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发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552371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发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伟大的发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伟大的发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伟大的发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伟大的发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发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发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伟大的发现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设计的亮点是主题阅读活动。这种活动能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的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居里夫人,学习居里夫人。教学步骤:一、活动动员, 交代阅读主题走近居里夫人。二、活动准备:布置活动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自己拟题,或评或传均可。拟题参考:居里夫人简介介绍居里夫人的基本情况,如全名、国别、身份、生卒年月、突出成就等。居里夫人生平履历表介绍居里夫人生活经历中的重大事件及有影响有意义的光辉时刻。少年时期的居

2、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少年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意在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居里夫人的求学生涯了解居里夫人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求学求知,学习她刻苦好学的精神。磨难铸就的居里居里夫人一生经历了哪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学习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光耀千秋话居里了解居里夫人辉煌灿烂的科学成就和她的人格魅力给后世的影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居里夫人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她令人钦佩的伟大的人格,有哪些典型事例?伟大的人平凡的心了解居里夫人纯洁、谦逊、善良、极富爱心的女性情怀和她优雅的气质、从容的生活态度。居里, 少年心中永远的北极星抒情性选题,给想抒情的学生一块自留地。三、课中活动:1. 根据材料内容归类,把

3、编写大致相同内容的学生分成一组,每小组选一位组长,组织小组内交流。2. 每小组推选一至二位(视情况而定) 同学上台宣读自己编写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并告知材料来源。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发言记载,准备评。3. 全班评议,从材料的丰富性、选编的科学性、撰文的文学性和个人创造性劳动的含量等方面评,评出创意最佳奖、撰文最美奖、投入最多奖。4. 再读课文,谈谈自己在更多地了解居里夫人后再读课文的感受和收获。写一篇读后感重读居里夫人。四、课后活动:1. 语文科代表负责把每小组的发言稿和有代表性的读后感收起来,选编“走近居里”的系列材料,全班传阅。2. 为校广播室投稿,写一则主题阅读活动报告。3. 读一本你

4、最喜爱的名人的传记,准备名人故事会。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准备贝多芬的资料短片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

5、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意图: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提示本节课的学法: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面对不幸,我们

6、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不想认识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

7、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成功的

8、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做到以形传神。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2、品读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教师准备: 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是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写照:被人误解而苦闷和绝望。)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课文22小节,贝多芬“你可能想到

9、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四、体验反思, 人物速写 1、体验反思: 请同

10、学们试着为课文重拟标题,以此提炼中心。 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 如果你遇到像贝多芬这样的命运,你会怎样面对呢? 2、人物速写: 五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3、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走近音乐,走近大师 1、走近音乐: 再次倾听贝多芬的音乐,展开想象,畅谈感受,写下心灵随笔 2、走近大师: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受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说说贝多芬的平凡之处。 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也会像常人一样孤独、苦闷、烦躁、甚至

11、绝望。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名人评语: 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争的人。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文章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

12、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这样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不幸命运顽强抗争的伟大的贝多芬,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平凡的贝多芬。 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 2、拓展延伸: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章)。 (3)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

13、他们的事迹。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 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 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 并且他

14、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 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生齐读。 师:你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生答,并背诵。 师:这就是贝多芬自己对生活的宣言,音乐家也正是按着他的宣言去生活,去奋斗的,带着战斗的宣言,我们一齐走进音乐家的心灵世界。 二、 课文品读 1. 化身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以人物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贝多芬,搭建巨人和同学之间的心桥。 师:以往我们都站在文章外鉴赏文章,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学习课文,让我们化身为课文中的人物,用人物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巨人”和同学之间搭一座心桥。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重新调整位置,分小组讨论。 学生向同学介绍讨论所得。 教师准备: 女佣: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