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549764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经济再平衡_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Macro Economy宏观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的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三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其中有一条叫渐进性,也就是我们还会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去年6月份开始进一步推进的汇率改革就是为了增强汇率的灵活性。黄金消费平稳增长中国始终是一个黄金生产大国,2010年中国黄金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从黄金的消费量来看,中国曾经有一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老百姓在金银首饰方面的消费量非常大,但后来就趋于平稳了。目前实际上是比较平稳的状况。中国有一部分工业用金,主要是电子工业等等。除了这

2、些以外,居民也会购买黄金。因此我国黄金虽然产量不小,但相对需求还需年年都进口一部分。当然这个习惯也是逐渐改变的,总的来讲,没有太突出的变化。相比来讲,印度人消费黄金比我国还多。但是,近年来确实看到我国的黄金消费量有所增长,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黄金价格在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涨得太快,所以给大家很大的吸引力。当然,有些人会期望它还继续不断上涨,但是应该说也存在一定风险。另一方面,在各种投资品种中,投资者会对各种投资品种进行选择,究竟哪些投资目前收益比较大、风险比较小。在当前的市场阶段,可能很多人认为,投资黄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我认为,应该尊重他们的自主判断。但是要说未

3、来的话,各种判断都2010年,G20提出,为评估全球不平存在着不确定性,都面对着需要管理的风险。衡,及时辨识风险并采取预防校正措施,将由IMF当然,对中国投资者来讲,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可供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开发一个包含一系列指标的投资的选择相对偏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开拓出更参考性指南(Indicative Guidelines)。该指南将作为新的渠道、更新的金融服务,也许还有新型的金融机构,来帮助一个参照性的标杆,用以衡量现实经济不平衡的程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适应他们的口味,为他们提供投资的选度。2011年2月的G20会议,与会国对表征经济不平择。衡的指标内容勉强取得共识

4、。取得共识的不平衡指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讲,标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类指标。其中内部不平衡指标中国现阶段投资占比太高,消费占比偏低。但是去年情况有所好包括公共债务和财政赤字,私人储蓄率和私人债务转,有好几个月的单月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都在19%左右,多数等;外部不平衡指标包括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月份也都在18%以上。这说明,中国政府关于扩大消费、鼓励消和净投资收益流与转移(Net Investment Income 费的政策正在逐渐产生效果。当然这个时间可能比较长,不是说Flows and Transfers)等。此次G20公报的不平衡指标一下子就能改变大

5、家的习惯和大家的理念。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中,没有出现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等变量。中国老年人消费比较谨慎,年轻人却有很多是负债消费,各种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组别都存在,但是总的来说,是在向好的方向参考性指南中的外部不平衡指标变化,只是不会变化得非常迅速。以经常项目余额衡量的不平衡水平。G20首尔(本文根据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文字实录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峰会召开前夕,美国财长盖特纳在致G20财长的信14中国外汇 CHINA FOREX 2011.04全球经济再平衡:相关指标及可能影响文/钟伟 王栋贵 编辑/许涛中建议,应当将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连

6、续数年超过2003年至2009年,中国的收益和经常转移两项之和GDP达一定比例,作为判定经济不平衡的一个标是盈余,而服务项目一直是赤字。因此,用货物和准,例如4。虽然这一建议未获得G20的支持,但服务项目替代经常项目表征经济不平衡,有可能大该指标仍然是衡量不平衡性的依据之一。幅降低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水平。而G20中也有一些根据IMF的初步估算,2010年G20国家中,盈国家,例如美国,用贸易余额来替代经常项目余额余超过4%的国家有沙特(6.7%),德国(6.1%),时,差别不大。中国(4.7%)和俄罗斯(4.7%),赤字超过4%的国家只有土耳其(5.2%)和南非(4.3%)。2010年美参考性指

7、南中的内部不平衡指标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占比为3.2%。有趣的是,IMF认以公共债务余额或年度财政赤字衡量的内部不为直到2015年,上述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仍可能维平衡性。衡量公共债务水平较好的指标是政府总债持这一趋势,而中国的不少专业人士则认为,中国务指标(General Government Gross Debt),因为有望通过结构改革将经常项目盈余在中期逐步控制该指标各国统计标准比较一致,也是马约(马斯在4%以内。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之后欧元区以贸易项目余额衡量的不平衡水平。在2010的传统做法。一些研究指出,对发达经济体而言,年2月的G20会议上,有些国家认为,应该使用贸易这一指标应

