗机构的特殊部门,预检处应设在儿科门诊的入口处。其出口应 有两个通道,一个通向门诊候诊室,另一个通向隔离诊室,这样可防止患儿之间的交叉感 染,减少就诊时间。其预检的目的是鉴别传染病患儿及指导家长选择就诊的科室,使患儿 得到及时的诊治。,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2. 候诊室 应环境优雅、舒适宽敞、明亮

2、、清洁、空气流通,有足够的候诊椅,便于 容纳就诊患儿及家长。预检护士应将病人的挂号条和病历按顺序排放,使其按顺序就诊。 3. 检查室 内设检查床、检查桌椅、洗手设备。检查室应环境安静,按序就诊。儿科 门诊的检查室最好是单间,以免因小儿哭闹相互干扰,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4. 治疗室 应备有诊疗床及各种治疗设备,可进行常规治疗,如注射、穿刺和吸入疗法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5. 化验室 应设在检查室较近处,以便于患儿就近化验检查。 6. 药房与收费处 宜设于门诊的出口处,方便家长缴费与取药。 7. 饮水处 小儿门诊应设有饮水处,有专人负责供应热水,备有一次

3、性杯子,方便患 儿饮水、服药、热奶等。 8. 厕所 应根据小儿的特点,设专用厕所,备草纸、便盆、尿瓶、大便盒,为留取大 小便标本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二)儿科门诊的护理管理 1. 护士的组织管理工作 儿科门诊的特点是患儿及陪伴的家属较多,流动量大。护士 应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合理安排患儿依次就诊,使门诊的就诊秩序有条不紊;对患儿病情 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处理急重症;诊后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护理、预防等。 2. 预防交叉感染 小儿抗病能力差,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故极易引起各种急性传染 病。除备有必要的消毒隔离设备物品 外,还应有卫生消毒隔离制度,由专人管

4、理。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查及清洁消毒工作。工作 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病患儿,防止交叉感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3. 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按照季节和传染病流行等情况,利用电视、宣传画等方式向候 诊的患儿及家长宣传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的知识。 4. 防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 由于小儿疾病的特性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季节和时 间,门诊就诊的患儿往往比较集中。医院应根据门诊量合理调整人力,从而合理、高效地 完成门诊工作。 5. 收入住院 病情需要住院的患儿,先由医生开住院证,再由护士电话通知病房,以 便病房做好迎接新病人的准备;若病儿病情危重,为了

5、确保安全,应由护士护送至病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二、儿科急诊的设置与护理管理 (一)儿科急诊的设置特点 1. 小儿急诊的特点 小儿急诊的特点是起病急、来势凶、病情变化快和意外事故多。 2. 急诊抢救室 应设12张多功能床,床上有支架并带有输液架和活动床栏、约束带 等。另备有远红外线辐射式抢救台,以备小婴儿抢救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3. 急诊观察室 一般设34张床,根据患儿病情,需要留院观察者,且由专职护士对 患儿进行观察和护理。 4小手术室 除一般手术室的基本设施外,应准备清创缝合小手术、烧伤的初步处

6、 理、骨折固定、紧急手术等的器械用具。 (二)儿科急诊的护理管理 1. 急诊护士素质要求 急诊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扎实 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技术,能迅速、准确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2. 建立急诊护理常规 建立小儿常见病抢救护理常规,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 习,掌握常见急症的抢救程序和护理要点,以提高抢救效率。 3.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急诊护士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急救设施的使用,根据小 儿急诊的季节特点,做好急救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及抢救物品的补充和保管工作,确保仪 器设备性能良好并且放置在指定位置

7、;无过期的药品及带菌物品;常用抢救物品齐全。 4. 防止交叉感染 对隔离的患儿严格按照隔离要求进行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5. 加强急诊文件管理 急诊工作繁忙而紧张,但仍需要保持病案的完整性、真实性、 准确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三、儿科病房的设置与护理管理 (一)儿科病房的设置特点 1. 病室 儿科病室一般床位以收2030位患儿为宜,分大、小病室,大病室容纳34 张床,小病室容纳12张床。普通病房每个床单位占地面积至少2 m2,床间距1 m,床与窗 台距离为1 m。各病室间用玻璃隔断,以利护士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患儿间彼此进行交流。 病室窗外应设防护栏

8、,以防意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2. 抢救室 设立床位12张,收治危重及需抢救患儿,应在医护办公室的对面,以便 及时观察和抢救病人。室内有各种抢救设备及器械,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可转入一般病室。 3. 治疗室 分内、外两小间,有利于无菌操作并减少其他患儿的恐惧感。外间用于各种注射及输液准备。内间可进行各种穿刺换药等,可放置常用药柜、操作用物等。 4. 配膳室 与配奶室应设在病房入口处,以便于营养部门将备好的食品送入病房,配 膳室应设分发配膳的小车,备有配奶用具、冰箱、微波炉、消毒柜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5.

