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6274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同名3099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实践和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吴秀平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自主能力”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能力。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就是指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主能力,就谈不上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谈不上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

2、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主要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等素质,提高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

3、展。“自主能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实现由依赖到自主、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转化的外部条件。通过优化管理,创设良好的软环境与改善教育因素将构成小学生由依赖向自主转化的最重要的条件。针对小学生特点施以适宜的自主教育,从观念、目标、策略和评价等方面同步改革,开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取得科学的认识和系统的操作经验,提高教师自主性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关于人的自主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性的含义,我国教育界有众多的理解,但大都停留在哲学层次上的讨论或对学生学习行为特征的描述上,而缺乏深层次的心理

4、分析。现代心理学虽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我监控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未能从整体上去充分揭示和研究人的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管理的自主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有必要从整体上、深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学生自主性的本质特征及心理结构、功能,这对于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与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水平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动机强度及动力水平、认知方式、是否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等因素。这是他们能动性的各种表现状态。”他还提出了智力(思维)

5、结构模型,认为监控系统是智力的核心,而监控系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心理机制。他还指出,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而思维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性功能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自我发展、人格完善的过程。他指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尽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的进程效果最佳”,“学习者全身心卷入其中的自发学习,也就是智力和情感都共同参与的学习,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要“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

6、些东西的物体。”罗杰斯非常重视情感、态度、自我观念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也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人学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具体的自觉的能动性。它意味着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单纯受制于外物或他人的作用而被动存在,并不听命于某种命运的摆布,在活动中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其次,主体是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种创造历史和历史所创造的主体。此外,人作为主体还是自主的,“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总之,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科学人性观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

7、的高度结合和统一。行为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把激励的五大要素需要、动机、刺激、行为、环境有机组合,合理安排,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把人的内在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一种人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应以人为本,人创造组织整体,人创造组织的绩效,人支配和控制其他资源,一切管理工作都应满足人的需要,改善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人是管理的中心。这一思想直接为主体性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教育管理理论应更加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地位,采用科学的方法了解社会与教育组织中各种因素对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自我激励、自

8、我调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育管理者要学会激励被管理者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欲,要为每一个教育者积累知识、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和条件,还要善于分析、研究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改善教育组织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为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具有主体性特征的人而积极努力。 从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来看,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作为自由发展的一个个体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自主发展的心理基础。正因为人的这种先天性,本能地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主发展。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又告诉我们,人的这种先天本能是在与后天的环境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即遗传

9、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才能起作用。从整个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过程来看,往往经历“他助互助自助”这一变化过程,这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一个心理机制,也是“学校自主教育”与“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两者发生联系的一个纽带和桥梁。作为本课题来说,学校自主教育是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本课题是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旨在深入研究小学各年龄阶段影响学生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因素,探索新的小学生自主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方法途径。它的引入会带动教学手段、方法、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拓展了课程改革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此项研究能促进教师有效实

10、施自主教育,形成学校特色;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其理论意义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开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课题研究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方法和有力途径。对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理论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其应用价值是:探索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遵循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管理、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本

11、位”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改革教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生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被动、强制、机械地接受教育,是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很好发挥的主要原因。只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自主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立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而获得知识技能、增强生存和交往能力,让学生在自主能动的教育中增长才干。此课题的深入研究,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实事求是地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发展主体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

12、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习惯等方面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内容、方法、途径、组织、制度的研究,初步探索小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理论和方式方法。通过研究、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格自尊,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锻炼自觉”的自主能力,让学生逐渐达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身体自主锻炼、活动自主组织。让学生真正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充分发展个性,发挥潜能,成为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并以此促进学校整体面貌的变化。五、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小学生自主能力的构成及行为表现。小学生

13、自主能力现状及成因。研究什么样的教育和教学有利于或有碍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影响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校园文化对小学生自主意识能力培养的影响。小学生低、中、高年级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构建适应小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教育机制。建立小学生自主能力发展水平评价和测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在自主能力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后进生自主意识的激发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等。小学生自主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等。六、本课题的研究思路让学生逐步做到人格自我完善、生活自我管理、学习自我激励、行为自我约束、

14、活动自我组织、身体自主锻炼。学生通过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形式,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从而内化为素质,外现为习惯,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生活的小主人。主要途径是:完善学生班级自我管理模式,让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沟通家校交流渠道,让学生做家庭的小主人;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做社会的小主人。作为学校,重点在教学,核心在质量。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要做到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自主体验,不断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迁移运用,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要途径是:做到让教师走进课程开发,营造自

15、主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个性化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走进生活体验,培养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主动自觉地进行生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锻炼,培养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初步形成做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主要途径是:班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锻炼,学会合作,勇于展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自然、社会生活,让学生自我磨练。合理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能根据自己特点,自主选择成长的目标、内容,能够自由地充满活力地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新的生活。主要途径是:制定每学期的成长目标,拟定个人成长计划,让学生有方向地发展。校园营造宽松、民主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鼓励培养个人

16、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有选择地发展。开辟特色阵地,让学生自由发展。七、本课题的研究途径1、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的教师都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做到人人参与研究,人人有研究规划。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鼓励教师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日记,叙写教学案例(故事)等。2、全方位开展课题研究。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切实做到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通过教学工作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或自选课程开发的研究,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领域和空间;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通过开展少先队、学生社团的多种活动为学生拓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空间,3.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就要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客观的反馈。其形式主要有:公开课观摩、自主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