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731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中国文化地理为本学院开设的选修课,是一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地理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从我国的文明起源开始讲起,探讨了我们祖先的生产活动以及那时的文明。之后根据文化地理的几大重要元素:语言、饮食、建筑、艺术以及商业进行展开详述,对这几大元素一一剖析,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明、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最后通过对历朝首都变迁的演绎,回顾整个中华文明以及地理因素所带来的变迁与影响,启发学习者对文明、文化、环境的传承与保护。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员们可以较为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地理的相关知识,并引起对此门课程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我们所提到的任何一点都是值得从更深层次去钻研的,

2、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习者和爱好者用心去学习去感受中国文化地理的巨大魅力。 本课程精选我国古代文明、文化、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食、艺术等近百张精美图片,多种民歌民谣、戏剧、乐曲,通过多媒体手段分析讲解,再辅之中国文化地理课件及测试小游戏等,拓展学员的知识面,使学习的接受过程更立体,角度更多元,理解更清晰。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关于课程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登录网站相应答疑区,提出问题,我们及时予以解答。 为了引导和配合学习,中国文化地理课程的学习材料,有学习指导一册和可见光盘一张。本课程没有实习。如何学习中国文化地理?1、先了解关于中国文化地理的相关知识,文化地理,顾名思义包括文化部分以及地理知识

3、,因为我们学习的是中国文化地理,那么就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现状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2、了解中国地理地貌特征、区域特征以及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3、领悟中国文化地理所包含的各类现象,分析成因,掌握文化地理的各项要素及特点。关于答疑和辅导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关于课程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登录网站相应答疑区,提出问题,我们及时予以解答。 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目前暂不安排考前辅导。如果同学们觉得有此必要,可以在网站讨论区提出建议。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我们将及时予以安排。关于考试为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在全部学习结束后,将统一安排网络在线考试。试卷满分100分,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

4、,其中单选题15道,多选题5道,每题5分,60分(含)以上达到及格标准。试卷采用随机组卷策略,同学们可以反复作答,试题不再发生变化,以所有作答成绩中的最高成绩记为总成绩。如何使用学习材料学习指导在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地理之前,应仔细阅读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中国文化地理学习指导书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关于作业、考试等的安排,为同学们提供了和理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进度,以便使同学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更为科学、经济的安排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同学们可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为参考,安排具体的学习;本章思考题引导学习,有助于同学们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中国文化地理课件光盘学习进度和教学大纲中国文化地

5、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文化地理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深刻领会到中国文化与中国地理相互融合影响,并研习文化地理的要素:饮食、建筑、语言、艺术、商业等。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历史悠久,要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除了需要详细研究其自然环境之外,还需要深入了解其文化特征、时空变化以及与其他环境因素的关系。因此学好我国的文化地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本课程介绍了中国的文化与地理相关的系统知识,还有对应的文化地理要素的具体分析和讲述。 2.授课力求生动,配以相关的图片以及音像资料。 (二)教学方式与考核 1.本课程以多媒体课

6、件教学及讲授为主; 2.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3.考试方式为机考; 4.本课程建议学习周期为一学期,建议10周,授课8周,复习2周。三、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课文明的起源时间:第一周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7、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3讲授内容首先从宏观上认识和学习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明的成因、发展。农业是决定文明走向的必要条件。深入了解中国早期农业文明的情况。掌握要点1. 四大文明2. 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及两大重要作物3. 文明雏形的形成本章思考题1、简述一下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明起源的情况2、简述一下中国农业文明早期两大作物小米与水稻基本情况3、中国文明早期的集中地有哪些?学习笔记小结 文明的起源最重要的就是农业的起源,中国北方的文明出现在黄河流域,是在干旱地区的最南边,而水稻

