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8034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岗前义(全科医生)(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 (全科医生培训) 2011年07月,感染管理科 姚小红,一、医院感染概论,(一)基本概念: 1、灭菌: 杀灭或者清除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环境污染小的是: 压力蒸汽灭菌法,2、消毒: 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分为: 高效消毒: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 TB、致 病芽胞病毒、真菌及孢子等; 中效消毒:可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低效消毒: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3、隔离: 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感染因子从病人

2、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一种措施; 4、感染: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引起的、可以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5、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6、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目前我国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下呼吸道;常见的细菌有: MRSA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

3、单胞菌 、克雷伯肺炎杆菌等,7、医院感染管理: 就是针对在医疗、护理、检验活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情况,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总结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并为减少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控制活动。,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应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专职人员,制定其相应的管理职责; 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 医院感染的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感染的控制,各级医院应制定各项制度:医院感染的报告制度、消毒灭菌隔离制度、消毒药械管理制度、一次性使用医疗无菌用品的管理制度、抗感染药物应有的管理制度等; 重点部门

4、的医院感染管理,并有管理制度和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高危区的管理:并有针对性管理制度和监测制度; 其他:洗衣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污物的管理。,国家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5、(试行)等;,8、标准预防: 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有: 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

6、屏;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二)医院感染的特点: 医院感染同样具备传染病的三个要素: 1、存在感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集中地,又有密切接触的机会; 2、存在感染传播的途径:医院的环境空气、污染的医疗器械和诊疗用具、针刺、输血、医护人员的手;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水、食物;医源性传播 ;生物媒介物传播 。 3、存在易感人群: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院内感染病原体流行菌株的毒力和抵抗力强,经体内反复传代后常比实验室菌株更强,对人体环境污染有更大的适应性。,(三)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病原特点、主要危险因素: 1、易感

7、人群 : (1)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营养不良者; (3)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4)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5)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手术时间长者。,2、病原特点: (1)90%为条件致病微生物,少数为致病微生物; (2)一种病原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细菌感染; (3)近年来G-杆菌中非发酵菌和G+球中的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真菌有上升趋势; (4)多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5)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病原谱广,病原随抗生素应用或免疫功能缺损程度而有变迁。,3、主要危险因素: (1)病原体:目前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越来越多,优势菌不断变迁

8、,真菌感染日趋严重; (2)大量使用侵入性诊疗操作:成为医院外源性、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致多重耐药菌不断出现; (4)年龄:婴幼儿、60岁以上的老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5)基础疾病:使用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药物等; (6)消毒、隔离、灭菌管理制度不严格:如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等。,(四)医院感染的危害: 1、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如器官移植的开展; 2、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 3、造成医疗纠纷; 4、影响社会安定; 5、造成经济损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非常明确的,间接 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如SARS国家损失几个亿; 6、增加病人痛苦、

9、增加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举例: 1998年:深圳某院发生166名住院病人手术切口的龟型分支杆菌感染;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2003年:SARS国家损失几个亿;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8名新生儿死亡; 2009年3月: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院内感染致5名患儿死亡事件; 2009年12月:安徽霍山医院血液透析致多人感染丙肝。 医院感染管理的好坏,涉及到一个

10、医院生死存亡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问题!,(五)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 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每年不少于6学时;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二、医院感染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11、一)医院感染的分类: 根据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将医院感染分为两大类即内源性又称自身感染、外源性又称交叉感染。,1、外源性感染: (1)来自医院内其他的病人,这些病原体往往毒力及侵袭力强,而且是耐药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2)来自于医院环境,如空气污染; (3)来自于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引起感染如SARS的医院内感染; (4)医院内医疗器械,如口腔检查、气管插管、吸痰、气管切开、雾化器具、无菌操作、消毒灭菌。,2、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如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由于这些地方的细菌发生移位,特别是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感染,它具有散发性,而且发病

12、机制复杂,预防比较困难。,(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4)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的新感染或在感染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6)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3、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4、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生物因子剌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

13、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二)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2001年1月2号执行。 (1)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发热(38,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体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的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分泌物涂片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2)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

14、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慢性气道疾患、病人稳定期(慢支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 改变或新病变。,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 到相同的病原体; 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106cfu/ml; 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体105cfu/ml,肺胞灌洗(BAL)分离到病原体104cfu/ml; 痰或下呼吸道采集标本中分离到通常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

15、依据。,(3)腹部和消化系统: A、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WBC10个/HP; 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以血液或粪液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判断系肠道病原体所致。,B、胃肠道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发热(38)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

16、诊断: 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上述标本革兰氏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C、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临床诊断: 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菌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粘液脓血便或具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38; 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周围血细胞升高;,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发现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如情况许可时作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或见到2mm20mm灰黄或灰白色伪膜; 细菌毒素测定证实。,(4)泌尿系统: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且有下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