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2576615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复习资料的介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学复习资料捏而提起谓之拿 题型: 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问答。 名医、名著、名言。推拿学发展源流: 推拿起源,萌于人类本能的自我防护。 素问:导引按摩从中央来(中原地带、殷商,今河南)“推拿”一词始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马王堆帛画导引图描绘44种导引姿势,(最早的按摩绘图资料)(最早的世界性保健体操图)简书引书导引术专著,治疗颞下颌脱位口内复位法,将按摩用于骨伤科诊治。周礼注疏:“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 按摩用于急救。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已佚 。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概括了推拿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镇静、止

2、痛、退热等作用。灵枢记载了推拿可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斜和胃痛等多种病症。描述了推拿工具“圆针”、“钅是 针 ”秦汉时期,临床已科学应用 体外心脏按摩 抢救自缢死者。汉代淳于意以寒水推头治疗头痛、身热、烦满; 金匮要略提到膏摩(将药煎成膏剂,涂在患处进行按摩)晋,推拿广泛应用于抢救,治卒腹痛方:“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字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最早的捏脊法),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详细介绍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记载治卒心痛方、卒腹痛方。隋唐,推拿发展为一门专业的治疗方法。隋代太医署里有按摩博士的职

3、务。唐代太医署有专门按摩科。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六典中载有按摩可除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推拿广泛应用于防病养生。隋代诸病源侯论几乎每卷都附有导引按摩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宋、金、元时期,推拿的发展令人瞩目,产生了丰富的诊疗理论,宋,圣济总录开创治眼科疾病的先河。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发展了骨科。宋,庞安,用按摩催产、助产。 金,张从正儒门事亲认为按摩也具有汗、吐、下三法的作用。明代,民间发展广,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推拿在明代两个显著特点:1.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2.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

4、系。民间称推拿为“推筋(惊);掐筋(惊)。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推拿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山东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上海的滚法推拿。1956年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推拿治疗内儿科疾病有较大进展,如推拿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糖尿病。作为临床医学中相对独立学科的标志:第一、学科主体边际清晰;第二、有反映其特殊规律的理论;第三、有独特的治疗技术。推拿学的特点:1.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是推拿学的基本特征;2.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

5、论的紧密结合是推拿学的理论内涵;3.适应范围的宽泛和严格的禁忌证是推拿学的临床特点。推拿意外发生的原因:1、诊断不明或误诊;2、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的原理缺乏认识;3、手法操作或选用不当;4、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学习推拿的两个环节:一、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包括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二、刻苦学习手法和进行功法锻炼,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手法的技巧是关键;力量是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学术代表人物:李墨林、王子平、郑怀贤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整体观念,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

6、急兼顾;三、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推拿的基本要求: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以达深透。手法:(成人,操作要领,治疗作用,注意事项。)一、 扌衮 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度。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能用于虚证。肌肉丰厚或薄弱均可用此手法。【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也是常用保健手法。【要求及注意事项】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度角。2.操作过程中,

7、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度角,回滚40度角,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5.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二、揉法: 1.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度角,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2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

8、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3.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4.中指揉:中指之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治疗作用】用于胃脘痛、便秘、泄泻、癃闭、头痛、软组织挫伤、颈椎病、小儿斜颈、小儿遗尿、近视等。【要求及注意事项】1.所施压力适

9、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2.要掌握好揉动频率。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3.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4.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三、推法:【操作要领】1.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三指推法。2.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通过前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3.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

10、,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治疗作用】推法通经活脉,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要求及注意事项】紧贴皮肤,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单向直线推进。不可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四、擦法:【操作要领】全掌、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放平。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运动,使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做前后方向的连续擦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治疗作用】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脘痛喜温喜按者,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要求

