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7234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教学课件作者段长利第九章(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一、概述 脑电图(EEG)是脑电活动的检查技术,是用脑电图机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法 描记大脑皮质在无特殊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身具有的持续性、节律性电位改变,即自发 性脑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加以放大后记录下来的脑电波形。,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二、脑电图的产生机制 脑电波是大脑皮质某一区域内许多神经元的同步化电位。当大脑皮质浅层的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大脑皮质表现负电位;当大脑皮质浅层神经元发生抑制性突触后电 位,表面呈现正电位。而皮质深层神经元正好相反,皮质深层神经元发生兴奋性突触后电 位时,皮质表面呈现正电位。安静时,许多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步调趋于一

2、致,脑电图记 录出低频波幅的波形,此现象称同步化。同步化程度越高,记录的脑波幅越高,脑电波形 越清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三、脑电图的基本成分 1. 周期 一个脑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表示。 2. 频率 同一周期的脑波在一秒钟内重复出现的次数称为频率,以Hz或次/秒(c/s)来表示。 3. 波幅 波幅又称振幅或电压,代表脑电活动的大小,多指波顶到波底间垂直高度,通常用 微伏(V)表示。根据波幅的高度,脑波可分为四类(附表)。正常人波平均波幅在100V 以下,小儿在150V以下,波平均波幅在2030V以下,见表9-1。,上一页,下一

3、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4. 位相 位相又称时相,指脑电波形与时间的关系。以基线为标准,向基线一侧偏转的称为单 相波,向上偏转的为负相波,向下偏转的为正相波。一个波由基线反复向两侧偏转多次的 称为多相波。 5. 波形 脑波形态取决于周期、波幅、时间、位相等因素。 6. 调节与调幅 调节与调幅均为脑电活动规律性与稳定性的反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四、脑电图检查技术 1. 电极安放 电极安放采用国际1020系统,参考电极通常置于双耳垂。电极可采用单极和双极的连 接方法。开颅手术时电极可直接置于暴露的大脑皮质表面,也可将电极插入颞叶内侧的海 马及杏仁核等较深部位。临床上

4、常用的几个重要诊断特殊电极有蝶骨电极、鼻咽电极、深 部电极。,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2. 脑电图诱发试验 脑电图诱发试验是指在安静、闭目、觉醒状态下所记录的脑电图未见异常时,给病人以某种刺激,使其潜在的异常脑电活动得以暴露或已有的异常脑电活动更加明显。脑电图 诱发试验可以提高异常脑电图的检出率,特征性诱发异常脑波可以对疾病作出确诊。临床 常用的诱发试验有:睁闭眼诱发试验、闪光刺激诱发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剥夺睡眠 诱发试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五、正常脑电图 1.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正常成人生理条件下,觉醒状态、安静、闭目、无刺激、无任何药物

5、影响时的脑电图主要以波为主,间有波及少量低幅慢波(指、波)活动。 2. 正常小儿觉醒时的脑电图 随着年龄增长,小儿脑电图是不断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小儿脑电图特点如下: 新生儿:主要波动为不规则的杂乱的小于2Hz、波幅为2050V的波。婴儿:可见到45Hz或58Hz的高幅慢波遍布全头部,且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对称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幼儿:13岁幼 儿的脑电图频率并不增快,但其节律性和对称性明显,主要为150200V的、较规则的 波。46岁小儿:以较快的活动为主,活动几乎消失,枕部开始出现a节律,波幅稳 定在50100V范围。712岁小儿:、波逐渐消失,趋向成人的波,即波优

6、势 已确立,但10岁以下时仍不够稳定。1318岁小儿:基本上与成人脑电图相似,但稳定性 较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 正常睡眠脑电图 (1)思睡期慢波活动:在思睡期向浅睡眠期过渡时,可反复出现阵发性同步化的慢波 活动。成人为57Hz的低-中波幅活动,以中央、顶区为主,可扩散到全头部,每次持续0.52s,也可散发出现。儿童思睡期可见45Hz的中-高波幅活动,婴儿期则可为34Hz慢 波活动。 (2)顶尖波:顶尖波又称驼峰波,是浅睡期(NREM睡眠期)的一个标志,并可延 续到睡眠纺锤期即NREM睡眠期的早期。顶尖波最大波幅出现在顶区(Cz),在缺少中 线记录时以双侧中央、顶

7、区最明显,可扩展至额、颞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睡眠纺锤:又称节律,是进入NREM睡眠期的标志,并可延续到NREM睡眠 期。其出现部位在顶区最大,并可波及两侧的额、中央、顶区,有时可扩展至颞区。波 形为1214Hz的梭形节律。成年人一般在5075V,老年人常更低。每串纺锤的长度一般在0.52秒钟,睡眠纺锤可左右不同步或不对称出现,但只要不是恒定地在一侧消失,应视为 正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4)K-综合波:K-综合波出现于NREM睡眠期并可延续到期,主要分布在顶区或 额区,分别对应于偏后的颅顶(6区)和偏前的中线额区(9区)。一个完整的K

8、-综合波由 两个部分组成,它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起源,但常扩展至脑电图的各个导联。先是一个高 波幅复合双相或多相慢波;慢波之后多有一个比较深的正相偏转,其后跟随一串1214Hz的 纺锤波。K-综合波可单个出现,亦可连续重复出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5)睡眠期枕区一过性正相尖波:为睡眠中出现于枕区的单个或连续的45Hz正相尖 波,波幅2080V,可双侧同步或不同步,在枕中(Oz)波幅最高。可见于NREM睡眠各 期,、期多于、期;REM期偶见或消失。 (6)觉醒反应:青少年和成年人从睡眠到觉醒的过程非常迅速,中间几乎没有过渡 期,常常是在一个或连续几个顶尖波或K-综合波后,

