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90989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课件作者雷亚军第一章健康与健康教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健康与健康教育,2,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要求及效果评价,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与物质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结构等变化密切相关。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一旦失去健康便无法生存。此时健康的意义与生命等同。 到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为人类认识自身提供了多种手段和方法,使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地更新、扩展,并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现在,世界已公认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

2、,也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任务。个体不但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和向社会求得医疗服务,更要在促进他人和全社会的健康方面承担义务。,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随科学水平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这一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认识以及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和实质的认识与概括,影响和指导着医学的研究与实践,通常被称为医学模式。它的形成与转变,反映了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回顾历史,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等发展历程。在古代,人们认为生命是神所赐,患病是神灵的惩罚,保

3、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主要依赖于求神问卜,就是用一些动、植物治病也常常是医巫混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也有了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到16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许多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分门别类地研究了人体结构和各种生命现象,如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魏尔啸发表了细胞病理学说等。这些成就给生理学、医学带来划时代的影响。 进入20世纪,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即使以生物因素为主的传染病,也日益受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制约。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忽视这些因素的

4、作用,从而暴露了它的局限性。美国学者恩格尔(GLEngle)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亦称为现代医学模式。这一模式几乎涵盖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类因素,突出了社会、心理因素在导致疾病中的作用,使人们在对待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在我国,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还明显存在,如医疗卫生的人力、物力投入仍以治疗为主,医疗诊断几乎均立足于测定人体的生物变量,人们仍习惯于用药品治病等。而对于心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却缺乏足够的认识

5、。健康教育必须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强调人是生物、社会和心理的统一体,要求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研究、处理健康与疾病。出现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三方面的任何障碍,都属于不健康的范畴。,上一页,返回,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一、健康教育的含义 目前,各国学者都认为很难为健康教育下一个公认的、准确的定义。由于各国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卫生政策和保健要求等方面的差别,其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目前常被引用的健康教育概念有:“健康教育是通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健康活动,改善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条件,从而增进健康”“健康教育是激发人们接受并利用健康信息,形成有益的习惯,避免有害的行为

6、,从而使自己更健康”“健康教育和一般教育一样,关系到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它致力于引导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大众学习并运用医学知识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等。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在1988年和1991年召开的第13届、14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100多个国家的健康教育专家和代表,再次探讨了健康教育的含义,着重指出:健康教育绝不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宣传和动员,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是人们建立与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当前,根据我国的卫生水平、社会结构、经济文

7、化发达程度以及人民的生活基本方式等情况,健康教育的定义可这样阐述: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促使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创建健康的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引起各国政府及世界性卫生机构和专家们的关注,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但是,关于健康促进的含义以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异同,却众说纷纭,理解不一。 早期较有

8、影响的健康促进的观点是:“健康促进是一门帮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以期达到理想健康水平的艺术和科学。”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促进是促进人民改善和控制自己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各自对健康所负的责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 健康教育的概念,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能相互代替。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它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建立健康的信念,并要求最终落实到建立健康的行为上;而健康促进已超越了“教育”的范围,不仅是对个体的要求,更强调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更为重视政治和国家行政机构所起的作用。在“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历程中,健康促进显然具有更积极、更广泛的意义。,上一页,返回,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要求及效果评价,一、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要求 现阶段大学健康教育的要求可归纳为: 1树立现代健康意识 2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健康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测定 2健康信念的建立 3健康行为的养成 4健康教育的参与程度 5体质的变化,返回,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