11、及注意事项】1.着力部紧贴体表,不宜过度施压,直线往返运行,往返距离尽量拉长,力量均匀,动作连续不断如拉锯状。2.产生热量以透热为度。 3.不可擦破皮肤。 4.不可屏息操作。五、按法:【操作要领】1.指按法:拇指端或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余指张开,置于相应部以支撑助力,腕关节悬屈。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做与施术部位相垂直的按压。压力达到所需力度后稍停片刻,“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动作平稳有节奏性。2.掌按法:单手或双手掌面重叠置于施术部。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身重量,通过手臂,垂直下压,施力原则同指压法。3.肘压法:按法去除手法操作的节律性,仅施以一种较长时间的

12、持续压力,则为压法,多用肘压。【治疗作用】有刺激强和舒适特点。可补虚泻实。用于腰背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性疾患,风寒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偏瘫等多种病症。【要求及注意事项】1.用力宜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组织深部。2.用力方向多为垂直向下或与受力面相垂直。3.操作要有缓慢的节奏性。4.不可突施暴力。开始又轻而重,结束时又重而轻。掌握好患者骨质情况。六、扳法:(扳颈、肩、肘、腕、腰、髋、膝、踝法)【操作要领】1.颈椎扳法:包括颈部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和环枢关节旋转扳法。(1)颈斜扳:受术者坐位,颈项放松,头略前倾或中立位,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一手扶按其头顶部

13、,一手扶托下颌部,两手协同施力,使其头部相一侧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快速扳动。(2)颈旋转定位扳: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颌部,令其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打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相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头慢慢旋转到有阻力是略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3)环枢关节旋转扳法:受术者坐于低凳上,颈略屈,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住第二颈椎棘突,另一手扶于对侧头部,肘弯套住其下颌部。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将颈向上拔伸,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

14、转,到达阻力位时略停,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的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2.胸背部扳法 :包括扩胸牵引扳法、胸椎对抗复位法、扳肩式胸椎扳法。 (1)扩胸牵引扳法:受术者坐位,双手十指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立于其后方。以一侧膝部抵住其背部胸椎病变处,两手分别扶住两肘部,先嘱患者做前俯后仰运动,并配合深呼吸,前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如此活动数遍后,待身体后仰至最大限度时,以“巧力寸劲”将两肘部向后方突然拉动。同时膝部突然向前顶抵。(2)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坐位,两手抱于枕后部并交叉扣住,术者立其后方。两手臂自其腋下伸入并握住其两臂下段,一侧膝部抵顶病变胸椎棘

15、突处。然后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两前臂则用力上抬,使颈椎前屈并将其脊柱向上向后牵引,而抵顶病变胸椎的膝部也同时向前向下用力,与前臂的上抬形成对抗牵引。持续牵引片刻后,两手、两臂、膝部协同用力,以“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有控制的快速扳动。(3)扳肩式胸椎扳法:受术者俯卧位,全身放松,术者立于其患侧。一手以掌根抵住病变胸椎棘突旁,另一手扳住对侧肩前上部,将其肩部扳向后上方,两手协调,作相对抗用力。遇阻力略停片刻,随即以“巧力寸劲”做一快速有控制的扳动。3.腰部扳法:包括 腰部斜扳法、旋转扳法、后伸扳法。(1)腰部斜扳法:受术者侧卧位,在上侧的下肢屈髋屈膝,在下侧的下肢自然伸直。术者以一肘或手抵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或手抵于臀部。两肘或两手协调施力,先做数次腰部小幅度的扭转活动。即按于肩部的肘或手同按于臀部的肘或手同时施用较小的力使肩部向前下方、臀部向后下方按压,压后即松,使腰部形成连续的小幅度扭转而放松。待腰部完全放松后,再使腰部扭转至有明显阻力位时,略停片刻,然后施以“巧力寸劲”,做一个突发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2)腰椎旋转复位法:受术者坐位,腰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以右侧病变向右侧旋转扳动为例。助手在患者左前方两下肢夹住其左小腿部,两手同时按压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