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703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课题研究团队 撰稿:范玉昌课题编号:DB11021【内容摘要】“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一题,为大庆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其体系性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独特性。该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1月开始至2014年6月结束,其中,正式研究时间为三年零三个月,分为五个研究阶段。期间,通过实验教师动态管理、研究团队强制管理等一系列法度调控行为,探索出了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一整套制度、措施及服务保障的做法,并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法度化管理机制。通过反复的验证过程,初步形成了“树典型、

2、带全面、巧引领、勤查验、重过程、活档案(通过纸介基础上的电子档案的推行,使档案便于交流,起到“活化”作用)”的课题研究管理模式。通过“减时、增效、易操作”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引领,设计验证了以“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有效教学课前准备流程模式”以及“同课异构”、“导学案设计”、“五步教学模式”等为突出表现形式的大量操作样本。通过“突破反思,侧重测量”这一更为科学的检测方法的运用,大幅度提升了课题研究的效度信度。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符合新课程思想的教法、学法、记法、用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验证了具有层次化的有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通过研究提炼形成了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高中生物导学案设计的探究

3、等400多篇研究成果,其中,有62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有效教学阶段研究成果已申报并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有31篇理论文章在省及国家级社科类杂志刊载。目前,该课题的各阶段研究任务已全面完成,基本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初步构建起农村高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系列化评价体系和系列化操作体系。【关键词】农村高中 有效教学 实践体系 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思想的日益深入,人类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理论家的“教学不仅是艺术更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这一论断有了更为切合实际的认识和研究。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

4、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新一轮课改“三维目标”的整体构建,尤其是新课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等诸多新思想、新要求,再一次将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效果问题提到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然而,实际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占一屋”的现象,以及过重的课业负担所衍生的低效、乃至负效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地成为推行新课程标准的潜在障碍。在此基础上,“有效教学”便再度成为广大师生、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里所谓的“有效教学”乃是指通过一定时间量、内容量的教与学,实现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预期发展的教学状态与结果。从新课程思想与新标准要求来看,实施“有效教学

5、”必须关注三大问题:(1)构建知识体系,协同教学行为,注重课堂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核心要体现学习效率的总体要求。(2)搭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育人价值,强化学习体验,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反映着学习兴趣的综合作用问题。(3)创设合作平台,拓展思维通道,编织过程维度,有效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这里说明着师生思维的覆盖面要得到有效拉伸,思维的触点要得到合理延伸的问题。 基于上述思想和理论分析,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构成有效教学的因素是多层面、多类别的。同时,我们认为结合我校区域经济相对落后、校本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普通高中这一实际,综合开展“农村高中

6、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有着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一做法必将推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有效深化,也必将在实践教学中较好营造学科问题生活化、课堂教学社会化、知识技能体验化、主导主体轻松化的良好局面。因此,我校立项了大庆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研究”一题。二、研究现状围绕着“有效教学”这一本质要求,国内外教育家、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做了相应阐述。主要有:(1)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为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化”的有效教学要求。(2)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理论,在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上做了有益探索。(3)美国 加里

7、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将有效教学的教学行为归结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4)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博士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5)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6)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上述关于“有效教学” 的论说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的提高,注重教学反思,注重教学过程。不过,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

8、握,所做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的普遍性,却缺少实践的针对性。 从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来看,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学科教学领域(课堂教学),呈现着学科化趋势或停留在点的研究上。例如:江苏无锡胡埭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盐城市第四中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四川省剑州中学“农村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实验”、广东东莞实验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困惑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国内外“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或样本)的研究仍处于“积累”状态,其“塑形经验”还有待于异地、异校验证。为此,我们从教育哲学角度出发,从教

9、学实际的种种表象和实质要求出发,认为该项研究必须突破学科及点的约束,达到面的综合完善,如此才能具备更高的信度和效度。鉴于以上分析,本课题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定位在综合基础上的“实践体系研究”,研究的终极目标则是构建起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有效的“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为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是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凸显实践第一的观点的,是符合新课改注重学生实践,按照学生的实践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体系要求的。这里的体系指构成有效教学的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支撑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巩固、教学测试、教学评价、教学保障等系列化内容。所以,这一研究的

10、实践意义和创新价值将不同于上述任何一项研究,其体系性的研究与构成将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三、理论依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广泛借鉴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恰当运用研究技术、稳妥落实研究内容、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研究过程中,主要依托和结合了以下理论:(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是一种建构性教学、策略性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主体性的教学。因此,本课题在有效教学的课堂体系、评价体系、主导主体地位、情景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研究较好的结合了上述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肯定有效教学必须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准备策略。其次应以创新为目标

11、,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3)巴班斯基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效果是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研究过程中,我们依

12、据上述相关理论通过有效的设计与研究,使广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融合,提升了整体教学效益。在分层教学、分类管理,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中,团队研究人员密切结合:(1)美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层次论”的论述。这一理论提出三个基本假设:第一,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第二,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第三,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2)美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教学设计原理”。这一原

13、理阐明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不同的学习的内部条件并相应安排学习的外部条件。为此,研究过程中设计者更要关注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的论述。总之,在教学与评价中,研究人员既注重了教育哲学思想、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贯彻,更注重了新课改中关于“三维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新要求、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的运用,较好地保障了整体研究的科学性、操作性、可比性和推广意义。四、内容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从有效教学的实践理论、实践途径等角度出发,从农村高中师资、生源及校本实际出发,把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准备、设计、实施、巩固、测试、评价、保障”作为研究内容,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探索

14、这七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构建起“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实践体系”。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研究设计形成具有模式化特点的有效准备流程模式,以及通过几个主要学科的探索设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特例化的,符合“减时、增效、易操作”教学设计思想的有效教学设计模本。通过研究让广大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认清和牢牢把握有效准备、有效设计这一构成有效教学的前提基础。通过研究使教师们做到正确操控教学客体(教师以外的人、物、教材、校本资源也包括矛盾概念体等)把达到学生的预期成长和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通过设计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5、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氛围,进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通过研究探索出更加符合新课程思想的教法、学法、记法、用法,探索出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一整套制度、措施及服务保障的做法。通过研究形成较为有效地测试评价标准、手段和方法,从而初步形成农村高中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同课题组及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内容及研究对象的需要采取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以取得预期研究效果。主要方法如下:(一)文献研究法。借助这一方法,重点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及方式方法,搭建本课题研究

16、的高效度、高信度的理论框架,从而比对形成本课题独有的新观点、新体系。(二)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法准确做好前测及阶段测试,为在各个研究阶段科学制定推进计划和行动计划提供实证前提。(三)案例分析法。在各个研究阶段由于较好地运用了案例分析法,使案例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更加科学有序,并借助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思想恰当采取研究对策,牵引着有效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四)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行动研究确保了在文献、调查、案例等方法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对此,课题组充分借助最新教育理论,解决个性化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六、步骤过程本课题的研究划分为前期准备、实施研究以及结题验收三个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展开了全校研究领域的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