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5063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姓名:X X X指导教师: X X X 学科专业: 化学教育学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习中心: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X X 年X X月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

2、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独创性声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 本人本文成

3、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摘 要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情景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倍受广大化学教师的钟爱。本文在阐述了教学情景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情景教学的教学过程和策略。关键词 化学 情景教学 教学设计前 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进一步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它能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趋势。然而,对于素质教育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不能降低教学质量。因此,作为老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把课上活,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情景教学因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倍受广大化学教师的钟爱。一、教学情景的内涵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谓学习,就是学生对原有知识建构的合理解释,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建构自己的态度、情感,而建构过

5、程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随着全国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应用,对化学课堂教学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课程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经历,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展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

6、验,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积极情感的形成的统一。二十世纪末,布朗等人进一步,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应该重视个人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让学生在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背景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教学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过程,它必须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师生互动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情景,应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参与课堂活

7、动的各个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勾通、相互理解。设计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关系,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应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实验情景”。为了激活互动关系,使学生顺利进入问题的核心,诱发学生问题,应创设具有“和谐、有效、真实的情景”。二、新的课程理念下实践情景教学的具体做法(一)情景教学的一般过程化学情景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用如图1进行:创设情景激活思 维教师导 演尝试学猜 想学生活 动铺垫研究确立方 法师生互 动小组探究团结协 作学生活 动交流讨论资源共 享生生互 动总结提

8、高解决问 题师生互 动下面就“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说明。创设情景、激活思维。是指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化学趣味问题或已学过的旧知识等。这符合“学习始于问题”这一正确的看法。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并体验生活中喝汽水等碳酸饮料的情景,激发他们主动了解的探索化学问题的欲望。尝试学习、猜想。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尝试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对自己所闻一些看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确定学习目标,对一些特殊性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1)碳

9、酸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2)如何收集汽水中的气体?收集到的气体怎样检验?该气体还有哪些性质?怎样制取该气体?人们是如何将该气体“装”到汽水中的?铺垫研究、确立方法。学生在尝试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疑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教师给出了一些铺垫,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结构之间搭桥铺路、扫除障碍、弥补缺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习新知识的情景之中。对新的问题进一步讨论,确定方法,编制工作单位。讨论目标(1)如何设计实验收集并检验汽水中的气体?(2)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要通过哪些实验体现出来?(3)制取该气体的药品和装置。(4)该气体还的哪些用途?学生交流实验操作步骤:(1)将汽水瓶中连

10、接一带导气管的活塞;(2)将产生的导管的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3)震荡汽水瓶;(4)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设计实验报告如表1所示。表1我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组探究、团结协作。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研究,要求:(1)注意安全、操作规范。(2)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记录表格中,分析现象,写出实验结论。(3)有哪些新的问题出现,哪些是你能解决的,哪些是你无法解答的。交流讨论、资源共享。交流活动结果:(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和操作方法;(2)根据该实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哪些物理性质?(3)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哪些?总结提高、解决问题。这是情景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整节课的高峰期。处于兴奋状态的

11、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因而思维特别活跃,对问题急于弄个水落石出。(1)学生用刚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开始创设的情景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夏天人们喝溶有二氧化碳的汽水不仅仅是为了解渴。(2)进一步的探究问题有: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有关、光合作用跟二氧化碳有关,在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少,会不会用完?二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如果在实验室内制取二氧化碳?(二)教学情景的素材来源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情境,用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从生活中

12、提取情境素材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认识化学元素”时,可用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图表来设置教学情境;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以联系家庭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溶液”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如“萝卜、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可以取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在学习“酸碱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小

13、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馒头松而多孔”等。从化学实验中提取情境素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景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学习“二氧化碳熄灭阶梯状蜡烛火焰”时,先收集两小瓶二氧化碳,先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下层火焰,而上层蜡烛继续燃烧,后再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上层火焰,让学生自我“发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老师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在学习“分子”时,可用一根

14、玻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在大量的白烟生成,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研究;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取三去试管分装少许石蕊试液,用一支作比较,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向第三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将第二支、第三支试管内所得溶液再加热,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一节内容时,可通过创设一组情况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情境一: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和氧气钢瓶;情境二:身背氧气瓶,头戴呼吸面罩的潜水员,宇航员或登山运动员的照片;情境三:鱼在水中安稳地咂嘴、游动;情境四:鱼塘或鱼缸正在用增氧的图片或录像

15、;情境五:木炭、硫、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从社会实际中提取情境素材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现代社会中处处有化学,从社会实际中可以找取大量的情境素材。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可以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2008北京绿色奥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热门问题找取素材;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用中国的化石能源、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等设计教学情景;在学习“化学物质与健康”时,利用化学史,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发展史,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毒品,也可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教育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以及“二恶英”等事件中提取情况素材。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总之“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