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56446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劳动法(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思维导图,劳动法的概念,第三,劳动法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即所谓的劳动法学,第一,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一规范性文件,第二,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本书的劳动法概念,资料: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在明确性程度上明显低于具体规定;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

2、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具有约束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劳动法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2,3,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极有可能出现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此时,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适用,4,具有高度

3、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首要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劳动权的内容,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劳动权是包括与劳动相关的一组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权保障,返回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劳动者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通过工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就劳动关系事务和生产经营事务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政府制定或调整

4、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用人单位制定重要规章制度等事项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贯彻“三方原则”,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用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返回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物质帮助权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时有权获得社会帮助。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基本属性 社会保险的当事人不得自行决定是否参加以及选择保险项目,社会统筹 平衡调剂,保险范围的社会性 保险目的的社会性 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军事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返回劳动法基本

5、原则的内容,广义的()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2011年5月二级真题) (A)劳动法(B)劳动法律体系(C)劳动法学(D)劳动立法制度,【答案】A 28页,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 )的性质。 (2012年5月、2015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答案】B 29页,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2011年5月、2014年5月三级真题)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答案】ABCDE 29页,以

6、下关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调整劳动关系具体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5年5月三级真题) 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B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 D前者所覆盖事实状态小于后者E前者所覆盖事实状态大于后者,【答案】BCE 29页,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可以直接适用。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B劳动法律规范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D劳动纪律制度,【答案】C 29页,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 (2010年11月三级真题) A、物质帮助权原则B、平等就业原则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自由择业原则E、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答案】ACE 3

7、0-31页,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答案】C 30页,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 (2010年11月三级真题) 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E、职业培训权,【答案】ABCDE 30页,( )是劳动权的核心。 (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B、就业权和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答案】B 30页,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基本保护(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D)自由择

8、业权(E)优先保护,【答案】ACE 30页,保护劳动者劳动权时,应该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的劳动者。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特殊地位(B)优势地位(C)稀缺地位(D)弱势地位,【答案】D 30页,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2008年5月、2012年5月二级真题) (A)规范企业的行为(B)规范劳动者行为(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D)规范劳动力市场,【答案】C 31页,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 (2011年11月三级真题) (A)参加工会的权利(B)集体协商权(C)组织工会的权利(D)共同决定权(E)平等协商的权利,【答案】ABC

9、DE 31页,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其中三方指的是()。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行业协会B政府C企业员工D工会E企业家协会,【答案】BDE 31页,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来实现。 (2010年5月、2013年11月三级,2010年5月、2010年11月二级真题) A、社会保险B、社会保障C、社会救济D、薪酬福利,【答案】A 31页,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9年5月二级真题)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

10、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答案】A 31页,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2011年5月、2014年5月三级真题) (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答案】A 32页,劳动法的渊源,法律渊源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法的渊源指国家规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除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以下类别:,1.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3.集体合同,5.法官法或判例法,2.劳动(雇佣)合同,4.习惯法,()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2011年11月三级,2011年5月二级真题)

11、 (A)法律渊源(B)劳动法(C)劳动合同(D)劳动关系,【答案】A 32页,下面属于法律渊源的有()。 (2010年5月三级真题) (A)正式解释(B)劳动法律(C)地方性劳动法规(D)劳动规章(E)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答案】A 32页,()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015年5月三级,2013年11月二级真题) 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答案】B 33页,()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2012年5月三级真题) A宪法B劳动法律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答案】C 33页,工伤保险条例属于() (2014年5月二级真题) A劳动法律B地

12、方性劳动法规C劳动规章D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答案】D 33页,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2011年11三级真题) (A)宪法(B)劳动法律(C)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答案】D 34页,()不具有法律效力。 (2010年11月、2013年5月、2013年11月三级,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答案】B 34页,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2011年5月、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答案】ABC 34页,()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

13、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2009年5月二级真题) A.法官法B.判例法C.习惯法D.成文法,【答案】C 36页,劳动法的体系,规范国家职责、各级政府职责、特定人口群体,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中止 集体合同协商、订立、原则、履行、监督检查,调解、仲裁、诉讼,结社权和民主管理参与权,最低劳动标准:休息休假制度(8,36)、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责、管理权限、职业分类、通用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保障物质帮助权,以何种手段实现和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实施;职权划分和行为规范;范围是一致的,(所有制结构模式),1.国有企业劳动

14、法律制度,3.股份制企业劳动法律制度,5.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法律制度,2.集体企业劳动法律制度,4.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单位劳动法律制度,(职能结构模式),()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014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的体系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D.劳动法的内容,【答案】A 36页,促进就业法律制度的内容包括() (2015年5月三级真题) A规范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职责B规范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的职能 C促进社会特定人口群体的就业措施D对未成年人及其他人员的就业措施 E促进妇女,残疾和少数名族人员的就业措施,【答案】ABCE 37页,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15、制度包括()。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B)集体合同协商、订立的程序 (C)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D)集体合同协商、订立的原则 (E)因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调解和处理,【答案】ABCD 37页,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标准,属于强制性法律规范,是()。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最低劳动标准B一般劳动标准C最高劳动标准D特殊劳动标准,【答案】A 37页,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2009年11月二级真题) (A)34小时(B)36小时(C)38小时(D)40小时,【答案】B 37页,以下关于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的说法,不正

16、确的是()。 (2014年11月三级真题) A.它规定了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规则B.它是实施劳动监督检查的职权划分和行为规则C.它规定了以何种手段实现和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实施D.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范围与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范围是一致的,【答案】A 38页,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2008年11月二级真题) (A)劳动争议处理法(B)工资法(C)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D)工作时间法,【答案】A 39页,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法的是()。 (2010年11月二级,2010年5月三级真题) (A)促进就业法(B)社会保险法(C)工作时间法(D)劳动福利法,【答案】C 39页,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 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 其二,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而建立的,劳动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法律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