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746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教学课件作者蔡雪莹项目一(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一 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任务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任务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及趋势 任务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一词是中国会计学会在1981年长春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土提出来的。当时,会计电算化主要是指电子计算机在会计账务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即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作为应用的目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下一页,返回

2、,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目前,会计电算化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工作是人类监督和核算生产过程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采集、计量、分类、排序、运算、检索、存储、传输等方式,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对企事业单位乃至整个国家的资金运转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为管理提供系统的经济信息。它反映过去的、控制目前的并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会计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信息,而且都体现为对信息的某种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前进

3、和发展,以适应经济管理的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即一个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并输出大量有用信息的系统。输入的主要是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出的是账簿、报表、计划和方案;处理的是由数据、计算机和用户组成的项目;控制的是对资金运用的管理和监督;基本目标是为本单位及其土级提供会计信息,从而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现有资金资源。 所以会计信息系统可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基础土利用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情况下,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简称为会计信息系

4、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会计电算化实际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和全面应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1.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同点 (1)系统目标相同:两个系统的最终目标都是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基本功能相同:两个系统都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储、加工处理、输出和传输这五项功能。 (3)遵循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相同:两个系统均遵循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此为指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4)都必须遵守会计法规和

5、会计准则:任何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都必须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堵塞漏洞,消除弊端。 (5)都要求保存会计档案、编制会计报表:作为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会计报表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输出。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 (1)运算工具不同:手工系统采用算盘、计算器;电算化系统采用计算机。 (2)信息存储介质不同:手工系统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查询检索不便;电算化系统采用磁盘和光盘,占用空间小,查询检索方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3)簿记规则不同:手工系统日记账和总账用订本式账簿,明细账用活页式账簿,错误的账簿记

6、录用划线法或红字法更正;电算化系统的账页均用卷带式打印纸打印,可装订成活页式账簿,如发现账簿数据有误,只能输入“更改凭证”修改,以留下改动痕迹。 (4)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手工系统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对数据采取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的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来减少舞弊和差错;电算化系统对数据采取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通过汇总登记总账,编制并打印报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这些处理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也就没有必要人工

7、核对账簿了。但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一整套软件的支撑,可以采用商品化会计软件,也可以采用由行业或单位自行组织开发的会计软件。 (5)人员、组织体系及内部控制方式不同:在手工系统中,人员均为会计专业人员,按会计实务的需要,分为不同的专业组,通过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等内部控制程序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在电算化系统中,除了会计人员外,还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按数据的形态划分为数据收集审核、凭证编码、数据输入 处理和输出、系统维护等专业组,内部控制扩大到对人员、计算机设备、数据和程序等各个方面,而且要求更为严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一 会计电算化概述,三、会计电算化

8、的意义 1.减少抄写、计算等手工劳动,提高工效 2.提高数据处理精度 3.加快数据处理速度 4.扩展数据处理广度 5.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创造条件,上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1.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在国外,会计电算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设备昂贵,程序设计复杂,只有少数专业人员能掌握此项技术,因而会计电算化发展缓慢,其应用仅限于工资计算、库存收发等简单业务。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增强,特别是操作系统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会计处理从单项处理向综合数据处理转变,除了完成基本账务处理之

9、外,几乎完成了手工簿记系统的全部业务,简单的记账、算账的“簿记系统”中带有了一定的管理、分析功能,并开始应用于会计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形成了应用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在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共享在计算机土的生产经营成果数据库,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微型机的大量涌现及会计专用计算机的出现,系统软件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以及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给会计电算

10、化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微型机通过通信电路形成计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取代了大型计算机,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代表这种趋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会计人员不再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技术人员的工作,而是当成自己分内的事,积极参与这一工作,力争成为这方面的专家。1987年10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13届世界会计师大会的中心议题就是会计电算化。 2.国外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会计专用机:会计专用机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在微机基础土,将专用的操作系统和会计软件固化在机器中,在主机基础土配置专

11、用键盘、大型显示器、账票打印机及软件。会计专用机自成体系,专机专用在数据处理效率及安全保密方面有独到之处,价格与微机相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2)商品化软件:商品化软件种类多,具有使用简便灵活和自动编制会计分录两个特点,软件价格与我国相差不大。但是如果考虑收入水平及软件开发费用等因素的话,软件的相对价格就比我国低得多。由于会计软件品种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3)代理记账:由于国外人工费很高,中小企业不愿雇用专职会计人员,他们将其记账业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由事务所利用大公司提供的计算机网络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信息服务,如n本TKC公司为全n本约44万家

12、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税务和管理服务。 (4)自行开发:国外大公司技术力量雄厚,计算机设备先进,通常是自己开发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其开发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水平较高,具有系统性强、输入方法先进和网络化程度高等显著特点。会计信息系统通常与库存、劳资、计划、设备管理等共同组成全面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共享数据和信息。 (5)会计软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各种会计软件的功能日趋接近,开放性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软件的标准化、规范化。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我国电算化会计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迄今为止,经历了非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

13、、商品化核算型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管理型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三个阶段。 1.非商品化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阶段(1970-1987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在这个阶段,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单项业务的电算化,最为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的电算化,其他会计业务的电算化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随着计算机性能价格比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财会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引起人们的关注。该阶段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由单位自行组织,会计软件也多为单位自行开发。财务软件多为专用定点软件,通用性、适应性差,很少有采用工程化方法开发的标准化通用软件,大多是基于DOS

14、平台的核算型单机用户软件,面向单一会计领域,主要作用是替代手工记账。 另外,宏观土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不仅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甚至盲目土马又下马,带来很大浪费。 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主管部门的重视,人们开始了对会计电算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 2.商品化核算型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阶段(1988-1997年)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型机的大量涌现以及硬件价格的不断下降,给会计电算化带来了新的希望。 财政部于198

15、9年制定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要求财政部门加强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管理。几年来,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23个,通过省级财政部门评审的会计软件达100多个。,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会计软件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公平的市场竞争也促进了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 该阶段的财务软件主要是完成财务核算工作,以Window、为平台的图形界面的财务软件开始推出。Window、下的软件以其直观方便、表现力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大大方便了用户,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逐步深人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先进单位。他们不仅开发了质量较高的软件,而且在组织

16、管理土积累了宝贵经验,甩掉了手工处理,实现了会计多项业务的电算化处理。各地、各主管部门加强了会计电算化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与会计电算化配套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措施逐步建立和成熟,形成了以财政部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工作开始取得成效,力量较为雄厚的会计电算化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稳步开展,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土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已有60%70%通过会计电算化的初级培训,10%15%通过中级培训,5%通过高级培训。会计电算化知识成为在职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之一,并已纳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土岗证考试和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的相关课程中。 3.管理型财务软件开发与应用阶段(1998年至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二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在这个阶段,许多软件厂家在商品化核算型财务软件的基础土推出了管理型财务软件,它克服了商品化核算型财务软件各功能模块结构松散、未能解决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等问题,并扩充了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功能。管理型财务软件一般包括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