9、游戏室 供住院患儿游戏、活动时使用,应设在病房的一端,室内阳光充足,地面 采用地板或塑料材料以防小儿摔伤。室内布置应适合儿童特点,美观,有适合于不同年龄 的小儿玩具、儿童画册,有条件的可放置电视机。 6. 卫生间与浴室 各种设备要适合儿童使用,幼儿专用卫生间可不设门,学龄期儿童 的则用门,可不加锁,以防意外,儿童浴室应注意安全。 7. 护士站与医生办公室 医护办公室应设在病室的中央,靠近抢救室,可以通过玻璃 观察到整个病房及各病室的情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二)儿科病房的护理管理 1. 环境管理 病室的布置应整洁、美观。病室墙壁、窗帘、寝具、患儿衣

10、服等应适 合儿童心理特征,使病房显得生动、活泼。室内应挂温度计、湿度计,根据需要随时调 节。 2. 预防感染 为防止住院交叉感染,不同的病种患儿应分室收治,病室应明确清洁 区、污染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对新生儿、未成熟儿、 接受免疫治疗及大面积烧伤的患儿实施保护性隔离;做好家长及探视的管理工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儿童医疗机构的设置及病房护理管理,3. 传染病管理 发现传染病患儿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或转院;密切观察病情,做好 抢救准备工作;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并进行卫生宣教;其污物和所 在病室要进行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传染病

11、患儿的易感者进行检疫,并根 据所患传染病,采取相应的被动免疫或预防性服药。 4. 安全管理 小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不能识别危险,故儿科病房的安全管理非常 重要,如病床应有床栏、电源插座应有防触电安全装置、药物要妥善保管、暖气要加罩 等。 5. 家长管理 为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医疗、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交叉感 染,以家属不陪住为宜。应规定合理的探视制度,未经允许不得随便给患儿带食品。,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一、儿科入院、出院护理常规 (一)入院护理常规 1. 介绍病房情况 2. 收集资料 3. 体格检查 4. 清洁护理 5. 心理护理,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

12、理,(二)出院护理常规 1. 出院准备 出院 计划应在住院期间尽早完成,以便帮助患儿和家长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如休息与睡眠、 饮食与营养、用药方法、病情观察等。回家后仍需特殊护理的患儿,护士应教授特定的护 理技术,如注射胰岛素、化验尿糖、褥疮护理、更换敷料等,使家长学会如何促使儿童恢 复健康。 2. 出院指导 医师决定患儿可以出院时,应即刻通知家长。为其准备出院所带药品, 指导用药方法,安排定期复诊时间,并与家长共同复习出院后所需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二、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 (一)健康史的采集 采集健康史是为了识别护理问题,可通过与儿童、家长或其他照

13、顾者的会谈来获得信 息。 1. 一般情况 包括患儿姓名、别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入院日期及诊断;陈述 者的姓名、年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与患儿的关系、文化程度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2. 现病史 现病史的问诊,主要了解发病的经过、主要症状、病情发展和曾接受何种检查及治疗。 3. 既往健康史 询问时应根据不同年龄、病种及不同健康状况确定侧重点。 (二)儿童体格检查 1. 一般测量 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体重、身长(身高)、头围、胸围等。 (1 )体温:一般测腋下温度,测试时间不少于5 分钟,肛温平均较腋温高0 . 4 0.5 。 (2)呼吸和脉搏:婴幼儿易

14、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故应在安静合作情况下记数。各年龄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见表3-1。,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3)血压: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若过宽则测得值偏低,过窄则偏高。 2. 一般外表 自与小儿一见面即应观察小儿的发育营养状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 物的反应、体位或姿势等。 3. 皮肤和皮下组织 应在明亮自然光线下观察小儿皮肤颜色,有无黄染、皮疹、紫 癜、色素沉着等,触摸皮肤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厚度,有无脱水、水肿、皮下结节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4. 淋巴结 检查表浅淋巴结如颈部、耳后、枕部、腋窝

15、、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大小、 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等。 5. 头部 注意头颅大小、形态、囟门及骨缝是否闭合、有无枕秃、颅骨有无软化等, 新生儿有无产瘤、血肿等。 6. 颈部 观察有无斜颈、颈蹼,甲状腺是否肿大,有无颈静脉充盈及颈强直,气管是 否居中等。 7. 胸部 注意胸廓的形态有无异常,如鸡胸、漏斗胸、桶状胸、肋骨串珠、郝氏沟、 肋缘外翻,胸廓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心前区隆起及呼吸运动异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8. 腹部 (1)视诊:注意腹部大小及形态。 (2)触诊:可让小儿躺在母亲怀里或在哺乳时进行,以尽量争取其合作。检查者的手 应温暖、动作轻柔。检查有无

16、压痛则主要观察小儿表情反应,不能完全依靠其回答。注意 有无腹肌紧张,肝脾大小、质地软硬及边缘情况。 (3)叩诊:同成人。 (4)听诊:注意有无肠鸣音亢进、腹部血管杂音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9. 四肢及脊柱 脊柱有无异常弯曲及压痛,四肢有无畸形如“O”或“X”形腿,手、 脚有无镯及杵状指(趾)。 10. 外生殖器及肛门 有无畸形,有无隐睾及疝等。 11. 神经反射 检查各种生理及病理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巴氏征、布氏征、 克氏征等。新生儿和小婴儿提睾反射、腹壁反射较弱或不能引出,但跟腱反射亢进,并可 出现踝阵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住院患儿的护理,(三)护理诊断 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分析发现的健康问题,确立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 诊断。在为患儿作护理诊断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家长的健康问题,如家长缺乏知识,有焦 虑、恐惧或绝望等。在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时,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病人 的特殊需求。 护理诊断包括问题、病因、症状及体征三个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