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257792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单元 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A. B. C.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

2、果然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

3、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二、阅读鉴赏(34分

4、)(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710题。(14分)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宋荣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的原因是(3分)(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D.他

5、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一样所见甚小。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8.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D.为了衬托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无所待而游于无穷。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

6、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10.本节文字在阐述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

7、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敞。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

8、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3分)( )A.甲因肉袒谢 谢:道歉。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C.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 行:将要。D.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C. D.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3分)( )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阴使聂翁壹为间 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A. B. C. 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10、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最终却功败垂成。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二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选择题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2)得其地不足以为广

11、,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3)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三、综合拓展(18分)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日 暮杜 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1分)(2)古诗词的句子,或为适应格律,或为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倒置语序的现象。请你写出本诗颈联的原应顺序,并改写为散文化的句子。(2分)原应顺序为:_ _ _改写为:_ _(3)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间写的一首诗。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4分)意境(6个字内):_情感(6

12、个字内):_17.阅读并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6分) 昔人云:“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盖谓大字则欲如小字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刊勒之工仍有善展字者。不拘字之大小,皆可递展。其法以刀錾注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灯愈近则其形愈大。自尺至丈,惟意所定。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既小大适中,且不失体势。亦良法也。注:錾():雕刻工具。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分)(1)_,知来者之可追。(2)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_?(3)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9.灯谜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种文学样式。请你参考下面谜语示例,根据所给的谜面和括号里的要求猜谜。(2分)(1)示例 谜面:七品芝麻官(猜文体)谜底:小令谜面:言师采药去(猜文体) 谜底:_(2)示例谜面:古代的交通事故(猜成语) 谜底:人仰马翻谜面:报晓声中扭秧歌(猜成语) 谜底:_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翁背着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可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他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农夫,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