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610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中级会计核算与报告教学课件作者钟洪燕单元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六会计调整,2,任务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任务2会计估计及变更,任务3前期差错更正,返回,任务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概念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包括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个层次。 概括来说,企业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通常包括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企业合并政策等。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

2、会计政策的行为。如发出存货由原先的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计价。,下一页,返回,任务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企业不能随意变更会计政策,除非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第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含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第二,会计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第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按以下3种情形确定处理方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1)企业如果是根据法律、

3、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而进行的会计政策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2)如果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是因为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在能切实可行地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一也应当一并调整。 (3)在不能切实可行地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4、(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换句话说,追溯调整法原理是假定一开始就已采用新政策,将现有处理调为新政策下的处理。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采用未来适用法既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一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

5、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上一页,返回,任务2会计估计及变更,一、会计佑计及变更的概念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通常有坏账准备计提的比率,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与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年限,收入确认中的估计,如或有损失和或有收益,等等。 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可能需要对原先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

6、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下一页,返回,任务2会计估计及变更,通常,企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 第一,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二,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二、会计佑计及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一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具体来说按以下情形分别进行处理。 (1)如果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3)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

7、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上一页,返回,任务3前期差错更正,一、前期羞错的概念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二、前期羞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区分其重要性,对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将现有处理改为假定差错发生当时已发现的处理;对不重要的前期差错,视同发现当期发生的差错

8、,直接调整当期损益等项目进行更正。,下一页,返回,任务3前期差错更正,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年度发生的重要差错、不重要差错或报告年度之前发生的不重要差错,按照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一)不重要的前期差错 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区分该差错是在日后期间被发现,还是在非日后期间被发现。 非日后期间发现的不重要的前期差错,视同发现当期发生的差错,直接调整当期损益等项目进行更正,无需调整报表项目。 日后期间发现的“不重要的前期差错”,无论该差错是报告年度发生的,还是报告年度之前发生,均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日后期间是指本期初(如1月1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如3月31日),非日后期间是指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如3月31日)至本期末(如12月31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任务3前期差错更正,(二)重要前期差错 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视为在发生时即已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与追溯调整法类似。 企业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上一页,返回,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