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64075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课件作者邵祥东学习情境5(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情境五 仓储与配送库存管理,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 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 5.3 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学习单元 5.4 JIT和MRP库存控制方法学习单元,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一、库存概述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具体来讲是企业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点堆积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等。 由于配送中心的具体服务对象不同,它们在存货的种类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讲,按照存货的状态来分,配送中心的库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原材料。作为原材料的库存主要有钢、木材、特定化学品、纸、谷物、布料和其他未完成商品。 (2)零部件。随着社会分

2、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JIT生产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3)最终产品。最终产品一般是已经成为商品的产品,大多数为批发、零售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的库存属于这一类。,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二、库存合理化 (一)库存量合理的含义及控制 1.库存量合理的含义 库存量合理是指以满足市场需要,保障销售,符合经济核算原则,使商品库存量满足销售量的需要。 企业对于库存量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持有库存。一般而言,在库存上有更大的投入可以带来更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2)保持合理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保持合适的库存量,既不能过度积压也不能短缺。 (3)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

3、企业提出的所谓“零库存”的观点。主要代表是准时生产方式(JIT)。,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2.库存量合理的控制方法 制定商品库存定额是使库存量合理的主要控制方法。包括: (1)商品定额(库存商品的数量定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平均库存量。通常用于A类商品以及B、C类商品中不能缺货商品的库存控制。 (2)商品资金定额(库存商品的价值定额)。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平均库存资金占用的规定。企业可以采用总额控制的方式对B、C类商品进行库存量控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二)库存时间合理的含义及控制 1.库存时间合理的

4、含义 库存时间合理是指所有库存商品的库存期(商品进入库存环节后停留的时间)适应供求变化。 2.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方法 库存时间合理的控制可以通过对商品保本库存期(商品从购进到销售出去,不发生亏损的最长库存期限)和商品保利库存期(能够实现经营利润的最长库存期限)的控制来进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三)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及控制 1.库存结构合理的含义 库存结构合理是指库存商品总额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例,同类商品中高、中、低档商品之间的比例,以及同种商品不同规格、不同花色之间库存量的比例都适应销售的需要。 2.库存结构合理的控制方法 库存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三个方

5、面: (1)商品质量结构。是指库存商品自身的质量(不良品、废品、质次价高商品、紧俏商品、适销商品、过季商品、积压商品)以及商品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情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2)商品层次结构。商品层次结构是指库存商品满足不同水平消费需求的结构状况。商品层次结构确定的主要任务是除了满足主要层次消费者需求外,兼顾其他层次消费者需求,编制必备商品目录,并确定各档次商品在全部商品中所占的比例。 (3)商品销售结构。通过销售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种商品销售额在全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分析,确定经营中的主要品种、次要品种和一般品种,从而有区别地加以管理。,上一页,下一

6、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三、配送中心库存控制 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库存控制时,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有三个。 (1)订购点问题。所谓订购点,是指库存量降至某一数量时,应立即订购补充的点或界限。 (2)订购量问题。所谓订购量是指库存量达到订购点时,决定订购补充的数量,按此数量订购,方能配合最高库存量与最低库存量的基准。 (3)库存基准问题。一是要考虑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是管理者在衡量企业本身特性、需求后,所订购物品库存数量应维持的最低界限。二是订货方式的选择。常见的订货方式有定量订货方式和定期订货方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四、库存现场

7、管理 库存现场管理是库存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管理的关键在于对库存商品的现场管理是否及时到位,现场管理也是反映库存管理水平高低和经营效益的载体。 库存现场管理的实施步骤包括盘点、分类管理、出库管理。 (一)盘点 盘点就是将仓库内货物实有数与账簿上显示的数量及金额进行核对。 (二)分类管理 仓库内货物品种多、数量大,因此在进行管理时对不同的货物也应有不同的管理角度与程度,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货物的分类方法一般有ABC分类法和CVA管理法两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ABC分类法我们会在下面的学习单元中详讲,下面简单介绍CVA管理法。 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

8、按照其关键性分为35类。 (1)最高优先级。这是经营的关键性物资,不允许缺货。 (2)较高优先级。这是指经营活动小的基础物资,但允许偶尔缺货。 (3)中等优先级。这多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4)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用这些物资,但可替代性高,允许缺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学习单元,(三)出库管理 出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先入先出 又称为新陈代谢方式,是指货物准备出库时,先入库的货物先出库。 2.后入先出 与先入先出方式相反,后入先出方式是指后入库的货物先出库。 库存现场管理步骤如图5-1所示。,上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