8、却是出现在它生长条件最差的地方,只有人掌握了把它们变为农业的技术之后,水稻和小米才成为当时中国粮食的主要来源。对于这两大作物的熟知与掌握,对学习中国文化地理以及文明等知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二课夏商周的文明时间:第二周5讲授内容要学习好中国文化地理,我们要追溯到中国文明伊始,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很多传说,我们要客观、科学的去认识他们,夏商周的文明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掌握要点1. 科学的认识传说2. 文明的四大标志本章思考题1、我们如何科学、客观的认识中国古代传说?2、请简述甲骨文的发现与现状3、请简述文明的四大标志学习笔记小结 我们可以推断出古代的传说是后天人为创造出

9、来的,其实从这些神话故事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很重视最初的历史从哪里来,又是怎么发展成为大的民族的,记录下来之后时间长了这就成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我们既要以科学的角度来了解国家的文明以及上古传说,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是需要这些理想的人物、理想的事情鼓舞我们加强团结,共同发展。虽然他们可能不是真正存在的,但我们仍然不可以否定这些神话与传说,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遗产。第三课 文化的载体-语言时间:第三周6讲授内容语言作为文化地理的首要组成元素,我们要学习我国语言特征首先要了解中外语言形成的差异。提到中国的语言就不得不提到汉字,汉字与方言都是在本章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掌握要点1. 中外语

10、言的形成差异2. 汉字与语言的密切关系3. 汉语的发音与语系4. 中国的方言文化本章思考题1、请例举世界上的五种语系2、请简述秦始皇“书同文”现象的成因3、中国有哪几大方言,分别是?学习笔记小结 最早的文明是从北方开始的,说不同的语言,后来强大的政治力量起到统治作用,地方语言慢慢就开始减少,语言的形成需要几千年时间的累积。中国的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语言和文字是分开的,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和文字来讲对于一个国家的统一、对于国家的政权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语言也在不断变化,不断丰富,正是这样,我国的文字和语言的文化才会在新的历史潮流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第四课 饮食文明时间

11、:第四周7讲授内容本章通过讲述文化地理重要元素中的饮食文明部分,给大家展示了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明。并与此同时剖析了南北不同的饮食差异以及由于地理原因产生的丰富菜系。最后展望了我国饮食业的发展。掌握要点1. 南北不同的饮食差异2. 丰富菜系3. 关于“吃”的几个阶段本章思考题1、简述一下南北不同的饮食差异,以及形成原因2、请简单讲讲China Town的故事?3、请简单说说“吃”的几个阶段学习笔记小结 人有一种特点,肠胃会慢慢习惯从小吃的东西。也就是饮食习惯是从人小时候开始形成的。在一个历史长期发展的地区,这个地区生长什么东西人们就吃什么东西,所以养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成

12、为一个风俗习惯了,稳定了一种食物的稳定性就稳定了一种文化的文明性,我们往往把饮食作为一个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是跟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的。第五课 文化景观-建筑时间:第五周8讲授内容本章讲述文化地理中又一重要元素建筑,其中包括跟我们最密切相关的南北特色民居,简述了其起源和现状。并且将中国园林、中国的皇宫也作为另外两大重点进行了阐述。掌握要点1. 建筑的起源2. 中国的特色民居3. 中国的园林与皇宫本章思考题1、简述住房的演化过程2、请谈谈福建土楼的民居特色与成因3、中国的皇家园林与苏州园林有何不同,又各有什么特色?学习笔记小结 在七八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下来了,农业生产的一些原因促使了

13、人们最终定居下来,慢慢的形成了一系列房屋的演化。中国的建筑是在中国产生了较为固定的地理环境之后形成的,所以中国民居的建筑拥有着许多共同特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给地民居建筑又各有不同。皇宫园林更是具有不同的气魄与特色,建筑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所产生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在以土、以木为主要基本建筑材料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各地的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也各具特色,这样才造成了各式各样建筑的出现。第六章 艺术地理时间:第六周9讲授内容艺术与地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章会通过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中国画开始,剖析这种艺术特色的成因以及发展历程,同时涵盖戏曲艺术、中国节日等多种民族特色很强的艺术形式,为大家逐一展现。掌握要点1. 中国绘画特色的成因2. 中国特色的绘画与戏曲本章思考题1、请简述国画的发展历程2、请简单介绍中国地方戏曲中的越剧学习笔记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