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579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同名3095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安街道城北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推荐方案各专任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安丘市教育局安教便字201427号文件要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的通知并结合街道及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学校评选推荐参加街道评选展示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

2、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参与对象全校所有学科专任教师。活动开展步骤本次活动分学校评选、街道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四个阶段进行。(一)学校评选我校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第一名上报教管办参加街道级评选。想参评的各专任教师于2月24(下周一)下午放学后到教导处报名,逾期视为弃权。报名后学校分学科组织进行听评课活动,进行打分排队。校级评选活动于3月3日前完成,3月5日上报兴安街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荐名

3、单汇总表。(二)街道选拔推荐。选拔推荐时间为3月7日-3月20日,教管办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评委,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科第一名推荐参加市级评选。参加市级评选的教师的课堂实录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采用录播教室录制上传到录播平台。 (三)带头人市级示范。教育局将组织评委对各单位推荐上报的课例进行选拔,每学段每学科确定一人为市级示范人员。市级示范时间由电教站统一安排,授课地点在本校或临近学校的录播教室,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汇报课后反思,然后由教研员当场点评。(四)抽取教师展示。各中小学要

4、组织本校所有学科专任教师认真研讨市级示范课的教学模式和融合方法,教育局将于市级示范课结束10天后抽取下次展示的授课人员名单,抽取的学段与学科与示范课相同,课题不限,授课名单将在“安丘教育信息网”公布。抽中展示的授课教师要贯彻示范课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途径,吸取示范课的优点和教研员的点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完成一堂具有鲜明信息技术特征的优秀课例,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汇报备课过程和课后反思,最后由教研员进行点评。授课过程实行全程直播,以达到在全体教师中互相学习交流、借鉴提高、推广应用的目的。时间安排时间活动责任人备注2月24日-3月4日校级评选、推荐各学校业务校长3月5日学校上报推荐

5、名单各学校业务校长3月7日-3月20日街道评选、推荐教管办3月21日-3月26日按名额上传课例教管办3月26日-3月31日1、选拔、打磨示范课例2、下发示范课时间、学科教育局4月1日-4月4日初中示范课教育局并行直播4月7日-4月11日小学示范课教育局4月14日公布初中展示名单教育局安丘教育信息网公布4月15日-18日初中展示课教育局并行直播4月21日公布小学展示课名单教育局安丘教育信息网公布4月22日-25日小学展示课教育局详细授课的时间、学科及观看指南教育局将另行通知。五、保障措施和结果应用(一)学校组成评委按要求认真规范组织评选活动,填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打分表,对授

6、课教师公开、公平、公正打分排队,所有与活动相关的授课材料(包括教案、课堂评价表、成绩汇总表、上课照片等)在学校活动结束后上报教管办。(二)各学科专任教师要根据教育局要求准时观看示范课例,认真领会授课教师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全面做好讲授展示课例的准备工作。抽中展示的教师不能弃权,展示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应不低于示范课例,对准备仓促、马虎应付的展示教师,若被教育局通报批评,将扣减所在单位2014年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教育信息化指标分数,学校将追究被抽中展示的任课教师责任。(三)教育局将对街道选拔上报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对参加市级示范的教师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带头人

7、”荣誉称号,对抽签确定参加展示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附件: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打分表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荐名单汇总表 兴安街道城北小学2014年2月20日附件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 价 要 点教学设计(分)教学目标(6分)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要求; 2.准确:符合课标要求,明确具体;3.适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4.空间展示明确、突出。 教学内容(8分)1.利用空间呈现出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拓展资源,达到有序性、科学性、直

8、观性;2.知识结构:简单明晰,科学性、逻辑性强,便于学习、掌握;3.问题设计:兼顾三维目标,设问科学、巧妙、有效;4.联系拓展: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已有经验知识,利用网络空间有效拓展;5.重点难点:重点突出,利用信息化有效突破难点,措施恰当。教学环节(6分)1.能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清晰呈现;2.环节符合课型要求,完整明晰,设计灵活多样;3.各环节任务明确,活动充分;4.时间分配合理,过渡自然。教学实施(分)教学素质(15分)1.语言规范,教态自然,举止端庄;2.情感丰富,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热情与爱心;3.情感投入自然恰当,与教学内容基调吻合;4.利用空间创设情境效果、方法、手段好,

9、空间教学熟练高效,过程直观生动。教学方法(9分)1.网络空间为载体,能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2.重视合作学习,能够利用空间科学地组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3.方法灵活、有效;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重点、难点的科学措施。教学技术(6分)1.创新应用网络空间;2.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恰当;3.操作规范、熟练。教学过程(20分)1.能够按照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体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等内容及各环节要求,善于运用网络资源达成目标;2.灵活机智,调控有方;3.顺畅有序,节奏分明 4.多元评价,激励性强;5.重点突出,高效准时;6.兴趣浓厚,教学相长,7.围绕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

10、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效果(学习水平)(分)学习氛围(6分)1.民主和谐,张驰有度;2.主体意识强,自主学习时间较为充足;3.思维活跃,学生有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机会;4.课前利用空间预习的效果好。学习态度(6分)1.积极主动、热情参与;2.师生信息化教学认同度高。学习方式(6分)利用网络空间:1.自主、合作、探究、互动;2.预习、倾听、接受、巩固。认知水平(12分)1.知识掌握准确、牢固,学习习惯良好;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灵活解决相关问题;3.能够运用信息化提高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评价1.树立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整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信息

11、化教学,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巧妙解决本章节、本课时重点、难点及抽象问题,努力提高信息化“教案”设计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施教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辅导能力,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3.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高,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够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附件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打分表学校: 年级: 学科: 授课教师: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 价 记 录教学设计(20分)教学目标(6分)教学内容(8分)教学环节(6分)教学实施(50分)教学素质(15分)教学方法(9分)教学技术(6分)教学过程(20分)教学效果(

12、学习水平)(30分)学习氛围(6分)学习态度(6分)学习方式(6分)认知水平(12分)综合评价(100分)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