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54976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下高三地理教学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度中小学优秀论文征集登记表(内容注明: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幼儿园请在内打“”)学科:地理系统自动生成的编号:作者姓名张礼富出生年月198502性别男技术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或学位本科论文题目全国卷高考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工作单位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邮政编码528311通讯地址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教师2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18928628165合作作者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国家考试院早前颁下高考改革指令,2016年开始,广东省又再正式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高考统一命题试卷。这将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又要开始了。全国卷与广东卷的差异不可谓不大,相

2、信8、9月份各市校便会召开各种分析会议以便商讨高考复习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难度也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地理对区域地图的判读运用能力的考查,这对于用惯广东卷复习的高三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尖子生对地理地图的积累还有一定基础,转变或适应全国卷难度不大,但基础差的学生必将面临重大压力。如何适应全国卷的考查能力要求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从地理课堂引入视角探究新改革下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根据高考改革实际和本校学生学情分析,笔者采用每日一简图的导入设计时行教学,实施这个月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已经初步体现,学生的读图素养正慢慢提高,地理

3、信息提取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优生层面更是如此。论文版权声明本论文没有抄袭和版权争议,同意论文征集方发表论文或结集出版。作者签名:全国卷高考背景下高三地理有效教学之有效引入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如何适应全国卷的考查能力要求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从地理课堂引入视角探究新改革下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根据高考改革实际和本校学生学情分析,笔者采用每日一简图的导入设计时行教学,实施这个月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已经初步体现,学生的读图素养正慢慢提高,地理信息提取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优生层面更是如此。关键词 有效教学 有效引入 高考地理 全国卷

4、国家考试院早前颁下高考改革指令,2016年开始,广东省又再正式使用普通高等学校全国高考统一命题试卷。这将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又要开始了。全国卷与广东卷的差异不可谓不大,相信8、9月份各市校便会召开各种分析会议以便商讨高考复习的对策,更重要的是考试的难度也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地理对区域地图的判读运用能力的考查,这对于用惯广东卷复习的高三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尖子生对地理地图的积累还有一定基础,转变或适应全国卷难度不大,但基础差的学生必将面临重大压力。如何适应全国卷的考查能力要求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从地理课堂引入视角探究新改革下高三复习

5、课的有效教学。课堂导入即一节课的开端,就像一部电影的片头或一首乐章的前奏,那是接下来老师“表演”、组织课堂的铺垫。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以至于今后地理课堂的纪律及兴趣。能否有一个精彩的导入,从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并使学生处于积极上进的好奇状态,这是上好课的首要问题。一、课堂导入的要求怎样的导入才算有效的导入呢?笔者认为,有效的导入要符合以下两个要求:1、具有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的心理状况能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具有吸引力的事物,并努力寻找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如果能激发学生这种学习状态,一节课便成功了一大半。如何使

6、导入具有吸引力?其新颖性尤为突出。2、具有凝聚力。有效的导入必须引导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思考,太分散的开放性导入很难在短短的40分钟内很好的解决学生的思考。同时在班级制教学前提下,老师的注意力能否兼顾全班所有同学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必须具有凝聚力。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爱好兴趣或共同话题,以大部分人的积极状态感染其周围同学,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二、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1、直接导入法或目标导入法最常见常用的传统导入法。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开始,直接对学生提出清晰的学习任务目标或内容,明确重点,直截了当、简洁

7、明快的直奔主题,以便学生顺利地听课和思考。例如必修1等高线的教学,上课一开始老师便明确:“本节课你必须掌握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高度计算”。再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本节课你要学会掌握冷、暖锋的形成特征及区别判断,以及它们过境时及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2、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复习导入既是温故知新,巩固原有的知识,又在新旧知识的必然联系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新课。一般可采用练习、提问或教师讲述等各种形式。比如学习必修一三圈环流一课时,可这样导入:借助多媒体投影示意

8、图,“前面我们学习了大气热力环流,记住六个字:冷热、高低、升降。同时还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其特点。这些内容我们是从小区域的维度理解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全球维度的大气运动类型大气环流。” 3、情境导入法顾名思义,为学生将要接受的学习内容创造一个情境,带领学生进入一片天地。详细地又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境:新闻情境。国际和国内的新闻是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用新闻导入新课能密切联系实际,不仅能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对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有利,而且可以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故乡情境。故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一提起家乡的地理知识,学生就会倍感亲切,也很想知道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乡土地理知识导入新课,入情入理

9、,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旅游情境。现下,旅游早已成为千百万家庭的假期必修,去过哪里,想去哪里,能去哪里看些什么样的景观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整天坐在教室里埋头苦学的高中生们。笔者通常借用网络上各大驴友的视频或攻略作为引入,效果很是不错。音乐情境。音乐也是高中生最喜欢的事物之一,而不同的音乐产生于不同的时空,音乐的特色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人文特色,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音乐对地理特色的描述可以超越其它任何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总的来说,成功的课堂导入对地理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多以结合多媒体动态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三、2016年全国卷高考导入实践结合广东省自2016年开

10、始正式采用全国高考统一命题试卷进行高考的实际情况,本人采用新闻热点在区域地图定位创设情境引入高考地理复习课堂。全国卷地理试题命题内容经常结合时政热点地区,特别像非洲、中东、拉美等区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37题的尼日利亚(如右上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46题(如右图)等例子不胜枚举,区域简图的判读能力在全国普通高考的人才选拔要求中越来越重要,但本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适应性较差,要很好提高学生的区域简图的判读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提高和巩固简图判读能力是高三复习的长久任务。所以,笔者设计每课一图的教学导入,以

11、期达到培养目标。具体做法是:1、准备图库。图库分为两大部分,世界区域简图及国内区域简图。而其中又均可分为高考用图和时政热点区域简图。收集方法很多,网络上可以找到丰富的素材,但需要一定的加工整理;也可以地图集扫描处理以及地图软件制作等。如MapInfo Professional、绘声绘色,Google Earth等。如网络上的简图有如下: 2、关注近期热点时事,并及时收集热点信息及地图。2015年收集了很多的热点并已上传在百度文库,可随时在线查阅。如:1月24日电,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最新消息说,24日,中国黄渤海海冰面积已达3.5793万平方公里。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24日发布莱州湾海冰黄

12、色警报,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79题:“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刚好就考查了这个内容。3、培养习惯。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能通过区域简图提取出基本地理信息:位置信息(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最短的时间把查找的内容展示出来(PPT投影如右图)。每日一简图导入设计操作并不难,关键在坚持和引导。本校学生基础薄弱的事实是我必须坚持的原动力,只有培养好学生这种读图能力,才能在高考中有好的发挥。四、实践反馈与思考每日一简图的导入设计实施这个月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已经初步体现,学生的读图素养正慢慢提高,地理信息提取速度也在加快,特别是优生层面更是如此,但基础落后又不太积极的同学进步不够明显,今后还要改进措施以促进后进生的激励与能力训练。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利在于长久坚持,弊消于不断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