9、元,一、ABC库存管理法概述 ABC库存管理法又称为重点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其步骤如图5-2所示。,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1)确定分类标准。ABC分类的依据是库存中各物品每年消耗的金额(该品种的年消耗量乘以其平均单价)占年消耗的总金额的比例。对于怎样划分各物品在每年消耗的总金额的比例,ABC分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是遵循下面的规律,如表5-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

10、习单元,(2)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出统计期内每种库存物品的数目和资金额。对每种物品制作一张ABC分析卡并填写好(物品编号暂时不填,待下面排队后再填)。将每种物品的ABC分析卡按金额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并按此顺序将各种物品编上号,填写在各自的分析卡上。按照排队顺序把各种物品的有关数据填入ABC分析表并进行计算统计,填好表上各项目。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归纳出ABC分类表,到此分类工作结束。 (3)分类后,对ABC三类物品分别提出管理方法和细则,实施区别化管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二、ABC库存管理法控制方法 上述ABC三类存货中,由于各类存货的重要程度不

11、同,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控制方法。 (1)对A类存货的控制,要计算每个项目的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尽可能适当增加订购次数,以减少存货积压,也就是减少其昂贵的存储费用和大量的资金占用;同时,还可以为该类存货分别设置永续盘存卡片,以加强日常控制。 (2)对B类存货的控制,也要事先为每个项目计算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同时也可以分享设置永续盘存卡片来反映库存动态,但要求不必像A类那样严格,只要定期进行概括性的检查就可以了,以节省存储和管理成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3)对于C类存货的控制,由于它们为数众多,而且单价又很低,存货成本也较低,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

12、,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对这类物资日常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常用的是“双箱法”。所谓“双箱法”,就是将某项库存物资分装两个货箱,第一箱的库存量是达到订货点的耗用量,当第一箱用完时,就意味着必须马上提出订货申请,以补充生产中已经领用和即将领用的部分。 ABC库存管理法法则如表5-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三、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实例 【例5-1】 某化工厂工具仓库拟采用ABC库存管理法,对13种库存物资实行分类管理。其步骤与方法是: (1)列出库存物资品种和单价一览表,如表5-3所示。 (2)统计整理。计算各种物资全年需用量

13、的价值(单价年需用量,统计表中简称“物资价值”);将计算结果按金额大小降序排列;计算物资品种数占全部品种数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计算各种物资价值占全部物资价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整理结果如表5-4所示(本例中,因物资品种较少,故未分组而将各种物资逐项列表)。 (3)根据分类标准进行ABC分析并列出ABC分析表,如表5-5所示。 (4)分类管理。 参考库存物资分类管理标准表实施区别化管理,如表5-6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 ABC库存管理法应用学习单元,【例5-2】 某配送中心对库存的20种商品进行了盘点,各库存品种占用的资金及相应的库存金额比例如表5-7所示,试用ABC库存分类法

14、进行管理。 答:根据ABC库存管理方法: A类商品的品种数所占比例为15%20%,而库存资金所占比例为75%80%; B类商品的品种数所占比例为20%25%,而库存资金所占比例为10%15%; C类商品的品种数所占比例为60%65%,而库存资金所占比例为5%10%。 因此对库存商品的ABC分类在满足上述条件下,将各库存品种按占用资金的大小排序,并统计出ABC分类,如表5-8所示。,上一页,返回,5.3 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学习单元,一、定量订货法 1.定量订货法的概念 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通常订货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需求

15、率和订货交货周期这两个因素。在需求为固定、均匀和订货交货期不变的情况下,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365+安全库存量 当需求固定、均匀,交货周期不变的情况下,不考虑、安全库存时,订货点由以下公式确定: 订货点=平均交货期全年需求量/365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波动的情况,如需求发生变化,交货期因某种原因而延长等,这时就必须要设置安全库存量。,下一页,返回,5.3 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学习单元,2.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 正确的订货数量要使同发出订单的次数有关的成本与同所发订单的订货量有关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平衡。当这两种成本恰当地平衡时,总成本最小。这时的订货批量叫

16、作经济订货批量(EOQ),以下简写为Q,即总库存成本最小时的每次订货数量。 年总库存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年总库存成本=购进成本+订货成本+保管成本 TC=D/QC+Q/2H,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 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学习单元,经济订货批量确定公式: Q=(2CD/H)1/2 在需求量已知,连续、交货期已知和固定、不发生缺货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上公式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将经济订货批量代入年总库存成本的公式中,即可得出最低年总库存成本、年订购次数和平均订货间隔周期。 EOQ方法适用于下列情况:该物品成批地或通过采购或通过制造而得到补充,它不是连续地生产出来的;销售或使用的速率是均匀的,而且同该物品的正常生产速率相比是低的,导致显著数量的库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 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学习单元,【例5-3】 A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某种产品8 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资金年利息率为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