8、保持在60%以下;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项目而非经常项目作为衡量经济是否平衡的指标,言,这一指标应在40%以下。参照这一标准,发达以排除收益和经常转移项的影响。以中国为例,从国家,尤其是日本和欧债危机国家面临较大的财政15Macro Economy宏观调整压力。异,一定程度的经济不平衡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此外,使用年度财政赤字也是可考虑的指标。有效分配的体现。但是,一国经济过度不平衡则值据IMF测算,2010年全球总体的财政赤字占GDP比得警惕和纠正。对于谁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责任重将从6.8%降至6,同期,G20国家总体的赤字方,目前基本没有一致共识。一些观点认为是美国水平将从7.5%降至6.8

9、%。后者中,发达国家将从消费过度、储蓄不足,另一些观点则认为一国消费9.4%下降到8.9%,而新兴经济体将从4.8%下降到不足、储蓄过度也会导致失衡。但是就单个经济体3.7%。全球财政赤字水平趋于改善。预期2011年发自身而言,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明确的,即由影达和新兴经济体进行周期调整后的财政赤字水平响投资和储蓄的跨期选择所致。由于经常项目余额会再降低1%。如果G20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前(2007分别由私人和政府的储蓄投资差额组成,所以,外年)的财政负债和赤字水平为目标的话,那么大部平衡的实现取决于私人和政府的储蓄投资平衡,多数国家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财政整顿(Fiscal 而政府的储蓄投资余额

10、即财政余额。Consolidations),否则主权债务危机就将是长期对于财政负债、赤字水平过高的经济体,提高困扰全球经济的阴影。储蓄、适当整顿财政是可取的,但实际困难重重。以私人储蓄和负债衡量的内部不平衡性。这就债务问题而言,由于财政赤字部分是由于社会老个指标的争议较多,中国承受的压力较大。所谓争龄化需求、卫生支出增加等非相机决策的结果,财议,指的是私人部门的储蓄和负债状况,以及测量政调整存在难度。就经常项目赤字问题而言,主要方法的差异性很大。私人部门的储蓄和负债情况,还是由于私人部门的储蓄投资不平衡导致,在增加和一国的文化教育、人口结构、社会安全网络以及私人部门储蓄或者改善出口方面,政府要

11、么作用有收入分配有紧密联系。同时,如何测量私人储蓄和限,要么过度使用量化宽松和汇率政策。私人负债,使其可以进行国别比较也存在争议。例对于财政、经常项目盈余的经济体而言,非石如,中国过高的储蓄率和美国过低的储蓄率是全球油输出新兴经济体的盈余主要是私人部门的投资储经济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现象。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蓄不平衡所致,财政余额的影响很小。在理论上,>>>2月11日,埃及民众在埃显示,从私人、企业和政府三部门的总储蓄率(储一方面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及首都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蓄/GDP)的横向比较看,中国2008年为53%,而美通过增加支出,缩减经常项目盈余;另一

12、方面可以庆祝穆巴拉克下台。新华社国同期只有12%,在主要国家中处于最低。相关的升值本币,将需求导向国外产品,同样实现盈余的研究则显示,对统计口径进行调整之后,中美私人缩减。但前者容易加剧通胀风险,后者容易损害本储蓄率的平均差距将缩小8.6个百分点。和外部平国贸易部门的竞争力。衡相比,内部平衡往往和国民福利问题相纠缠,调迄今为止,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现象是否合理,整起来更为艰难。是否需要进行量化约束的调整是很有争议的。实际上,要制定出能保证既有合理参考价值又有一定约束性衡量指标及相应的指标参考值是十分困难的,量化约束: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可能影响从长期看,发达经济体受到公共和私人债务居但也不排除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动下,高不下、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负担的持续压力,目前的这些参考性指南存在向逐步刚性化,甚至成新兴国家则受到经常账户盈余和资源约束并存、净为量化约束指标的方向发展的危险趋势。而参考性储蓄较高和社会安全网薄弱的困扰,全球经济面临指南如果刚性、量化,可能也意味着G20将面临向再平衡的压力。机制化转型的压力。全球经济再平衡是必要和紧迫的。由于各国作者钟伟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生产率、金融市场效率、人口结构等方面的客观差作者王栋贵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生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