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56386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病17种病的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种病的名词解释1、IgA肾病(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的名词解释,从表面来看:IgA指的是免疫球蛋白A;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和在一起就是,以免疫球蛋白A沉积为主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主要以系膜细胞增生增值为主。此病常由扁桃体炎所引发。2、紫癜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紫癜肾在临床上又称为有皮肤损害的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的名词解释:紫癜,即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其直径为25mm;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和在一起就是,由皮肤出血点而引起

2、的肾小球免疫介导反应性炎症。此病往往有特定的过敏源。3、系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病) 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球肾炎。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影响到肾脏肾脏结构的免疫介导性炎症。4、隐匿性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细胞病)隐匿,字典里解释为隐瞒、隐藏,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和不适之处。肾炎,即影响到肾脏结构(如肾小球或肾实质)的炎症,呈急性或慢性,系由感染、免疫反应或血管疾病引起肾小

3、球肾炎。和在一起就是,没有自觉症状的免疫介导损失性肾小球炎症。故临床上有“哑巴病”或“温柔型杀手”之称。5、膜增生性肾病(系膜细胞受损综合症) 这里的膜指的是系膜,系膜是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与毛细血管的内皮直接相邻。增生,就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和在一起就是,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数目增多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此病的特点有“双轨征”出现。注:15,这五种病的细胞学诊断其实都是一样的,可以举同样的例子,如:系膜基质相当于构建起房子的墙,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相当于住在房子里的人,此时假如说墙无限制的向内增长,那么房子内的空间就会

4、越来越小,而人又越来越多,使个体人的活动范围也就越来越小,最终人会挤压致死或无法正常呼吸而死;同样系膜基质数目增多,就会侵犯系膜细胞等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的位置,再叫上系膜细胞本身也在增生,进而造成了固有功能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病变了。6、膜性肾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病或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指的是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运用在肾脏病里面,就可以理解为,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下沉积下来,而形成的一层脂膜,把肾小球包绕起来,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故称为膜性肾病。就相当于把人从头到脚都用塑料薄膜给包起来,人就会因为缺氧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同样肾小球也一样

5、,被脂膜包绕后,肾小球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凋亡,进而出现病变,其功能下降。7、乙肝相关性肾病(乙肝型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乙肝相关性肾病,就简单了,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特点是,病人已经感染了乙肝。8、微小病变型肾病(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微”,小也,就是小,细小、隐约之意;“小”就是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肾病,即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和在一起就是病理损伤很轻微的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特点是发病人群常见于儿童,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9、狼疮性肾病(狼疮性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狼肾,同乙肝肾,主要两者是病因不同,是由于狼疮细胞

6、侵犯人体后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此种病人可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10、局灶阶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局灶,部分部位;阶段,事物发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段落;硬化,因为发生病变使组织由软变硬,呈现玻璃样变;和在一起就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部分部位有玻璃样变性并不是全部硬化坏死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炎症。11、间质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病) 肾间质包括肾小管、肾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组成。间质性肾病,可解释为肾小管、肾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和基质病变为主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12、高尿酸性肾病(高尿酸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病) 高尿酸是嘌

7、呤代谢异常所引起,主要是牛羊肉、海鲜等富含核蛋白的食物摄入过多,但由于自身代谢紊乱而排泄减少所致。从表面来解释就是,由于尿酸盐在肾间质异常沉积而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13、多囊肾(遗传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异增生病) 多囊肾,表面理解为由多个囊性肿物组成的肾脏。整个肾脏的外形,就像两串葡萄一样,它是一种X染色体第16对显性遗传性疾病,但是遗传几率仅有50%,大多数病人还有合并多囊肝、个别人还有肾结石。14、淀粉样变肾(淀粉样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病) 淀粉,咱们应该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此病就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故称之为肾淀粉样变,主要临床表

8、现为肾病综合症和肾功能衰竭。15、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病) 急,可解释为快而猛烈,那么急性肾小球肾炎,就说明了,此病起病比较快,一般是以血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特征是,电镜下可见“驼峰”,还有补体C3的特异性表现,即68周补体C3恢复正常范围。16、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型缺血性肾小球内皮细胞病) BP140/90以上就是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血管壁的压力过大,使肾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处于长期的缺血缺氧环境中,内皮细胞就出现了缺血性损伤,进而其功能下降,才得了高血压肾病。就相当于,咱们众所周知的截瘫病人,长期卧床,不经常翻身,就会

9、出现褥疮是一样的,之所以出现褥疮,不就是由于局部皮肤软组织长期受压,局部微循环下降所导致的吗?其实,肾脏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出现的病理变化和褥疮的形成是一个道理。此外,高肾它的特点还有:肾脏外形可呈现出细颗粒状,凹凸不平。17、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型肾小球基底膜病变) 糖尿病,咱们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这个病在咱们生活中是经常接触的。糖尿病肾病,表面来看就是糖尿病造成的肾脏固有功能细胞损害综合症。此病的特点是,早期肾脏不但没有萎缩,相反的还要轻微增大,但后期,肾脏同样出现萎缩。主要原因是长期的高血糖,导致了血液的粘稠度升高,此时血液流动速度会相对的慢下来,血液中多余的脂质和凋亡的血细胞就会沉积在血管内皮下,使管腔狭窄,造成肾内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滤过功能下降,此时,血液通过肾脏滤过产生尿液的过程中,为了把体内的代谢垃圾及时排出体外,肾脏不得不努力的加班加点的工作,与此同时,肾脏的固有功能细胞势必会代偿性增大,而致肾脏体积增大。但是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随着病情进展,胶原蛋白合成多,肾小球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结节性病变,造成了肾小球硬化,此时肾脏体积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