9、立即出现节律良好的后头部节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4.正常老年期脑电图 (1)基本节律的变化:表现为波频率逐渐减慢,波幅降低,有波前移及泛化现 象,同步化现象增高,70岁后上述现象又减少。 (2)波形的变化:快、慢波均增加,各部位均可出现波及散在波,快波多,波幅 不规则略高,波形变尖且连续。 (3)有恒定性波型变化:在一段时间内型或其他波型都可发生变化,年龄越大变化 越明显,而在另一段时间里则可完全没变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六、异常脑电图 1.异常脑电图的基本特征 (1)基本波异常:所谓基本波是指一次脑电图描记中占主要地位的波的成分,常见的 异

10、常表现有以下几种: 1)基本波的分布、对称性、稳定性、反应性异常。 2)基本波的频率异常:包括慢化节律(78Hz)、异常的快波节律(如药物性快 波)及慢波节律(节律性的或波)。 3)基本波的波幅异常:包括波幅增高和降低,波幅增高的临床意义较波幅降低大,成 人波超过100V、小儿波超过150V 为波幅增高,波超过30V为波幅增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4)基本波的波形异常:波、波多为正弦形或M、W型。若呈高尖、不规则、睁眼 时不抑制或抑制不对称,波幅150uV以上及在觉醒状态下爆发出现均属异常。 (2)出现病理性脑波: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应该出现的脑波称为病理性脑波,常见的

11、有以下几种: 1)棘波: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突发性异常脑波,波的上升支和下降支均陡峭,周期2070ms,波幅在100V以上。如棘波连续出现称为多棘波。 2)尖波:与棘波相似,仅周期较长,波形不如棘波尖锐,故称为尖波。通常周期为70200ms,波幅也较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棘慢波综合:是由棘波和周期为200500ms、波幅为100200V的慢波组成一种发 作性脑波。 4)尖慢波综合:是由尖波和周期为5001000ms的慢波组合而成。 5)三相波:为频率小于3Hz,波幅为50100V的大慢波,呈“负正负”或 “正负正”型。 6)高度失律:是以不规则的多发性高幅慢波和棘波

12、(或)尖波混合组成的一种波。 7)慢波爆发:波幅在150V以上的或波阵发性出现,可具有节律性或不规则,一 般每次持续15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2. 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判断 凡超过该年龄组正常脑电图标准者称为异常脑电图,据其异常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异常脑电图,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的脑电图称为局限性异常脑电图。 (1)轻度异常脑电图的特点:波不规则、不稳定、调节不佳、调幅不良。波 幅较正常高,成人大于100V,小儿大于150V。波幅不对称,枕部波幅相差大于50%,其他部位相差大于20%。波明显增多,尤其是波幅高于波的波。额部、顶 部活动明显增多。成人过度换气时出现中等

13、波幅反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2)中度异常脑电图的特点:基本频率减慢,呈现慢化节律(78Hz),甚至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47Hz的节律。在基本节律中间有中幅波或波成串出现构成 节律。出现单个孤立性特殊病理波,如棘波、尖波或综合波。过度换气出现高度 波,成人中度异常脑电图相当于510岁小儿的正常脑电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重度异常脑电图的特点:基本节律高度慢化,以波为主调节律,尚存少许波,节律消失,偶尔在波上重叠有波或波。脑波频率及波幅呈完全失律状态。 病理性脑波自发的或诱发的长程出现,或反复发作。呈病理性电静息状态,表现为平 坦脑电图。成

14、人重度异常脑电图相当于新生儿脑电图或成人深睡期脑电图。 (4)局限性异常脑电图的特点:表现为波频率稍有波动、不规则,慢波略多,左右 稍有不对称,波增多而不像型脑电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 各种异常脑波的临床意义 特征性病理性脑波对癫痫患者的发作形式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颅内炎症、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以及代谢性疾病导致脑功能低下时,脑电图均可出现慢波;对于原因不明 的意识障碍患者脑电图检查可以提供帮助,甚至可以提供病因资料(如服用镇静药过量等 引起的药物性快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1)基本波的异常。 波的减弱或消失:局限性减弱揭示该部位皮质

15、机能低下,见于脑缺氧、脑外伤及 嗜睡期的正常人。 波幅异常增高:提示皮质机能亢进,可见于癫痫病人。 低幅快波型脑电图:提示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也见于少数型脑电图者。 (2)病理性脑波:阵发性高幅异常波,一般属于癫痫性异常脑波。棘波、尖波是癫痫 性放电最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表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尖波意 义更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七、临床常见疾病的脑电图表现 (一)癫痫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患,是以脑部神经元突然强烈异常放电 所致的反复、短暂和刻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和综合征的统称。 1. 部分性发作 部分性发

16、作是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类型。发作起始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均提示源于脑结构。 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则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伴有意识障碍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常见的 发作有:躯体运动性发作。感觉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2. 全面性发作 (1)失神发作:典型失神发作的脑电图特点为3次/秒的高幅棘慢波综合,常突发突 止,两侧对称性同步出现。同时伴短暂的意识中断,约315秒,无先兆和局部症状,每日 可发作数次或更多。 (2)肌阵挛发作:为突然、短暂、快速的肌收缩,可遍及全身。脑电图显示多棘-慢 波、棘慢波或尖慢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九章 脑电图检查,(3)阵挛性发作:为全身重复性阵挛发作。脑电图可见快活动、慢波,偶见棘-慢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